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一章 第二十五节 养蜂德国

蜂子 第一章 第二十五节 养蜂德国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一章 第二十五节 养蜂德国

转眼就到了养蜂所六个毕业生,出发的日子。

乔纳斯教授的学生,一共六个人,一大早便来到集合点。

乔纳斯教授对六人说:“你们所有的工具都是一致的。你们每人手中,有三幅德国1:50,0000的地图,一个德国境内主要蜜源的开花时间表,一台五瓦的军用电台,一台载重汽车。一台八倍军用望远镜,一个指北针。当然,为了防身,每组一枝双管猎枪,每人给了你们20个标准蜂箱,蜂王大体上区别不大。放蜂的目的地,你们自由选择。考评老师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去检验。你们的考试结果有两:第一成熟蜂蜜的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抽检样本,都要进行含水量检测;第二你们毕业论文。预祝先生们能取得好成绩。6个月以后再见吧。”

大伙见乔纳斯教授发出了出发的命令,争先恐后的驾车出行。

大伙像是不约而同全,都向德国的南部开去。他们的目的地几乎都是德国的最南端。

只有蜂子,随他们走了一半的路,便左拐,进入慕尼黑地区。

大伙皆笑。说他拐的太早了。这里的纬度高,油菜花开的没有南方早。

蜂子来到一片小树林,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面向平原,海拔不高,光照充分,蜂子便把蜂箱安置在这里。

每晚,用1:1把白糖和水混合之后,放到蜂箱的饲喂器皿中,这是蜜蜂的饲料。

这个时间,外界没有蜜源植物,蜜蜂,每天也不出去采蜜,除去每天飞出去150只左右侦查蜂,所有的蜜蜂都在巢内,他们共同把产卵区的温度升高,伺候蜂王,而蜂王则不停的产卵,有时,一天能产下2000只幼卵。

蜂子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减少采集蜂。让蜜蜂全都汇集在蜂巢内。蜂王得到了充裕的蜂王浆供给。它产卵的速度很快,加之蜜蜂数量众多,当温度略低的时候,这些蜜蜂会不停的振动翅根,把自身的温度提高,这样时刻能保持产卵区的温度,在摄氏39.7度左右。这个温度是蜂王产卵的最理想温度。(注:在蜜蜂的世界里,不同的蜂种,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蜂王从出生到死亡,它的食物只有一种,就是蜂王浆,寿命最长可达5~7年,其他的工蜂只在是幼卵的前三天能吃到蜂王浆,从第4天开始,只能吃蜂蜜与花粉。寿命根据劳累的程度,在21天至8个月之间)

蜂子在这个地方呆了大概有两个礼拜左右。一共用去了将近300公斤的白糖。然后便把蜂箱装上卡车。向南方疾驰而去。

到了南方才发现。它真的是奇妙无比。往前多走50公里,油菜花已经开得漫山遍野。蜂子寻一处,安静之地,远离大路的空地,摆好蜂箱,打开巢门。

侦查蜂飞出去不到半个小时,这20只箱子里的工蜂,倾巢而出。

只一个晚上,全部的储蜜区,全都灌满了蜂蜜。

蜂子用囚王笼,把蜂王捉住,开始限制蜂王产卵。对此,布雷特十分不理解。

蜂子也不多做解释。

布雷特也发现蜂子很意思的一个特点,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他不问,蜂子一般是不会讲的。除非会影响到产量或安全才会说。

布雷特觉得这个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怪怪的。

见到产量高,高兴得布雷特高声大叫,如果自大从小就知道就这种办法去养蜜蜂,他就不会再转行了。天啊。收成太好了。

老布雷特,是一个很幽默的德国人。他少了那些德国人的严谨,多了一些法国人的浪漫。

老布雷特的祖上一直都从事养蜂。他们家在德国最南部的地区。与瑞士接壤。那里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奇异。蜜源植物丰富。老布雷特从小顽皮,学习不好。他不愿意跟随父亲养蜂。他的父亲就给他买了一些山羊,他从小便赶着山羊在沙尔施塔特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放羊。

