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86 一唱一和

皇明皇太孙 386 一唱一和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86 一唱一和

朱允煐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皇帝,虽然现在就开始对南洋诸国动手,短时间内看起来是没有太多的好处,可能是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资源而没有太大的回报。

但是对于朱允煐来说,他不只是看到了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他看到的是百年、千年。

这个时候就需要拿出来一些魄力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打好基础了。既然自己有机会做到这些事情,就没必要让那些个后世子孙为这些事情烦恼,朱允煐觉得能者多劳吧。

朱允煐这个时候则继续说道,“朕这些年也仔细想着,大明的船队虽往返南洋,东至东瀛。原以为大明就是天地中心,只是现如今再看看,外头还有更大的地界。”

作为曾经的文科生,地理还是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对国内的地图比较了解,世界地图也算了解。

只是朱允煐现在画出来一个大致的世界地图,先不说准确不准确的事情,光是拿出来一份地图,有些事情也没有什么说服力。毕竟现在大明的百姓,对于外头的世界并不了解。大明的官员们,对于外头的世界也是比较陌生的。

更何况朱允煐也不是自恋,他如果拿出来一份地图,底下会有无数人会毫不怀疑,然后一窝蜂的去执行。哪怕那是一条思路,那些人也只是认为他们自己做的不好,而不是皇帝出错。

忠君的思想,对于皇权的敬畏,有些时候也会束缚一些人的思维,现在还不适合拿出来一些东西。

还是需要摸索,需要那么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朱允煐现在比较希望看到的一个局面。

“朕准备再建新船,大明不能固步自封,此前大明就与周围藩国有些来往,只是这还不够。朕觉得,大明该派出一支强大的水师,威服众邦、宣扬国威。再者就是大明如今纺织、陶瓷、铁器都很出色,海贸可得不菲利润,也可从南洋诸国得回香料。”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大家自然是更加没有什么意见的。因为市舶司现在就是在这么做,很多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从中也可以分润一杯羹,这样的事情当然可以有了。

皇帝现在只是扩大海贸的规模,只是想要船队走的更远一些,大家自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这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事情了。

甚至不少人觉得这还不够,两宋时期的海贸十分出色,大明朝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基本上也就是达到了两宋时期的水平,还没有完成一些超越,这显然也是不够的,大明应该更加出色、强大。

朱允煐也颇为得意,继续说道,“想来大家也都知道,咱早些年从皇爷爷手里讨了职司,主理市舶司、掌控龙江船厂,控制大明不少水师。”

老朱这个时候更加得意,指了指徐辉祖等人说道,“汝等倒也有些能耐,沐春也是早早的随着你爹征战。你那会儿,也该是十多岁了吧?皇帝,不足十岁便掌船厂,大半大明水师!”

这就有些夸张了,朱允煐那时候确实是有着不少权利,只不过老朱是将朱允煐的年纪说小了一点,也是将朱允煐的权利和成绩说的大了一些。

至于老朱的心思自然也简单,当然也就是为了证明朱允煐天纵奇才,小小年纪就有丰功伟绩。

朱允煐这个时候则继续说道,“咱大明的水师本身就强大,这些年也翻出来了不少两宋时期的船图。福船、沙船、广船,大伙儿也都是知道。现如今咱大明的船更是精妙、强悍,汝等怕是不知,咱大明的海船在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

朱允煐有理由骄傲,有记录说两宋时期就有万石大船,而现如今的大明也可以做到这些,甚至是更进一步了,这也是不断的技术进步。

大明现在确实还造不出来长超过百米的大船,但是规模也差不多了。一根舵杆长达十米,对于大明来说也是比较轻松的事情了,这样规模的大船在如今这个年代也可以笑傲世界了。

朱允煐可以很骄傲、很自信的开始筹备下西洋的活动,大明朝的船队规模很大。而且不管是此前在南洋通商还是去东瀛开发,大明朝都有足够经验的水师、水手。

那些熟练的船工、船长,也可以使得大明比较轻松的组建出来一支强大的船队。不只是要带着货物、商人,也可以带着不少的士卒,对于不服王化的当然也是可以先教训一顿在说话。

基础现在已经比较扎实了,自然也就可以在这个时候考虑做一些比较大动作的事情了,现在也算是水到渠成了。

朱允煐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朕此前想要多多开辟粮仓之事,想来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这件事情大家还真的是比较心里有数,荆湘的开发有迹可循了,比如说大明现在就是在调整卫所,屯田军户在朝着荆湘调动,迁民的主要方向也是荆湘了,这不是秘密。

