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一章 第十六节 使馆论道(一)

蜂子 第一章 第十六节 使馆论道(一)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一章 第十六节 使馆论道(一)

樱井亚美:“没有关系,钱的问题,不是问题。我们今天中午吃什么?”

原来,蜂子自到蜂研所,每次樱井亚美来找他,总是他请客。一来樱井亚美知道野口和吉田给的钱,二来总不能让女孩请客吃饭。所以两人每次吃饭,总是蜂子结账。

蜂子听樱井亚美问吃什么,就决定今天,就在吃主方面做文章,气走她。

就说道:“我正想跟樱井亚美小姐说呢。今天,我们再见面,就不吃饭了。你有事来问我,我有事请教你,我们只说事,不请吃。这样简单些。再说,二位先生送的我的钱是让我学习用的。”

但没想到,她听到这样的回答后,不但没有生气,还显得很和气,平静。

樱井亚美回说道:“很好呀。我同意这样。”

哟,这倒是蜂子没想到了。这小丫头跟自己打开了太极。看来真是有备而来了。

蜂子:“很好,哪,樱井亚美小姐,我就回养蜂所里去了。再见。”

樱井亚美:“等一下。”

蜂子站下。

樱井亚美:“你们中国有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我也不要你的超额回报。来个对等的吧。”说罢,直视着蜂子。

蜂子看着樱井亚美,沉默不语。

樱井亚美:“在来德国的客轮上,来柏林的路上,有二个多月吧。每天的一日三餐,可都是我结的账。你得回请我150顿饭。不为过吧。先生。”

樱井亚美,把先生二字故意强调。

蜂子:“对,我请你,但不是现在。”

樱井亚美:“我现在尚小,你且如此对我,等我长到谈婚论嫁之时再来找你,是现在合适,还是以后合适。”

蜂子:“等麻理子也在的时候我请你。一顿顶100顿。”

蜂子冲口说出这句话的瞬间,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花钱的多少,实现是无此必要。

樱井亚美:“我不在这里跟你说理。就算这150顿饭,我请了大海的客吧。此事暂且不论。”

蜂子:“要论,我曾说过要请野口宏兄妹来我们河南,我要请你们吃大餐。一顿顶150顿。”蜂子坚持着。此时,尽管他心中后悔,但口是硬的。

在德国,如何一次三个人能吃150顿饭的饭,是什么样子,他是不清楚的,但放到河南,他知道,这钱怎么花。

樱井亚美:“我说过,此事不再说。再说我也可能去不了你们的河南。我只想问一事,请你认真回答我。”

蜂子点头。

樱井亚美:“你的德语是不是我教的。”

蜂子:“是。”

樱井亚美:“我是逼迫你学德语吗?”

蜂子:“算了,我们不讨论了。以后,你愿来就来。”

蜂子自认识樱井亚美以来,说了第一次无厘头的话。

樱井亚美见好就收,对蜂子说:“你来到这里,已经三个多月了,我发现你内心深处并不高兴,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蜂子说:“最近内心十分苦闷,阅读了关于养蜂的一切书籍、材料之后,又开始阅读关于中国的历史,现在我正在阅读关于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史方面的书籍。但是阅读的越深,我不理解的东西就越多,同时又没有人能够和我交流,不能探讨一些问题,因此十分苦恼。”

樱井亚美说:“你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为什么不出去找一些,你们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在德国时间长了,对欧洲和中国都比较了解,你和他们去交往,就会补充你的很多认识,同时也可以交一些朋友,这样多好啊。”

樱井亚美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对蜂子:“嗯,嗯,这样吧,在柏林日本大使馆,每个周六的晚上都会有舞会,各个使馆都会举办,我先带你去日本使馆去认识一些新朋友,我知道有几个中国留德的留学生,是很博学的人,你如果愿意,下周六我就带你去可以吗?”

蜂子说:“好是好,但你们日本和我们中国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樱井亚美咯咯地笑着说:“周末来我们日本使馆的也有你们一些中国留学生,你去认识的他们,再通过他们给你介绍更多的中国人,或者参加中国的使馆的周末派对,这样不就更好了吗?”

蜂子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说:“你是外交官的女儿,认识很多人自然是应当的,但我出身平民,身份卑微,又没有一个像样的职业,我到这种地方去合适吗?”

