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巨子 > 第741章 师生再会

寒门巨子 第741章 师生再会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24:35

第741章 师生再会

在后世的网络小说中,总有那么几套流传下来的主角模版,比如父母双亡,比如家道中落被人退婚……再比如出身于某大家族的旁支,在一直被人压制欺凌的情况下,靠着努力和运气一路开挂反杀,而在此期间,主角也必然会与自己的家族发生一场场的矛盾冲突……

把这些主角模版往魏梁身上一套,那当真是半点都不违和啊。

他出身大家族魏氏旁支,他年少得志,风度翩翩,连模样都是最上乘的;他一路做官都顺顺利利,不到四十已经要成朝廷六部的实权高官了——更重要的是,他这一回来,就要和家族爆发激烈的矛盾,这不是在为他的反杀打脸做着铺垫吗?

反正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老师眼下处境的,李凌是认准了这就是身为主角的老师要光芒万丈,要闪亮登场的前奏了。然后做为弟子的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师,把这一登场做到完美无缺。

而为了这一点,李凌更是花了不少时间来熟悉研究魏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这一查之下,则再度让他咋舌不已。

魏氏一族身为河洛望族倒是不像江南的谢陆等豪门般有着几百上千年的渊源,虽然这一姓在此也传了两三百年,但真正兴盛起来却是在本朝,在太宗年间。

他们的祖上,曾出过两位了不得的人物,一文一武,成了当时太宗皇帝跟前最得信重的臣子,也正是在他们的辅佐下,才成就了太宗皇帝南灭大理,北扫大漠,几乎把残余的鬼戎诸部尽数屠灭的壮举。

然后这一对魏家的文武祖宗还并没有随着各自身份的提升而起嫌隙,反而两家如一家,从而使得整个魏家在二十年间都是一体的,所有子孙也团结努力,耕读学武,不曾懈怠,终于成了河洛望族。

哪怕过去好几十年,子弟也传了三四代了,魏氏一族的族望门风依然不改,不少子弟也都能在朝廷中博取功名官职,直到如今,魏家还有五人在朝中担任要职——除了之前提到的魏介外,还有本宗的魏三思,也就是魏介的亲叔叔,是工部侍郎,魏承信是枢密院承旨,二人都是三品高官,魏轩,在鸿胪寺任少卿,四品,以及魏梁,五品知府……

或许在京畿境内,还有不少望族论势力远在魏家之上,但论起子弟之优秀,在朝中担任要职之多,魏家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存在了。

也正因为此,魏家在当地有着极大的名望与权力,连知府之类的官员对他们都得客客气气的,尤其是曾为吏部侍郎,后来因病致仕回乡当了一家之主的魏长明,更是河洛大名人,人人敬重。

看着这份送来的关于魏家家门情况的书文,李凌不禁再度叹息,当真是人比人得死啊,自己的李家和老师的魏家一比,可实在太上不得台面了。话说整个李家,也就自己有些权势,自己那便宜老爹,到今日都不知因为躲债跑到哪里去了呢。

想到这儿,他又不禁有些奇怪,照道理来说,自己在天下间也算小有名气了,而且早把算计自家的庄家连根拔掉,时间又过了这么久,怎么自己那便宜老爹却不见任何踪影呢?甚至连封信都不曾见到的,他这是死在哪里了,还是说真就没脸见自己这个如此优秀的儿子?

不过这个疑问也就在李凌心里那么一转,很快又被他抛到了脑后,反正他对这个便宜老爹也没什么印象,自己的亲人都好好在身边待着呢,他爱在哪儿在哪儿。

回到眼前事上,李凌才又蹙起了眉头来:“这么看来,老师虽然是魏家之人,可其实在整个家族里当真算不得什么啊。而且因为他是旁支,就更不遭人重视了,现在他又夺了本宗俊彦的机会,恐怕接下来,他必然会遭到责难。若是魏家人足够强势,说不定都会让他主动退让,把机会让给那个魏介了。”

在笃笃地敲了一阵桌面后,李凌笑了:“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既然老师他可能遭遇麻烦,我这个当弟子的自然要出面帮他摆平了。”想到这儿,他又叫过了李莫云:“去查一查,看老师他何时到京,我们得及时出面迎接啊。”