朱允煐继续说道,“朕对西北也是想要开发,那里是不错的牧马场,可以削弱那些鞑子。西南诸地也很不错,只是那里烟瘴多、丛林多,蛮族也不好收服。”

这自然就是重点了,说明了皇帝陛下这个时候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那些地方是有着种种开发的困难,但是皇帝迟早也是要开发那些地方的,为大明的粮食安全铸造更多的根基,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老朱这个时候则直接说道,“那些地方以后再说,辽东之地是重点。咱要控制住辽东,方好辖制高丽、东瀛。再者若是鞑子于草原南下,辽东之地可迅速出兵。”

“是!”朱允煐立刻捧哏,他和老朱早就沟通过这些事情,“只是那些地方根基太差,天寒地冻且近乎蛮荒。若是迁民于此,想来是百姓难安。虽有卫所驻扎,只是多为战兵。”

常茂忽然间打了个激灵,太上皇和皇帝这是在一唱一和的,很明显就是要顺理成章的推出来一些个政策,一些个前些天皇帝陛下提前给他授意的一些事情。

徐辉祖等人这个时候也是在皱眉,对于辽东这些地方,他们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他们也确实知道现如今的辽东是不折不扣的苦寒之地,寻常人可不愿意去那些个地方。

朱允煐则继续说道,“若是迁民,怕是死伤无数,怕是颇有民怨。只是为了大明的江山,辽东之地也必须要治好。”

常茂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要挺身而出了,有些骂名他可以承担,他反正也就是一个混不吝了,也不在乎什么名声之类的事情了。但是他的外甥皇帝,必须要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谁也不能让他的外甥皇帝名望受损。

“陛下,若是想要征伐南洋,可以掠其民!”常茂直接开口,摊牌了,“咱大明掠其民,削弱其国,方好谋其国!”

常茂的话十分直白,南洋诸国可能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夺下、治理好的,那里势必会有不少的反抗。那就干脆点,削弱那些国家就好,比如说抢走百姓,人力资源在这个年代就是实力的一个证明。

这个提议让徐辉祖立刻忍不住皱眉,这绝对是一个毒技,这绝对是一个可谓是残暴的计划,一旦说出去肯定会惹起无数文官士子的反对。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政策好像也是不错的。虽然是对南洋诸国相当不友好,可是想想看的话,对大明的子民相对友好一些,不会引起大明境内太大的怨怼,不会引起民愤。

这个时候其他人好像也是不敢开口了,因为一旦附和这样的政策、支持这样的政策,少不了也就是要背上一些骂名了。

常茂着急的看了看其他人,咬了咬牙继续说道,“陛下此前有意开垦新田,设立公田、私田。要咱说,掠南洋诸国百姓于辽东开垦,咱大明耕田必然增加。”

这一下其他人忍不住多看常茂几眼了,这不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而是觉得以常茂以往的表现来看,这家伙绝对是没有能力想出来这样的一些计策,哪怕是毒计也是常茂想不出来的。

所以再看看那个事不关己的皇帝,再想想皇帝和常茂的关系,或许常茂此前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是皇帝授意常茂出面提议的。

老朱忍不住呵斥起来,“都说你混账、纨绔,咱看还是小看了你!你是咱大明的国公,是皇帝的舅舅!皇帝与你万顷良田,你不思为君分忧,偏要皇帝担此骂名!”

常茂愣住了,虽然府里也有不少良田,可是根本没有什么‘万顷良田’啊。难道,这是太上皇的赏赐?

有小聪明的常茂立刻跪下,苦兮兮的说道,“陛下,良田尽在辽东,尽是黑土。只是臣也招不到人开垦,只能眼巴巴看着!”

老朱呵斥说道,“都是败家的崽子,给你那般多的田地,你自己弄不出来能怪谁?!真要皇帝给你万顷开垦好的田,你也好吃现成的?!”

“臣知错!”常茂也不惶恐,只是说道,“陛下,臣无能辜负圣恩。只是臣想着,开田是苦事,大明子民万万是不愿去辽东。”

老朱看着常茂,一字一句说道,“辽东苦寒,朕也知晓。你给朕记好了,莫要苛待大民子民。若是你敢苛待大民子民,纵是皇帝拦着,朕也饶不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