樱井亚美说:“你们中国有句老话‘一招鲜,吃遍天’你身上何止一个二个一招鲜。再说,以你对你们国家学问、见的,你怎么可能不自信。以你的学识见解,你会比那些人差吗?”

蜂子不语,但随后坚定地点了一下头,对樱井亚美说:“那就麻烦你,周六带我去日本使馆走一趟吧。”

周末,樱井亚美按约定,叫了一辆汽车,在蜜蜂养殖所等着蜂子。

蜂子,坐上车小声,对樱井亚美说:“怎么还坐小汽车,我可没有多少钱。”

樱井亚美说那你说:“你这次出来一共带了多少钱?”

蜂子说:“我带了我能带出的三分之一,如果有可能,要节省一些,我这里钱不多。”

樱井亚美说:“从我们坐上轮船,一路过来,我从来就没见你乱花过一分钱,请我吃的也都是粗茶淡饭,这次到我们日本大使馆,难道你就不想请我吃一点好吃的吗?”

蜂子说:“能力所限,量入为出,我现在是学徒阶段,又没有工资,想很请你,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希望樱井亚美小姐多多体谅,如果,日后有钱,再请你吃好吃的吧。”

樱井亚美:“好吧,我知道了,你们河南有一顿饭能花掉150顿饭的美食。我很期待!”

蜂子,沉默中点了一下头。

蜂子来到柏林已经三个多月。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在柏林市区穿行,柏林的街道相比中国的城市,楼层大多高大坚固。建筑物都显得很敦实,能屹立百年不倒一样。路上行人,有秩序,人们穿着的衣物,女人鲜亮,男人整洁。

车在一个三层楼前停了下来,樱井亚美指着这个三层楼对蜂子说:“这就是你们中国大使馆。”

蜂子,第一次见到中国大使馆,见这个三层楼的楼房,有一个小院落,围墙是铁栅栏,约1.5米高,院子的中间有一个旗杆,旗杆上悬挂着青天白日旗。

大门口有军人站岗,三三两两的人群不停的出入进出。大多数是中国人。

看到中国驻德国大使饭,蜂子竟然五味杂陈,几年来的经历,一下子,眼泪就顶出眼眶。

就这么呆呆地望着。直到听听到樱井亚美叫自己,才回过神来。

看到樱井亚美看自己的眼神很吃惊,才猛地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竟然落泪了。就对樱井亚美说:“我们走吧。”

樱井亚美说:“好,我们现在就去日本使馆,等你在那里结识了中国朋友。再来这里。”

车拐了一个弯,向右行驶大约满1公里的左右,来到了一个五层楼的院落。这个院落比中国使馆明显要气派得多,大门也比中国的要大,这里车水马龙,进进出出的人群,三五成群,明显比中国使馆要热络的多。

樱井亚美对使馆很熟悉,进大门的时候,卫兵也未予阻拦,领着蜂子在日本使馆转了一圈,对蜂子说:“这里还有樱花树,是前些年从日本带过来的,很快就会开花,到时候,我们一起来赏花吧。”

蜂子点头微笑,日本使馆院落整洁、别致有序,里面有一些小的建筑,有日本奈良的风味。

樱井亚美带蜂子回到自己的家里,他的家在使馆后边右侧的一栋楼里,进了门,樱井亚美对母亲说:“母亲大人您好,这就是我给你说过的蜂子,是一个中国人,你吃的蜂蜜就是他送的。”

一句话把蜂子说懵了,他印象中没有送过蜂蜜呀。

樱井亚美的妈妈赶忙小步上前说:“你送的蜂蜜非常好吃,感谢你能制作如此美妙的蜂蜜,我还听亚美说你很博学,我们家非常欢迎你。”

蜂子向樱井亚美的母亲鞠躬说:“自己出身河南农村,没上过大学,见识短薄,还望您体谅。”

樱井亚美抢话说道:“没上过大学双如何,吉田将人教授不是说过‘你是他最得意的学生。是第一名,说明什么,你的实际学历至少也是个博士了。请不要过度谦虚。我给你找了几身衣服,去试试吧。”说着就领蜂子来到了自己的闺房。

蜂子站在门前说什么也不肯进屋,任凭樱井亚美怎么说,就是不进屋。

最后,樱井亚美无奈,报出来一身衣服,递给蜂子,说道:“好吧,你左拐,去卫生间。把这套衣服换上,然后我们去参加派对。”

蜂子说:“我没有考虑到要换衣服。”

