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16章 归途乘船晋王难

大明守村人 第616章 归途乘船晋王难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16章 归途乘船晋王难

第616章 归途乘船晋王难

‘呜~~呜~~’伴随着汽笛的声音响起,被改装后的两千石明轮海船开始移动。

船的速度在逐渐加快,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船只的速度提到了最高。

站在河边观看的百姓瞪大眼睛,想要看得更清楚、更远。

过了一会儿,船只又从河的‘尽头’回来,不过是倒着回来的,蒸汽机的轮子在试倒车。

‘哦~~’“好啊!”百姓们看到那么大的船能进能退,速度明显比其他的船快一截,相继发出欢呼声。

高兴中,又纷纷露出伤感的神色,有人甚至抽咽起来。

今天立秋,太子的队伍已经准备妥当,试一下明轮,如果能够用,就让明轮跟着队伍一起沿运河走,若不行,留下部分工匠调整。

船好了,太子等人也要离开,百姓们不想离别,又知道留不下太子、秦王。

“走吧!”朱标吩咐一声,关键的人物开始上船,两千石的船比车稳当。

现在的季节运河水流大,不会搁浅,海船由于船底不是平的,吃水比内河漕运船只深,水少的时候就容易触底。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岸边有百姓突然跪到地上边磕头边喊。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其他百姓跟着学。

朱标和朱樉站在船舷上,挥舞着手跟百姓告别,没啥可说的,有部分人留下来帮着饲养牲畜,此地是个中转站。

而且有了蒸汽机动力的船只,往后想到北平将十分容易,又不是生离死别。

队伍一分为三,一部分走直接走,一部分跟船队沿河走,还有一部分乘海船走海路回家,海路节省粮食,并不需要牲口帮忙运输。

蒸汽机的小船保护在大船的前后左右,提前告诉其他船只躲避,别跟大船撞上,大船无法躲小船。

“需要蒸汽机平底船,方便在内河航行,小一点的即可,大的需要更大的蒸汽机,质量不好保证。”

朱标在船头的甲板上落座,一早大家跑来,没吃早饭,太激动了,此刻为巳正,立秋得吃点好的,吃肉。

朱闻天和小伙伴们在旁边的地方支起来烤架,把早上腌制好的牛肉串、羊肉串拿出,另外还有毛蛋与照蛋。

毛蛋用锅蒸熟,有的大部分变成了小崽儿,有的变了一部分,照蛋则一点没变。

变得少的家禽屁股上有个黄,单独取下来,这个吃着像蹄筋,硬。

变成崽子的,旁边有锅,会进行切段翻炒,尽量靠干。

“以后缺东西了得叫老四支援,咱自己的封地都没如此尽心。”

朱樉又纠结起他的西安府百姓,在老四的封地给了太多,队伍停留时间越长,当地百姓得到的福利越多。

里长劝:“秦王殿下,你应该这般思忖,咱先到的西安府,殿下留人在西安府做事情。

西安府的百姓从去年开始便发展,按照时日计算,比北平行省多出来九个多月吧?

旁的不提,家禽多养的多少?猪养了多少?其他地方殿下留秦王府的人管理了?”

“秦王府的人咋能留在别处?不归咱管呢!不过里长一说,咱心里倒是舒坦了。”

朱樉心情果然好起来,没错,西安府比老四的地方先发展,可怜老三了,老三那里太远,够不上。

“回去后,咱得多带带老三,至少帮他把府里的人培养起来。他那里有盐湖,可以晒盐。”

朱樉想起老三,感觉挺不好意思的,自己的地方去了,老四的地方去了,老三那里到上面的大同,没往南走,直接转向。

“殿下,盐湖不在太原府,在平阳府,太原府最多的是煤矿,铁也多,再就是石膏了,不过旱地多,贫瘠严重。

晋王殿下到那里之后,不好发展地方,确实需要多多帮衬。

那里只有一条河,在冬天不结冰的时候与黄河连接上,在华阴县的位置。”

里长说起朱棡,太原府的位置不好,资源也不好。

朱樉吧嗒两下嘴儿:“哎呀!那可怎么办?里长,村子得派人跟老三过去,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仔细走。咱的本事估计是不行了。”

朱樉为弟弟着急,太原府的煤和铁,旁边都有,石膏能干啥?

那必须是到地方,每一处都看看,然后划出格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放眼整个天下,只有下丘村具备此能力。给官员看的模块化的东西不行,差太多了。

“殿下放心,晋王殿下的封地,下丘村有打算,事在人为,只要晋王支持,必然叫太原府变成富裕之地。”

里长颔首,保证那里不存在问题,憨憨说了,用钱砸都能砸出来一片繁华。

朱樉露出笑容:“如此甚好,不然只能找父皇商量,给三弟换个地方。”

朱标的表情跟着放松下来:“到时候二弟、三弟、四弟的封地挨着,可互通有无。”

“兄长说得对,咱先把三门峡给炸了,二弟也需要用。憨憨,帮烤一把闷子。”

朱樉看着面前的羊肉串、牛肉串不想吃,船向南航行,他们坐在船头,中午的太阳照着难受,上面撑着遮阳伞,一样不舒服。

大家还不想进船舱中吃,显得闷热,立秋后面还有个处暑,说明天气并未凉爽。

“哎!闷子,嗯!嘿嘿嘿嘿!”朱闻天回应,烤闷子不如炸闷子,一个不小心便煳了。

他在盘算太原府还有什么好东西,那个地方跟河北挨着,却不好连接,有个太行山。

好在有河流能去河北,绵蔓水,此刻还没有明朝修的长城,以后也用不到了,修它作甚?有军队在即可。

绵蔓水能够进到河北后,一直连接到大海,是太原府另一条进入海洋的河流,而不需要走黄河。

史料记载,朱棡一离开南京,就开始作啊!跟他的二哥学,打人,打厨子,也不怕被下毒。

朱元璋这两个儿子教育失败,前一个说是因为娶了不想娶的人当王妃。

后一个则是估计知道了太原府的土地贫瘠情况,要啥没啥,还得跟北元对阵。

人家朱棣就没有这么多的事儿,最后当皇帝了。

然后两个作的,一个被人下毒毒死了,一个中年就挂了,四十一岁。

太原那里第一产业……必须要发展,第三产业是甭想了,没那个基础条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