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大明守村人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在给地里浇水!咱俩出来的时候他们说今天要浇了。”

队伍赶路的时候遇到两个村民,前面村子的,村子叫大良村,胡良河附近的村子。

二人都挑着担子,正好送他俩一辆独轮车,他们换着推,担子里的东西装车上。

其中暂时歇着的说事情,今天大良村的人应该在浇地。

他兄弟俩去房山县卖东西,顺便买东西回来,卖葫芦条,眼下的季节开始能吃葫芦了。

他们家种了不少,他俩卖了二百斤的葫芦条,买回来盐和棉布,要给家里的人做身衣服。

别看现在刚入伏,做衣服需要时间,家里的婆娘做,等着把家人的衣服做好,就是秋天了,再放上棉花,冬天穿。

“怎么不坐船呢?河里有船。”

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过来插一句,村子旁边只有小溪,没有大河,他看到河边的船就很羡慕,觉得是个好交通工具。

刚刚说情况的年轻人看他一眼,不知道他是谁,但还是回答:“出来后,往北走一路逆流,走河远,咱俩能抄近道。”

“其实就是要花钱,舍不得。”推车的人给出更正常的理由。

“哥说得对,从这过去,乘船带东西,一人要十五文呢!逆流船家很累,一天只能跑一趟,要两个人轮换着划船。

咱俩加起来三十文,是去的,回来便宜,五文钱,一去一回,就是四十文,能买不少东西。

去的时候也不快,在船上吃东西,还是自己带的干粮。

走路过去,也是吃干粮,天热,晚上不冷,又遇到干旱,没蚊子,咱俩带了刀,晚上能睡在路边。

这车好,两个人换着推,比挑担子强多了,还能多推,装个四百斤东西很容易。

咱俩自己挑,一百斤的东西就不敢再多加了,路远,万一没了力气硬撑,把身体累坏了就完喽!”

这个说话的也承认,他之前觉得说为了钱很不好意思。

“这车好用?”老五笑着问。

“好用好用,多谢殿下们借我们车。”

他知道这是谁,四个殿下全介绍了。

“送你了,好用就用着。”朱橚大方,本来就是要送人的。

对于寻常人家,一辆车很珍贵,关键不会做,自己瞎弄的浪费木头不说,还容易半路散架子。

队伍里有专业的工匠,做木头的独轮车跟玩似的,工业区的工地都不用木头的,太累,那里有各种轨道。

“谢殿下!”‘噗嗵!’

这人喊话的时候突然跪下,磕一个头又自己麻利地站起来,怕被人给踩到。

“好!”朱橚没来得及阻止,见人家都起来了,点点头,行,磕头不丢人,自己身份高,正常来说都得先磕头。

村民也是这样想滴,他嘿嘿笑着,这车拿到了,都磕头了,难道还能再收回去?

“你们知道涿州的事情吗?”铃儿在旁突然问一句,胡良河南边属于涿州管,不归北平府。

北平府的知府管不到涿州身上,朱棣这个燕王同样收不到涿州的税和田赋,他理论上都不可以到涿州,出府不行。

但徐达能管,北平行省参政赵耀直接管辖,不仅仅是涿州。

下丘村哪个都不管辖,就问问,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直接下命令,涿州的知州可以选择不听下丘村的,后果……

“那边比咱们好,咱村子在胡良河的北面,过了河就是涿州地界。

河南的位置,总被水冲,一冲完了有很多好地,我家婆娘是那边的。

她家种葫芦,我家才拿了种子过来种,村子跟着种,这些是村子一起做的。

大概**斤的葫芦条出一斤干的,不值钱,两文钱一斤,还是百货商店收,换成以前,一文一斤都难卖。

一个大葫芦,做完干的葫芦条,换成去年,一文钱,现在卖两文,翻一番。

有商人急了,想要十斤加一文钱收咱们的干葫芦条,咱这次就是去打听,但咱说好了,不卖给商人。哥,我推一会儿啊?”

这人简单地说一下涿州,其实什么都没说,重点提葫芦条的价钱。

葫芦条需要先把葫芦的外皮给打下去,然后用削刀旋割,一层层往下,一个葫芦能切出来不少,晒干了分量就轻了。

这边不是菜葫芦,否则需要二十来斤的葫芦才能出一斤干葫芦条,这边的葫芦是正常中间细腰的。

菜葫芦跟瓜似的,含水量大,优点是亩产高。

“不用,咱才推一会儿,就是总不推,不会使这个力气,多推推就好了。

有了独轮车,以后一次装上四百斤,咱俩换着推,比挑扁担省力。

村里的葫芦还能继续收,谁要卖,咱把车借给他们,顺便帮着把让王铁匠打的旋刀取回来。”

推车的人摇头拒绝,没推多长时间,而且东西少,车上是扁担、装水的葫芦、没吃完的干粮、防身的杀猪刀、盐和布。

“怪不得不坐船,两个人一人一百斤,卖四百文钱,乘船来回四十文,可舍不得。我买葫芦条咋三文钱一斤?钱都叫奸商赚去了。”

房大川理解对方不坐船的行为,却抱怨起买葫芦条贵。

商人收的时候一文钱一斤,结果卖三文,赚那么多。黑!太黑了!心黑手黑,脱了袜子脚丫子更黑的那种。

“没有油水,只有冬天的时候加个菜,有肉吃的话才是最可口的,要不做咸菜。”

铃儿手上拿着一个挂在村民身上的葫芦条,看一看,摇头,直接做不好吃,青葫芦条吃着还能吃个嫩,干的在没油的情况下,根本不好吃。

但这个可以拿来做咸菜和罐头,有肉的话,一起炖肉就香了,而且还能去除猪肉的腥臊味。

百货商店两文钱一斤收,八斤左右的湿葫芦条能出一斤干的,泡法好的则是四五斤,放在卤肉的大锅里一起卤,两文钱一斤有人买,利润挺高。

“葫芦种起来难吗?削葫芦条的时候工具趁手不?”

铃儿回忆一下葫芦条怎么削,不清楚村子的手段,如果种得多,可以改进下工具,提高效率。

“趁手,一个削刀,一个木头的托盘,一根小木棍就够了,一手转一手削。”

没推车的弟弟比划两下,很简单。

今天状态没调整过来,明天再多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