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汉代当陈平 > 第三四八章 廷尉宣义

穿到汉代当陈平 第三四八章 廷尉宣义

作者:羽书金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00

第三四八章 廷尉宣义

杜恬看陈平不说话,心里就先着了急,破天荒地对着陈平一顿高声抗议,

“左相大人,我是你的下属,又不是你的仇人。这只是平常年岁,没必要把我往死里用吧?

现在太平岁月,日子又好过,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陈平觉得不似平日那样严谨的杜恬一下子就变得可爱起来,也知道他是急眼了,遂开始转入了正题,

“那当初廷尉育在把你当下一任廷尉培养的时候你咋不对他说你兼顾不了呢?”

杜恬有点语塞,只得向陈平坦白道,

“当时我也是被贪欲蒙蔽了心。想着在长安城周边总是没长安城内的好,进了廷尉署也算是高升了。

可是我没想到前任撂挑子撂得这么快,简直就是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陈平现在还记得当时破故赵王府的案子时杜恬的水准,心里还是坚持认为廷尉这个职位更适合他,更何况他也说了,进长安城比在长安周边更能让他满足。

可是现在他却对陈平提出要放弃廷尉职务,不知是遇到何事了。看到他现在情绪不稳的样子,陈平情知现在不是就事论事的时候,安抚住情绪才是最重要的,遂说道,

“我明白了,你现在身兼二职顾不过来,需要二选一,对吗?”

杜恬没有刚才那般地着急了,“是这样的。”

陈平说道,“我记得你家好像在长安城王侯之区域,离左内史就任之处还有相当的距离。

如果你担任廷尉,一般情况下每天都可以回家,衣食周全,与家人共聚的时间也更多,何乐而不为呢?”

杜恬这才恢复了往日的谦谦君子模样,

“左相,不是我不想进长安城。事情真正的根源还是在于上一任廷尉撂得太急了,我还没有来得及特色到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朝廷。

你也知道的,左内史所辖,净是紧挨着长安的地界,是长安的门户,也是长安最紧要的屏障之一。

这道关口上可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一日为臣,当一日为大汉为陛下分忧。”

陈平听到这,心里也分明了。杜恬推举的那个叫宣义的的确一直在廷尉署供职,也是目前为止最合适的人选。

据陈平所知,和杜恬比起来,廷尉育跟土军侯宣义的私交要深许多,他推举杜恬,这是大公无私之举。

当然了,他之所以这样做,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道理。现在朝中事务出现新情况,陈平只得权衡轻重,再一次挽留杜恬道,

“打心眼里说,我觉得廷尉一职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你确定要卸下廷尉之职吗?”

再次肯定之后,陈平给了杜恬让他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刘盈御批下来就可以了。

不过宣义这人,平日里跟陈平交道打得少,而且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吏比过江之鲫还要多,陈平对这人的印象不深。

不过既然能得杜恬的交口称赞,足以说明他不是泛泛之辈。到现在陈平对他还印象不深,只能说明这人是个够低调,有城府之人。

陈平在刘邦和刘盈的手底下做了这么久的事,也知道处理朝中的事要稳重的道理,他把大汉官吏的卷宗调了出来。

上边明确地记载着他是刘邦到汉中之后投靠刘邦的,他的军功也远远地在沛县众人之后。直到陈豨造反时,刘邦既要专心对付陈豨,又要分兵抵抗韩王信和匈奴,一时之间趁手的将领有点不够用,就让他以太尉的身份带过兵。

后来陈豨被诛除后,高祖皇帝才封他了个土军侯,食邑不少。

他的履历也挺漂亮的,还被派去当过燕王刘建的丞相。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年龄太长。

突然,陈平的眼睛被一行附注给吸引了——“高祖十年,宣义为廷尉”。

陈平的心被震憾了,他跟廷尉育私交不错,知道他是高祖十二年出任廷尉一职的。也就是说,宣义还担任过三年的廷尉。

廷尉属三公九卿之列,是朝中的大员。而一直呆在刘邦身侧的陈平竟然对此毫无印象。宣义这人,这事,处处都透着诡异。

如果真按杜恬所说,宣义是最廷尉一职最适合的人选,为何会有如此模糊的记录?陈平心里起了疑,先到廷尉署找到了宣义。

一看到宣义,陈平只有一种“廉颇尚能饭否”的感叹,他太老了,不但看起来比陈平的年纪大,甚至比已经亡故的萧何都年长。

陈平终于知道为何刘邦后来宁愿选择廷尉育,也不愿恢复他的太尉之职了。

当然,也许年龄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汉宫内外的大汉朝廷本就深不可测,陈平为稳妥起见,先单独禀报此事给了刘盈。

刘盈却笑陈平多虑。宣义一心为汉,从来没有与刘邦的任何一个儿子有过牵连,当然,这也包括刘盈在内。

之所以后来没有恢复他的廷尉之职,是因为燕王刘建的生母娘家没法给刘建以强有力的后援。

而燕国又与匈奴还有北边毗邻,时常受到匈奴的侵扰。把他这个能带兵打仗又会文治处事稳妥之人派给了刘建。后来是吕雉因时局需要把他调回长安的。

听到这,陈平放了心,才把杜恬的难处和建议禀报给刘盈。

本以为刘盈会不置评或者说出“宣义年迈不能理事之后下一任廷尉人选得早做准备”之类的话语,谁知道出乎陈平的意料,刘盈却苦笑着说道,

“这人的话在朕父皇跟前很管用。当年朕和母后受戚夫人欺压之时,母后曾放下皇后之尊去求过他,要他为稳固我的皇太子之位出份力,可是却被他直接拒绝了。

之后若干年,朕的母后对这事还耿耿于怀。他现在之所以在朝中稳稳的,只是因为他没有参与过任何一位皇子及其母亲的野心而已。

他这廷尉之职,即使母后答应了。如果朕没料错的话,也极难长久。”

陈平心中的疑问这下全部解开了,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最后,因着没有更好的人选,在刘盈的坚持下,吕雉才同意宣义任命为杜恬的下一任廷尉。

接到委任书还有印绶时,宣义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不过陈平相信杜恬的话,宣义会做好任何一件作为廷尉就应该做的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