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乱(四)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乱(四)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大乱

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

政事堂组建于晋朝中期宣宗一朝,设于门下省。

最初之时,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高官官,既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这三人是当然宰相。

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此两官也为宰相,但权重稍弱。

赵询改革的第二步,便是削权,消减政事堂的权利,他的做法就是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成立枢密院,专职军事筹划与决断,把军机大权,从政事堂剥离,军政分离,政事堂只管政事,诸位相国只对日常政务有决策权,军机之事,则是移交枢密院。

右相之位,不在兼任中书令之职。

中书省,始建于晋朝初期,职权极重,此职之意,奶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是整个晋朝的政务中枢以及最高政治机关,权利远在尚书省和门下省之上。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是必然的宰相之首,因为权利太大,几度架空皇帝,晋朝前中期几次大的政治变局,都是由中书令与皇帝之间的权利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双方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导致政治风暴,血流成河。

因此,后来继位的晋朝皇帝,意识到相权太重,对皇权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自灵宗开始,一直到宣宗,经过五代帝王的努力,把中书令的实权转移到副职中书侍郎的身上,随后在减一步,由中书舍人主管中书省政务,而且是由几个中书舍人分权治理,这就是早期的政事堂多相制度。

乃至到了武宗一朝,由政事堂诸相以及六部尚书主管朝务,三省被彻底架空,各高官官的实权被彻底架空,成了一种荣耀职务。

赵询这次政治改革,把中书令与右相的必然联系,给彻底拿掉,让你连这个名义都是没有了。

道理很简单,中书令虽然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职位,但它的作用还是有的,要是一般的人担任这个职位,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右相兼了这个职位,就可以对皇帝的诏令形成一种制约。

三省到了今天,虽然已经成了摆设,但朝政的流程,却没有变。

皇帝下达诏书,中书省拟旨下达,经过尚书省,形成正式的政策与命令,然后由各级官员展开工作。

虽然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右相若是非要在中书省这里设卡,皇帝的意识无法传达下去,那么也可以换一种方法,比如通过朝堂会议,或是政事堂会议,进行讨论,然后形成正式的决策。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赵询若是能够掌握住中书省与门下省这两个点,就可以不经过朝堂与政事堂,直接下达诏书,直接形成决议与正式的命令,当然,这种做法,恐怕会遭到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门阀世家集团的强烈抵制,但是从这一次的改革来看,赵询显然是打算这么做的。

五项政治改革,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

决议一经颁布出来,整个朝堂数百名官员,顿时炸了锅,当即就是有许多人站出来,大声出言反对,这其中包括谢世远、刘从季等相国,尤其是门阀世家集团的那些代表性人物,陈虎、赫连储、王牢之、刘志、萧徽、詹台易恒、裴世昌,王承宗等人,更是激烈反对。

赞成的人也有很多,大多数都是赵询的嫡系心腹官员,也有一些清廉之士,比如御史翟洪亮、贺庭宣,中书舍人王世源等人。

双方在朝堂上进行激烈的争论。

有意思的是,这次朝会,神武军主要几个将领,也是参加了,他们对于赵询的政治改革,大力出言支持。

李忠最开始一直静坐在那里,选择旁观,他显然并不想参与这场激烈的讨论之中,但他是当朝右相,如此局面,他根本就躲不过。

不管李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他只能选择支持赵询,选择支持政治改革的决议。

还有李勋与刘光辉,都是被迫参与了进来,各有表态。

李勋以还没有弄明白改革的意思是什么为理由,没有当场表态,而刘光辉则是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沉默,即不支持,也不反对,他属于门阀世家集团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这种姿态,反而引起许多门阀世家官员的强烈不满。

这场朝会,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自始至终,赵询几乎没有怎么说话,就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在激烈的争吵之中,赵询宣布散朝,所有人最终不欢而散。

“皇上这是想把天给捅破啊!”

陈虎等门阀世家集团的代表人物,聚集在一起,很多人的脸上,依旧带着强烈的怒火。

在他们看来,当今皇帝胆子太大了,翅膀还没有长硬,就敢硬来,他有这个底气与实力?

王牢之怒声说道:“大晋立国五百多年,政治事务,向来是大家商议着办,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就可以做,没有利的事情就不能做,皇上现在这是想干什么?想搞一刀切,彻底把我们所有人都给掐死?武宗皇帝都没有他这么硬气,他哪来的勇气与胆子?简直是匹夫所为。”

王牢之显然有些被怒火搞得失去理智,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皇上赵询比如为匹夫!

陆中勋看了王牢之一眼,淡声说道:“王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语,天子不可辱。”

王牢之自知失言,连忙看了看四周,见没有外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虎看向陆中勋,沉声说道:“方才朝堂之上,你倒是冷静异常,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何故?”

陆中勋冷笑道:“神武军的主要将领今天可是都来了,他们为什么来?又是谁叫他们来的?来的用意又是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难道还不明白?”

听了陆中勋的这番话,陈虎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二,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赵询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告诉他们这些门阀世家的人,我现在有十几万神武军在手,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这次的政治改革,自己都会进行下去。

神武军的主要将领,全部表态支持赵询的政治改革,正是在警告门阀世家,我们是皇上的人,只要皇上下达命令,我们手中的刀可不管你们是什么人。最快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推荐:.remend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