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173节 裁撤卫所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173节 裁撤卫所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173节 裁撤卫所

“老朱,你的卫所政策有问题哦!”小强曰。顶 点

“小强,朕不花老百姓半个铜板,养兵百万,你小子行啊,高薪养兵,你摸摸你兜里有几个铜板?”老朱道。

某小强翻遍身上衣服,一个铜板也无,他羞愧地低下头!

……

公元1652年12月27日,南京城。

朝廷明发诏书,自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的卫所制度被废除,改为大明皇家军队,包括野战军、驻防军以及海岸警卫队。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

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官兵皆发给田地,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耕田、训练备战。

此法的实行,有一套能保障军队数目的户籍制度配合,来维持卫所制的运行,所以,卫所官兵皆入军籍,不入民册,以此区分。

明代的卫所兵制,实乃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始作俑者的朱元璋得意洋洋地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令人讽刺的是,哪怕是开国皇帝,卫所的逃兵也大把大把地,太不给老朱面子了。

等到老朱之后,逃兵越来越多,到得中期,卫所制度彻底败坏,明军一败于倭寇,二败于蒙古人,三败于鞑靼人,彻底地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卫所制度的实施,老朱想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是好的,但是太反人类,一入卫所,永远不能脱籍,生生世世都是卫所的兵!

如果卫所好吃好喝也就罢了,问题是卫所军官侵吞卫所田地,强迫士兵为他们免费干活,所用手段自然不是那么地河蟹。

卫所制度崩溃,军户沦为奴役!

加上种田这东西有好年景坏年景是常有的事,一遇到庄稼歉收,卫所官兵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上街乞讨,没钱气短三分,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

卫所官兵被倭寇如鸭子地赶跑,八个倭寇敢打一千卫所兵。

老野猪皮更是将卫所官兵欺负得两眼泪汪,一百鞑靼人骑兵敢冲上万卫所兵,万军中取将军首级,不在话下!

到得明朝末期,卫所之兵实在不堪重用,将帅们都是募兵打仗,可朝廷没有足够军饷给他们,他们就抢劫民间取得补给,导致失去民心,让李闯王坐了龙廷。

相比之下,某小强行“先军政治”,军人地位最高,收入丰厚,多年的胜利养出了一支雄军,骄兵悍将,一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吊样,这样的军队,想打败仗都难!

因此,新明取得天下后,卫所制度逐渐退出江湖,在姚明恭时期就开始二手准备,一是清理卫所的人财物、二是建立皇家军队。

这项工作一直在做着,卫所制度的腐朽是众所周知,无人为他们张目置喙,只有些官员说祖制不可改,但被马士英驳斥,搬出王安石的话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大家惊得目瞪口呆,这位前凤阳总督要逆天啊!

他王八吃称砣铁了心,而执政公主又支持他,于是卫所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而连续吃败仗的卫所官兵们更硬不起来,只是希望朝廷妥善安排他们。

好说啊!

不外乎就是赎买、大搞基建吸收劳动力、移民等三板斧,一招鲜,吃遍天!

说真的,马士英对于领袖那是佩服到五体投地,这杨天生一副海贼凶恶的样子,梳着板寸头,哪怕穿着大明文官衣服象屠夫不象文人,又是海那边王后的父亲,国丈爷!

马士英起初以为领袖是派他来掣肘他、管控新朝政务的,正想着将杨天生供到台上,好好地侍侍候他。

没想到人家是来做事业的,虽为次辅,实际上是全国跑,他说他根本坐不稳大堂上的位置,只想着现场调研、办公。

做事雷厉风行,行程飞快,骑马在各地工作,掌握一手情况,别人骗不得他,很快地作出决策

开始马士英还以为杨次辅假惺惺,没想到他真的是只会干活,不说空话。

风轻云淡,不争权夺利,不背后搞小动作,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他为人廉洁,不收贿赂,不吃请,待客都是清茶一杯。

这是海盗出身?

豪门大族子弟也没这样的大气,端的是一副治世能臣的架势,而且他有事就管事,没事就看书,手不释卷,博览群书。

他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说道:“在东南国,由于我身份特殊,为了避嫌,领袖不敢将我大用,而在这里,蒙公主殿下不弃,将我启用,岂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看书,他谦虚地说他以前读得书少,被人骗得多,现在有机会读书,就抓紧时间,多读一些书吧。

马士英惭愧了,情知自己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人家不仅仅是来镀金的,还真的想干些实事的。

一个海盗都有此认识,马士英身为两榜进士,饱读圣贤书,岂能落后!

于是,一个两榜进士,一个海盗开始了他们的紧密合作,马士英当众对诸官道:“杨阁老即马阁老,马阁老即杨阁老,有什么公务,用心伺候!如有不从,就不要怪本相翻脸了。””

朝中无纷争,事情就好办,无论是卫所改革还是漕运改海运,都是进展飞快,克成大业!

卫所事,成!

曾经拥军百万的卫所兵烟消云散,兵员皆归民籍,想要参军,必先经过筛选。

卫所的土地按人丁分田到户,民田不象卫所之田这么容易被侵吞,如此稳定了旧卫所兵。

大搞基建,吸收了大量的卫所兵去打工。

再有移民,虽是远方,但实打实的土地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在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几乎是外物中的第一位!他们认为不管挣钱多少,要是没有土地房产那都是无根浮萍,一切都是浮云!

鼓励自主创业,皆发给银两,给予政策,解决旧卫所兵就业的问题。

重要的一条,大明军队获得新生,皇家军队组建,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朝廷已不再需要卫所,给予卫所兵出路,大家就识事务者为俊杰了。

整体而言,进程虽有波折,但大势如滚滚洪流,至公元1654年8月,最后一个卫所在云南裁撤,大明卫所彻底地走进了历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