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17章 一颗丹心问归事

大明守村人 第617章 一颗丹心问归事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17章 一颗丹心问归事

第617章 一颗丹心问归事

“憨憨烤串最好吃。”朱樉接过憨憨递来的一把闷子,笑着道谢。

朱标伸手分走一半:“此运河还要继续加深、拓宽。咱算看出来了,最好的运输工具是火车,把铁轨修出来,火车呜呜跑着,又快又稳。”

“殿下回去,可从南京沿秦淮河、胭脂河、石臼湖、丹阳湖、黄池河修一条铁路,再修一条到铁矿区的,形成个圈。”

里长把打算好的事情说出来,憨憨两年前就开始惦记,要修铁路到下丘村。

只要朝廷答应,下丘村自己掏钱都行,想有钱,很快便有钱。

“咱觉得应该先从应天府修到长江入海口,东西在那里卸货装火车运到应天府。”

朱樉持不同意见,修铁路到下丘村作甚?方便你们回去玩?

里长据理力争:“殿下可是忘了蒸汽机船?逆流而已,长江水流大,不怕搁浅。”

“蒸汽机船去下丘村更容易,江南哪天河能搁浅?海船都能轻松跑,胭脂河很宽、很深。”

朱樉摇头,就那个小蒸汽机船,现在跑一趟下丘村两个时辰,从下丘村过来一个半时辰。

下丘村从黄池河进长江,一直到秦淮河入长江的地方,全是顺流,最后的秦淮河一段逆流。

修铁路有什么用?难道缩短半个时辰就是目的?

朱标打圆场:“还是先修从应天府到矿区的铁路为好,运输量大,而且距离近,一百来里。”

里长想了想:“行,依太子所言,先修那条路,确实最需要铁。

另外再修一条从咱们走的路线到秦王殿下封地的铁路,把上面的延长县带上,那里有石油。

冬季黄河枯水期时,依靠铁路来运输物资,避免出现耽搁。

哦!不能翻山,需要从蓝田县那里绕山路,当初说好的修路,铁路和陆路一起修。”

“行啊!”朱樉一听要把铁路修到自己家,连连点头,支持,里长是好人呢!

“江南地区缺少煤炭,做饭使用的柴火获取艰难,冬日里的气温偏低,对心血管影响甚大。

河南的煤炭若能运到江南,还有晋王封地的煤炭送到江南,可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以后的建筑,更多的时候会使用水泥与砖头搭配的方式,简单结实。

南江地区有烧制水泥的材料,却没有燃料,用柴火烧水泥,或者使用柴火冶炼钢铁,二位殿下知道消耗量和温度提升难度。”

里长见说到此处,想着憨憨提到的事情,铁路慢慢修呗!军队闲着也是闲着。

北元那里的边境,有个十万军队足够顶住了,北元现在还剩多少能打的?

他们就算使劲生孩子,孩子不需要长大?

每耽误一年时间,大明的武器就会改进一些。

憨憨说的,再过两年,枪里面的便不是后装纸壳弹,而是铜壳弹,紧接着是连发机枪出现。

北元每给大明下丘村实验室一年的时间发展,其将面对的作战难度就翻许多倍。

“对,煤炭值钱,只要比买柴火的价钱低,同时又有利润,就值得运输,终究能把修铁路的钱赚回来。

关键还能运输其他东西,包括人,到时候不怕各地百姓乱跑不好管理了。

得造锅炉,铺暖气,咱发现了,应天府的冬天需要暖气,冷!”

朱樉说着说着居然说道了暖气的事情,谁说江南就不应该有暖气的?冬天才零上几度,不冷啊?

南京的冬天,有时还下雪呢!晚上零度以下,而人的适应温度,至少得有十六度,最好十八度。

要是二十三四度的室内温度,就可以开窗户通风,在房间中无须穿衣服。

朱标端起啤酒自己喝一口,打个酒嗝:“呃~!感觉缺人口,现在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上来了,人口缺愈发显得重要。

大量的劳动力耗费在田地中,显然耽误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得把百姓从土地种提出来,需要技术支撑。”

他开始分析起社会用工结构的问题了,有的地方是有人没地,有的则是有地没人。

一些有地没人地方的人跑到了有人没地的地方生活,因为那里战乱少,又是之后为了防止不好管理迁徙而至的百姓。

即土地的平均占有人口在各地是不平均的,原来自己家有地的人,扔掉了土地,跑到别的地方佃其他人的地耕种。

“太子殿下,先不忙着把人口再迁回去,咱回去后,军队的士兵要分配到各地进行扫盲教育。

扫盲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把养殖和种植的技巧教给百姓。

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需要时间,哪怕叫百姓用牲畜耕作,也得有足够多的牲口使唤。

蒸汽机的生产与操作,没有技术人员不行,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

里长明白朱标的焦虑,总觉得发展慢,要加快速度,因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心中有了希望。

“唉~!”朱标伸筷子夹烤茄子:“茄子好,蒜末多,今年……有许多地方的百姓能够吃到新鲜的茄子和黄瓜了。”

吃一口茄子,朱标有成就感,没白跑一趟,还是放下了太子妃和儿子跑出来的。

总归许多百姓能吃饱饭,同时又有了生产工具和资源。

想是今年冬天便不应该有许多人被冻死,更不用说饿死。

这属于给自己的家人积福、积阴德了,只是希望不要再马上出来,自己在皇城呆上个两三年的。

朱标一边进行自我心里安慰,一边又苦恼。

最开始出来的时候是琢磨着一路急赶,到地方把玉玺拿到,然后回来过年。

结果确实回来过年,却变成了第二年的年,一路走一路停,百姓眼巴巴看着。

这回程,下一站是河间府,处暑那天能离开不?

“里长,河间府有没有什么事情?”朱标现在也不晓得是什么心情,回去想快就能快,他又想,他打算把这一条线也给弄好了。

“没有事情,那里就一个静海县和一个会川县,人口很少,咱们需要先路过三角淀,然后到静海县。

当地有河流,正常的种植就行,河流适合养殖家禽,包括会川县,告诉当地百姓一声即可。

加上南边的沧州、南皮,沧州一大片平原,气候好,关键水源丰沛,适合养殖业和种植业,可以成为一个中转站。

南皮跟沧州一样,最适合进行牲畜与家禽养殖,那里的土,种苜蓿和小麦、大豆就行。

由于它跟沧州都有运河流经,那么不管养殖什么,最后都能送到别处,尤其是顺流而下所在。

不过过了河间府,进入山东后,地方就多了,那里的情况更复杂,咱们遇到一地一分析。”

里长手上拿着一串儿板筋,来不及吃,回答太子的问题,说完才撸一口。

这个板筋切得厚,又不是卖串儿,切薄薄的,跟柴火似的,一点不好吃,这种厚一点的除了嚼的时候容易塞牙,没别的毛病,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