这老布雷特,像一个老顽童。话匣子只要一打开就会喋喋不休地一直说,蜂子和他在一起,两个人都感觉很好。

老布雷特觉得蜂子是一个合格的听众,而蜂子从老布雷特喋喋不休的讲话中,会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加之老布雷特,自小生活在沙尔施塔特南部,对这里的山势地形。民俗很了解,通过他的介绍,蜂子了解到很多德国南部的事情。

这布雷特虽然说少时顽皮,但是成人以后反倒喜欢阅读。他35岁那年,才来到柏林蜜蜂研究所,业余时间研究欧洲的历史。

蜂子自从来到欧洲以后,对欧洲的历史、哲学,也很喜欢,但苦于工作繁忙,这两件事一直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和布雷特一起出来放蜂,倒是个好机会。蜂子开车的时候,布雷特讲一些欧洲的历史。

同时因为这老伯雷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欧洲的神话,耳熟能详。

老布雷特虽然年近60,但干起活来那是一丝不苟的。工作起来没有耐心,愿意做一些下力气的。蜂子处处照顾他,他对蜂子就越来越喜欢。

老布雷特家中有6个孩子,经济条件一般。

蜂子答应他,每天晚上收蜂之后,老布雷特要给他摇手摇发电机,一直要到晚上9点半以后。蜂子从外勤的收入中,拿出一半分给布雷特,那布雷特自然欣喜无比,每天晚上收蜂以后,两个人吃完饭,便开始摇动发电机。蜂子便会打开电台(蜂子已经自费购买了另外三台接收机),收听全世界无线电爱好者发出的电波,他会和这些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互动。

蜂子,在这摩尔斯电码的世界里,有时会沉浸很长时间,他发报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他发现了自己抄报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刚开始,他能压1组电码,到后来他即便是跟随每分钟120组数字的快手也能压码压到3组半,这让他欣喜不已。

因为它的抄报速度快,压码组数多,很快它便在。德国,法国,瑞士等地区的无线电爱好者中有了名声。大家给他起了一个有趣的外号,空军司令,呼号为:Da1uF。表示蜂子是一个养蜂者,一个蜂箱假如有4万只蜜蜂,他便是一个有百万蜂兵的大司令。还是一个空军司令。

3月份是传统的繁蜂季节,第1个回合考评结束以后,乔纳斯教授便给蜂子发来了表扬信,说是据考官反馈的情况。每箱的平均蜜蜂数量在4万只以上,这在欧洲的专业养蜂者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蜂子的20只蜂箱,此时,都变成了强群。

6个多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其他的5位毕业生频繁的跟随花季转场,而蜂子和老布雷特在整个将近6个月零21天的时间里,只进行了三个地方的转场。但产的蜂蜜及相关蜂产品的数量是。5个人中最高的。

回到蜜蜂研究所,乔纳斯教授说:“蜂子一个人获取的蜂产品的数量。接近你们5个人的人均的1.7倍。而且所养的蜜蜂,蜂势良好。蜂群强大,整壮,采集能力强。采集蜂和育子蜂的比例得当,显示出蜂子高超的养蜂技术。”

乔纳斯教授向蜂子发出邀请,请蜂子晚上来家里做客,说慕尼黑蜜蜂养殖所的冯.雷纳德教授,到了柏林,晚上一起座谈一下。

蜂子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样的座谈,买了一瓶葡萄酒,准时来到乔纳斯教授的家中。

在交谈的时候蜂子发现,冯.雷纳德教授学识涵养极高,也是一个蜂痴。对蜜蜂研究颇深,而且,他善于观察蜜蜂分蜂、侦察蜂的侦查路径、蜜蜂的舞蹈等有很深的观察。

乔纳斯对蜂子说:“蜂子,你不要于矜持,探讨学问,应该各抒己见,能够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是对学术的尊重。”

晚上,主要谈了以下4个问题。

第一:对蜂群情绪的理解;

第二:对蜜蜂跳舞的个人看法,特别是8字舞;