樱井亚美说:“你第一次来,有很多事情并不知晓,你应该听我的劝告,把这牛衣服穿上,到时候,你便会实现你来这里的目的,如果穿着你自己的那身衣服。宴会厅里的人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小侍者,没有人愿意跟你说话,你去赶紧换上吧。”

樱井亚美带蜂子在日本使馆转了两圈,就到了派对时间,他们进入使馆主楼,向右一拐,就是一个宴会大厅。

蜂子,第一次到这种庄严、肃穆、豪华、奢侈之地,只觉得楼里金碧辉煌,人们服饰考究,行为彬彬有礼。

蜂子顿时六神无主,只感眼睛不够用,看什么都是稀奇的。

大厅里多数是日本人,以年轻人为主,中间也有一些欧美等各国人士。

蜂子走到大厅一个角落里,对樱井亚美说:“你让我在一个角落里稍微静坐一下,觉得有些头晕,很不适应这里。”

樱井亚美很理解地对蜂子说:“好吧,你去左前面的那个角落吧,稍微静一吧,那个地方的正前方,还有一棵装饰树,你坐在那里,没有人会注意等你,适应了,再来找我吧。”

蜂子坐在角落里,望着宴会厅的人。

他发现,这里的人大多穿着燕尾服或者西装,而女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各式的裙子,而这种裙装与燕尾服搭配在一起是很合适,只见男女手里都举着一个高高的酒杯。往来穿梭,互相碰杯敬酒,聊天,说话。

或一对一,或三三两两的人们聚在一堆说话,说话的声音不大,彼此之间的交流显得很通顺。

小舞台上有几位乐师,不间断地奏着乐曲,男男女女半搂在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跳着舞蹈。

这种舞蹈蜂子从来没有看见过,只觉得很难为情。蜂子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男男女女的人大庭广众之下还要半抱在一起跳舞。

一会儿,樱井亚美很优雅地走过来。蜂子看这丫头,不知在什么时间又换了一身衣服,藏青色的礼服,头上还带了一顶别致的绿色的小帽子,帽子的左侧斜插了一小束黄色的鲜花。显得楚楚动人。

她的脸上,显然还略施粉黛。

樱井亚美走近蜂子,蜂子还闻到了一股清新的幽香。

樱井亚美问蜂子:“现在适应了吗?你这个土包子。”说土包子的时候,声音小得只有蜂子一个人能听到。

蜂子说:“略微有些适应,但是,还请你让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吧。”

樱井亚美说:“别忘了,你来这里是做什么的,这样吧,我先给你介绍一位日本学者,他是研究哲学和历史的,他的强项在于哲学,他很博学,人也很谦和,你和他,估计能说得来。”

说罢,不由分说,拉起蜂子走向人群。

蜂子满脸窘迫,赶忙对樱井亚美说:“别,别,别拉我。这里人多,你叫我如何?”

樱井亚美笑着对蜂子说:“这是国际大都会,男女交流,人与人之间交往首要的。你越从容,对方越尊重你,请你放平心绪,就像你平时学习、看书、工作那样,把心放平,一切便随之而来。”

说话间,樱井亚美拉着蜂子,来到一位35岁左右的日本人跟前。那日本人长脸,剑眉,带着一顶黑色的礼貌帽,穿着一身得体的燕尾服,上衣口袋子里的手帕叠整洁,高高的抬着头。

樱井亚美对蜂子说道:“这位是林正渡边先生,主修中国,是在德国的汉学老师。”又转头对林正渡边说:“这是我给你谈过的汉斯先生,他是一位好学的后生,但是困惑很多,希望你能为他解解困。”

那林正看了一眼蜂子,对蜂子说:“我对你早有耳闻,也想和你聊聊天。你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吸引我。请问你认为做为一个中国人,你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与人最好的结合是什么?”

蜂子一时没有缓过神,不知道,林正先生说些什么?就小声重复道:“文化与人的结合?”

樱井亚美笑着说:“就是问,你们中国人身上体现出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文化体现在具体人身上的表现形式。”

蜂子明白了,但心里又想,这日本人来得好快,也不过度一下,不太像正常的日本人啊。

蜂子说:“我个人揣摩,有八个字‘正直中和,聪察强毅’,可以略作概括。意思作为一般老百姓而言,能做到‘正直中和’就达到修身的目的,后者‘聪察强毅’是对那些成功人士的要求。

林正又说:“能官到你们国家大员这级别,算不算得上成功人士?”