“是,我这就带人去查。”李莫云答应一声,匆匆而去。作为李凌最信任的人,他其实也立功极多,按李凌的想法,本来都可以为他讨个品阶不低的武官来做了,但却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他宁愿追随公子左右,给个大将军也不要。

见李莫云态度如此坚决,再加上平日里无论任何事李凌都少不了这个亲信兄弟,所以最后,李凌还是选择有些歉意地把他留在了身边。不过无论是他,还是家里的其他人,都从没把李莫云当下属看待,在所有人眼中,他就是老爷的兄弟,是李家的半个主人。

……

十月下旬,天气愈见寒冷,似乎连洛河的谁都快要被封冻住了。

不过河上的船只依然不见有少,作为大越京城,天下之中,洛阳城里每日吞吐的货物数量乃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而相比于陆路,水路的运送显然更为靠谱,所以城外的洛河码头上,从早开始,便极其热闹,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来去进退,不断把人,把货物送来运走,不曾有半刻的停歇。

中午时分,又有几艘大小船只顶着北风,破浪而来。

本来照道理来说,这些船只间都会争个先后,毕竟早一步靠岸,就能早些把船上的东西卸下,船工们也能得到更多时间的歇息。可这回情况却有些不同,虽然那艘客船落在了几艘船只的后头,但在它要靠上码头时,其他船只却没有与之争抢,而是迅速让出路来,先让其靠港。

而这一幕所以出现,只因为这客船头里插了两面官旗,这意味着里头坐着的是朝廷官员,那可不是寻常货船敢争先得罪的了。

而在船只靠岸,跳板都还没搭稳时,岸边已有一队衣着鲜明的人马快速迎了上去,更衬出了船上之人的身份不一般。是啊,在京城这儿,寻常官员有让人特意等候的身份吗,恐怕来的得是个二三品往上的大官儿了吧。

就在岸上许多人作着猜想,纷纷抬头踮脚仔细观瞧的当口,船舱头前的帘子一掀,一个年纪不大,却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便当先走了出来。这让大家都有些意外,不是说好了船里是大官吗,怎么如此年轻,看着也不像啊。

哦,可能真正的大人物还在后头,人家这是头前引路的。连引路的都如此不凡,那大人物说不定都要是宰执公侯了呀……然后,后面就跟出了几个青衣小帽的奴仆,到最后,也就出来几个无论穿着气质都平平的书生文士,反倒不如头前出来,面上带了异色的男子了。

站在船头的魏梁满心疑惑地看着下方码头的队伍,也觉着奇怪,不知他们如此大排场到底是来接谁的,看看左右,似乎也没什么大人物啊。只是当他从跳板走到岸上,看着队伍呼啦上前,头前那个笑吟吟冲自己行礼参见的男子时,才终于明确,他们是来迎接自己的。

“温衷,你怎么来了?还闹出了这么大的排场,也太过张扬了吧。”在一把将自己的学生李凌给搀扶住后,魏梁微有些责怪地说道。

李凌笑看着身后队伍,说道:“老师多年未曾回京,如今得陛下所封重新归朝,做学生自当好好表现才是,也好让朝中同僚,京中百姓知道如此大事嘛。”

“你呀,我又算得哪门子的大人,没的叫人看了笑话。”

“怎么会,此番老师可是要担任六部之一的刑部侍郎的人,如何还算不得大人?老师请,那就是咱们的马车了,有什么话咱们上车再说,这儿风大,可别冻着了。”李凌笑着,又殷情地把人往前边那辆装饰华贵,车厢极大,须得四马并行才能拉动的马车引去。

见此,魏梁又是连连摇头,但眉宇间对李凌这个学生的种种做法还是颇为感动的。他看得出来,李凌这是在为自己撑场面,显然对方是知道了某些事情,才故意做这么多,好让更多人知晓其事。

而就在两人在诸多码头人等的注视下将将要到马车前时,侧前方却有人高声道:“忠贤,你可算是到了,你可让我等兄弟好等啊!”语气里似有埋怨之意,而随着这话响起,本来还带着笑的魏梁的脸色就是一变,然后李凌随他转身,正见着几名锦服男子正大步而来,也不理会一旁的李凌,便直冲魏梁道:“太公和几位叔伯已在家中等着你了,你还不随我等同去?”

老师的神情变化自然全在李凌的留意中,但他却只作不知,只扫了那三名男子一眼,问道:“老师,这几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