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二章 第三节 平原防御(6)

蜂子 第二章 第三节 平原防御(6)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二章 第三节 平原防御(6)

回去的路上,徐大佑拉着林炳坤说:“你平时是个闷葫芦,今天怎么抢着说话。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你犯什么神经?”

“大佑,你没看出来吗,这位少将可是少见的有本事的主儿。你看他的通信员,虽说年纪不大,但应对灵活得体,还一套一套的,先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对你,遇阻后,再拿出备好的预案,没有人教,这小子会这一套?”

“你忘了吗,我们在保定城的时候,听说一个师一次从保定的学校就招了近400个学生兵,送回到西安进行教育培训。”

徐大佑迷糊个脸说:“对呀,但这跟你由闭口僧变成开口和尚,有关系吗?”

“怎么没有关系,你又忘了,城里的百姓说那个师的师长,是个红鼻子少将。曾当众对这400多个学生讲过爱国抗日的话?”

徐大佑的嘴慢慢张开,大大,像是似有大悟。

“一个马上就要和日军死拼的军人,把人才培养放到这么重的地位,说明什么?”

“哦,我明白了,你是早就看出,他是一个军人楷模,对吧!”

“对,我对这样的军人,心生敬意。他跟我们只见一面,百姓烧田时,你向报告了一句,他注意你我的时间,不过一分钟,当我们寻到他师部时,他就记住你的姓名。你说,他是不是个人杰。”

“对,对,是,你看我的脑子,我就是巧在了手上,慢到在脑子里。”

“今天,我看他全师排以上干部集会的情况,我敢说,全师每一名排名的名子,他都会叫得出来。”

“怪,怪,看你神乎的,我还真不信,近二万人的满编师,少说也得有450个以上的排长吧,能记住才见鬼。这些人都是军阀,有奶就是娘,对低级军官可没有多少耐心。你看他今天早上见我们时的那个狂,一句话没说完就窜。”

“你注意用语文明,他可以长官。再者,人家是一个有战术涵养的人,不信你走着瞧!”

哼!徐大佑还是一脸的不屑不顾。

“大佑,这样吧,我看这仗马上就是开打了,我想就随17师行动,我要体验一下军人的战争生活。”

“你这也就是一个书生之见,你随他17师一起参加战斗,意义何在,你的意义在于对日军军事台站的掌握和分析,而不在于这一刀一枪。你别忘了,这枪弹可是不长眼的哦!”

两人正说着,背后传一阵紧急的马蹄声,先前那个通信员带着一个刚才见过的一个作战参谋急急奔来,离老远,那兵信员就翻身下马,疾速跑到近前,立正,敬礼。气喘吁吁地报告说师长已经安排妥当,请两回高参速回师部,明早再走。

林炳坤不待徐大佑说话,调转马头就往回走,徐大佑跟在后面,气咻咻地说:“这才叫‘人叫不走,鬼叫飞跑’,也不看看这是啥时间了。摧命不成?”

林炳坤也不答话,跟着通信员回到了少将的住处。一进屋,发现早已经排下酒席,另有三个上校坐陪。

那少将红光满面,邀请坐下,斟酒,便举起酒杯,刚要说祝酒词,就听徐大佑小声嘀咕:“典韦、淳于琼、张三爷……”

少将爽朗地笑道:“汉有晁错明海瑞,古来耿直徐第一。军中如无佞妄人,史书早改上千回。”

少将一诗呤罢,满桌大笑,连徐大佑也笑得前仰后合。

林炳坤忙接话道:“孟郊有此闪电才,何须捻断多根须。”

众人又是大笑。那徐大佑笑着笑着,脸上一下又是一本正经,十分严肃地指着林炳坤说:“原知君腰似铁壮,今朝见仙也低眉。”

众人笑罢,少将说:“我们国人,就是有这些个毛病,一见面,先夸对方,这叫什么?对,就是捧杀。捧杀不成,再背后捅刀子。哈哈哈……”说完这话,用眼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一个中央军上校。接着说:“刚才虚惊一场,跟前线的冯总指挥打了电话,系下面误传,孙连仲的二十六路军跟日军在房山县西北血战,目前战况危急,他们准备在今天晚上后撤到琉璃河以北地区托住日军。所以,这里近几日是不会有战事的。我估计日军的突破会很快,今天晚上,喝个痛快吧。来,先干一大杯!”说完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然后介绍陪客说:“这位是军委会政训处调派我师的政训赵专员,你们三个是一伙的,都是中央派嘛!”说着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赵专员一眼。

赵专员听到师长介绍自己,忙站起身说:“庐山训练团毕业,我就分到了这里,我是云南人,不是中央派。中央决心抗战,委员长在庐山随时同我们讲,这次是下了决心,要抗战到底,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华中部队,源源北上抗日,我们十七师是坚决抗日的先锋,在全国早已闻名,有光荣传统的历史和战功,中央非常倚重,希望我们发扬光辉的革命精神,与日寇势不两立,予以迎头痛歼。”

赵专员说话的时候,林炳坤听他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即不**份,又面面俱到。确实是个人才。他长着一幅“部委脸”,白皙,文静,表情不多,眼神多自上而下看,有种,哦,你说一句我就知道十句的模样。想来这样的脸是有道理的,每日看多了自下而上跑事要官的人,来的目的只有几个,说话的意思又都大致相仿,看多了,自然就有种老天爷的视角和心态了。

赵专员讲完后,师长带头鼓掌说:“刚才我是戏言,赵专员刚来时,我还担心,我们这是一个赵安,现在,没有顾虑了,我们是一家人嘛。当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我们都是抗日的队伍。当前应该是抗战第一,委曲求全,和衷共济才对。来再干一杯。”说着又带头喝下。

气氛热烈起来,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加之师长等在座各位都很有修养,饮酒赋诗,其乐融融。席间张团长说:“有些中央派下来的人,很不够朋友,自己没有本事,老觉得在这里受排挤,一言不和就甩手而去,跑到南京,加重语气,乱报一通,更造成了抗日的矛盾书面。还是我们的赵专员好。创造条件,迁就笼络,能我们十七师打成一片……”

师长插话说:“说话不要再夹枪使棒,能够到前线参加抗战,得偿平生夙愿,使人振奋。你们看这几十里无数的部队都在做工,人喊马叫的,有多热闹,有些地方的交通壕能并行双车,在地下都能开着车回旋奔驰。来,我伟大的当地百姓干一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