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七百四十七章 继位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七百四十七章 继位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七百四十七章 继位

秦安明继续说道:“通过昨晚的政变,陛下已经看的清楚,翼王赵赫竟是能够掌握禁军三军大多数兵权,这非常不可思议,如此看来,他以前的种种表现,只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暗地里恐怕始终在疯狂积攒力量与势力,在没有弄清楚之前,贸然动手,恐怕牵扯太大,而且.....”

秦安明说到这里,抬头看了赵询一眼,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询皱眉道:“而且什么?这里没有第三人在场,秦爱卿但说无妨。”

秦安明轻声说道:“李贵妃已经把诏书交给李忠左相,但还未当着众臣的面宣读诏书,陛下如今的身份依然还是太子,有些事情现在就做出来,恐怕......”

赵智的身体一直不好,尤其是从半年前开始,病情一度加重,虽然经过御医们的努力救治,病情得到缓解,但并没有太大的好转,赵智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多久,日后一旦出现状况,没有任何交代,便是直接离去,整个丰京恐怕立即就要陷入一场混乱之中。

为了防患未然,赵智一边给了赵询监国的权利,一边则是秘密写了一道圣旨,交代自己若是驾崩,将由太子储君赵询继承皇位,这封圣旨赵智交给了李怡保管,今天早上,李怡把这封圣旨拿了出来,给在场的众臣观看,确认是赵智的字迹之后,圣旨转交给左相李忠,李忠表示会在黄昏之前,同政事堂的诸位相国,在明政殿之外,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圣旨之中的内容,正式确立赵询继承皇位。

在此之前,赵询现在的身份还只是太子储君,这一点,秦安明没有说错。

赵询站了起来,眉头紧皱,来回走动,陷入沉思之中。

秦安明有些话不方便明说,但意思却很明白,赵询自然是听的出来,自己还没有正式继承皇位,就表现的这么强势与急不可耐,这种情绪的表现,会给所有人一种无形的压力与距离,这对自己继承皇位之后,顺利过渡与掌控朝堂,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赵赫能够发动如此规模的政变,所动用的力量,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从另一点可以看出,赵赫暗中所积攒的势力,恐怕非同一般,既然如此,与他有所关联的官员恐怕也是非常庞大与复杂,这个时候动手,看似只是杀了杨炳林、赵柏林十几个人,怕就怕在这个期间,会继续牵扯其他官员出来,这个时候,赵询才刚刚继位,一旦有所牵连,就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没有结果,赵询的脸面又将置于何地?

若是牵连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收不住手,那个时候的局面,赵询又该如何收场?总不能全部都给杀了吧,赵询敢杀几百甚至几千,再多,他还能下得去手,还敢下得去手?

秦安明方才那么说就是在提醒赵询,铲除赵赫同党的事情,在没有一定把握之前,千万不能急,一旦动手,局面很有可能会越弄越大,以赵询现在的能力与实力,恐怕是收不了场的。

沉思良久,赵询停下走动的步伐,看向秦安明:“你说的有些道理,赵赫的事情,确实不能太急,还是等寡人正式继承皇位之后,在做打算。”

“陛下圣明。”

秦安明躬身拜道。

赵询坐下来,不再说话,秦安明自是知趣,告辞离开。

随后,赵询派人召来李忠,就河南的事情进行询问。

军事方面的事情,赵询自然要问问李忠的意见。

李忠显然早有这方面的考虑,他告诉赵询,楚州节度使王怀烈桀骜不驯,为人霸道,在地方独断专行,国家法度不加其身,赵智对他也只能行怀柔之策,王怀烈肯遵从朝廷调遣,那也是因为赵智对其有提拔知遇之恩,加上赵智中后期,军事方面颇为强大,对外战争屡屡获胜,威震天下,军中又有李忠、黄詬等名将坐镇,王怀烈倒也不敢太过放肆,做人做事尽量保持克制。

河南的战事虽然平定,但王怀烈并没有撤军,而是在那里大肆招收叛军,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准备以此为资本,与朝廷讨价还价,这个时候,若是冒然对洛京城中的军队进行大规模肃清,一旦引起兵变,到时整个局面恐怕将难以控制。

对于李忠的劝告,赵询听进去了,对洛京的军队,决定以怀柔手段处理。

赵询和李忠商议完之后,两人随后一同去了明政殿。

此时明政殿外面的广场,已经聚集了数千人之众,他们目视赵询和李忠的到来,事情发展到现在,最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赵询在政事堂等数十名朝堂重臣的簇拥之下,进入明政殿。

进入内堂,赵询看着赵智的灵位,跪倒在地,重重磕了几个响头,随后被杨道临扶了起来。

“李相国,开始吧。”

杨道临对李忠说道。

李忠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圣旨,当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余闻皇天之命不于常,唯归于德,故弘授苼,苼授崆,实其宜也。皇三子赵询文韬武略、秉性纯良、恭俭仁孝。上敬天地宗亲,下爱护天下子民。有弘苼之相,秉圣贤之能,忧思国计、振朔朝纲,堪担神器。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立为新帝,肇基帝胄,承天应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着于朕之后登基。

诏书宣读完毕,群臣立即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音传到外面,外面广场的数千人,此时也是跟着声音全部跪倒在地,数拜之后,大声万岁。

李忠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诏书递给赵询。

赵询接过圣旨,紧紧握着,紧紧抿着嘴唇,眼中流露出兴奋激动之色。

“众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众人站了起来。

这时,李怡走了进来,赵询对其躬身一礼:“母后。”

晋朝礼制,除了新皇登基以及皇帝驾崩之时,朝臣要对其行跪拜之礼,其他时候,都无需跪拜行礼,这是对官员的一种礼敬。

所以,众人见了李怡,也只是躬身行了一礼,而且也不是叫的太后,李怡的太后名份,要等到赵询正式登基之后,进行了册封,才能名正言顺。

现在只是开始,后面赵询还有一系列的正式流程要去完成。

李怡目视众人,拉着赵询的手,沉声说道:“吾儿就交给诸位了。”

“拜托各位了。”

李怡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连忙躬身还礼,大声说道:“我等定当尽心尽力,辅佐皇帝陛下,振兴大晋,万死不存它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