第三:蜜蜂的头部与太阳垂直线的角度问题;

第四:对蜂王在蜂群中的地位。

第五:蜜蜂分群前,蜂王的态度、体重等变化。特别是蜂王体重的变化与工蜂体重正好相反,说明蜜蜂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

第六:蜂子谈了一个观念叫群智。还以分蜂前蜂王有意减肥,而工蜂而刻意增重,是有集体智慧的。蜂王减重,是为了分蜂后的长距离飞行做准备,而工蜂增重,则是为分蜂出储备更多的物质和养分。他认为有一些昆虫,当它是一个个个体的时候,智慧是很低的,但是一旦这些昆虫合在一起,便会生发出一种集体智慧,自动分工协作,完成一些人类看来不可思议的伟大工程。

两位教授对蜂子的阐述大为惊奇,他们说:“中国这样落后,从来没有科学的理念,缺少实验工具,没有专门的动物生物专业大学,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为什么能对蜜蜂有如此透彻深入的了解呢?”

两位教授也是认为不可思议。

当蜂子介绍完自己对蜜蜂群智理解的之后。两位大学教授便深深的陷入沉默之中。

他们既为蜂子高超的领悟能力感到欣慰,同时也为他不幸的经历深表悲痛。

蜂子在德国的生活是惬意。

朋友们对他友善。又结识十几位中国留德、法的留学生。

徐大佑、薛仲廉这样的优秀中国留学生,又向他引荐了更多的中国留学生。蜂子觉得自己在欧洲的生活,突然变得五光十色起来。

蜂子,是很高兴的。但他的生活就是图书馆、养蜂场、实验室。之后,才是和朋友们交往。

在蜂子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内圆外方,泾渭分明。事情,总是一码是一码。

随着蜂子对养蜂技术的深入。他的工作时间竟越来越短。

有了些时间,他便在欧洲进行了旅行。法国,英国,意大利走了一圈,还去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旅行,这次旅行对蜂子影响巨大。

他对文明、政府、政治和教育有了很高的认知。

他认为:欧洲自希腊、罗马之后迅速衰落,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才在文艺复兴的缓慢推动下,欧洲逐渐地进入工业社会。国家变强,人民变富。而富起来的人和强起来的国家,在教育方面又都有巨额的投入,欧洲人的素质日甚一日的,好了起来。对照欧洲这些强国,中国显得有些破旧不堪。但是,蜂子坚信,中国会强起来的,老百姓了会富起来的。

欧洲的游历,提升了蜂子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随着蜂子养蜂技术的提高,它的收入也逐渐的水涨船高。

乔纳斯教授已经正式聘请蜂子为高级技工,来自中国的这个大男孩。既不是自己的学生,又不是养蜂所的工人。养蜂所其它人慢慢知道蜂子竟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时,大都表现得无法理解。

蜂子知道,这是因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的过去和文明,一无所知。

蜂子很感谢吉田将人能为自己推荐给乔纳斯教授,使他对养蜂业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同时,乔纳斯教授又极为开明,不停地鼓励蜂子去欧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游历。说起来是考察养蜂业,实际上教授是想让蜂子的认知体系更加立体化。

这样的优秀后生,乔纳斯教授十分的满意。每个月给蜂子开的工资是250马克。这样的工资在德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相当于低阶少尉的工资水平。

蜂子撰写的论文也会有收入。乔纳斯教授还会时不时酌情给蜂子一些补助,说是在跟他的聊天中,有了新的启发,发表了文章,这是分成。

这样算下来,蜂子一个月的薪水会有近500元马克。蜂子的收入已经接近一个德军陆军上尉的工资水平。

蜂子虽然有了一些钱,但他花销依旧十分节俭,只有买一些笔和本子。

他虽然喜欢看书,却很少买书。蜂子的最大爱好就是记笔记,每当阅读一本书,也会有一本书的读书心得,如此下来。蜂子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科技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慢慢沉淀下来以后,蜂子开始关注起政治。

政治这个问题,峰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日本,从来没有真正关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