蜂子:“通俗意义上说,算是。”

林正:“他们自“英中战争”,就是你们自己所说的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没那么‘聪察强毅’?当国家遇到困难之时,这几个字怎么没能在你的士大夫阶层有所体现呢?难道不是这些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吗?”

蜂子说:“先生说得不错,如果从眼下时光往回看贵国的‘泽柳事件’中获利的人,今天,不是还有坐在高位上吗?还有,难道只有像冈田满在1913年刺杀对华友好的阿部氏之后,又坐在日本地图之上剖腹自杀,才算得上‘聪察强毅’吗”

林正没想到蜂子的回答如此犀利,怔在那里。

蜂子接着说:“这四个字,泛指中国有身份地位的人,或者说是当官临事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但在国将不国之时,纵有天大的抱负,也只得咳血自疗罢了。”

林正忙拉蜂子来到一个空闲的小桌边,给蜂子倒了一杯酒说:“樱井亚美讲,你今天还不到20岁,一年前还在支那农村的大山里。你的日语和对日本政治的理解,我,我,无法理解。”

蜂子说:“我很幸运,遇到的都是十分友好,品德高尚的日本人。是他们教会我很多东西。”

林正:“才一年多,别的不说,你的日语说得这样流利,我不信。”

樱井亚美说:“林正先生,这是真的,这个支那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有几件事,说出来,会吓到你的。不信,你们可以用德语来交流呀。你不是为学习德国的古典哲学,而专门来德国的吗。汉斯学习德语的时间从第一天开始学,今天,也不过四个月,因为我是他的德语老师。”

林正皱着眉毛,听亚美说话。对她一会用中国,一会儿又用支那,很不理解。

但是,林正听樱井美亚对蜂子的讲述后,立即用德语跟蜂子交谈。

三五句一说,大吃一惊,竟然汗流浃背,面红耳赤。林正双手拉着蜂子的手,对蜂子说:“我能请你换个地方说话吗?”

还没有等蜂子回答,樱井亚美说道:“我替你约吧,下个星期天,勃兰登堡门西侧那家咖啡厅里聊天吧。上午10开始。我坐陪。”

林正说:“好,我十分期待。但我再问汉斯一个问题。你们中国修炼了几千年,为什么到今天竟然越修炼越差劲了呢?”

蜂子道:“中国几千年封建**,封建社会,有一个特点,对权力、权威的过度维护,对权力或权威的过度维护,愚民政策盛行,导致民智不开,受教育程度不高。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确实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和中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距,日本在工业能力和国民基础教育方面。超越中国也不过是这近50年左右的时光吧。而50年前的时光,对于有几千年的中国文明来讲,又算得了什么呢?”

林正凝视着这个17岁的中国小伙子说道:“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糟粕很多,而中国现在又陷于内战,**之争又在中国愈演愈烈,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军令政令难以统一,难道中国未来会有希望。”

蜂子:“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发展,每逢乱世,经过短暂的混乱,中国的智者往往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社会秩序,生产力也会快速恢复,届时,中国就会重新迈向强盛。而且,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历代的中国士大夫都有家国情怀,这种大一统的国家理念,早已根植于民族的血脉之中,只要环境允许,中国不落伍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

林正:“那你认为,中国文化的‘和合’文化,难道还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吗?”

听到林正说出“和合”两个字,心中一动。知道这两个字的外国人,一定是个中国通。即使是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未知道“和合”两个字,所代表的意思,能懂其深刻内涵者怕是少之又少。心里对林正升腾起一股尊重之情。

蜂子:“当然。‘和合’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你们日本在远古时期也并非只有一个种族,一个部落,今天,你们所谓的‘大和’民族在远古时期,恐怕也是多的数不清吧。我们中国容纳了众多的民族,以于一个国家而言,这就是‘和合’文化最有生命力的代表。你看,此时之欧洲,国家林立,几乎一个民族就是一个国家,这里缺乏一种统合的能力,而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也许会成为一个整体,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恐怕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五百年,一千年,地球人是否也会变得像一家人一样。如果到了那时,没有‘和合’文化,又怎么可能变成一家人呢?到日本,又来德国,我的世界确实大了许多,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的领域,等下个星期,我再向请先生指教一二。”

蜂子看到樱井亚美,向他示意结束对话,就对林正如此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