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34章 欢笑曾忆战争痛

大明守村人 第634章 欢笑曾忆战争痛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34章 欢笑曾忆战争痛

第634章 欢笑曾忆战争痛

‘嗡嗡嗡……’蒸汽机在努力地发着电,整个石臼湖,包括斜对岸的百姓全跑过来等着吃席。

大家看着电灯,又望向远处那两个不知疲惫,始终收大豆的大家伙,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明天把那个什么耕的机器组装上,帮大家把收完大豆的地给耕好,准备种冬小麦。”

朱元璋见百姓那种吃惊的神色,心中高兴。

大明缺少人口,许多地在那荒着无人耕种,越荒越没人愿意种,越不种的地越不好。

尤其是周围一片地方没有人家,那么就没人跑到那个地方自己盖的房子生活。

现在有了好用的机器,派军队过去都可以,反正不需要大量人手。

“咱们两个村子的人,可算是能歇一歇了。”黄里长也开心,谁愿意弯着腰用镰刀割豆秧?

豆秧比小麦和水稻难割,第一天从早割到晚,第二天醒来浑身酸疼,咬着牙也得去地里继续割。

如果种二十亩地的豆子,就得割上一个月,一天两亩是最好的时候计算的,天天割,身体扛不住。

一个月显然不行,耽误种小麦,那么家里的老人和媳妇儿、孩子都得上阵。

现在好了,等着这边的两台设备,还有另一边的一台设备帮忙。

三台大家伙,一天就能割出来五百亩,大家看看哪个地方的不好用机器去割,一起拿着镰刀给解决掉。

“陛下,咱留下人手,再组装两台吧!把零件用上,与其放着零件,不如给大家使唤。”

里长盘算一下,还有不少地,种大豆的时候这边的人富裕了,舍得下种子,估计今年等着收,都可能要雇人。

这大面积种植,没有设备真干不动,能把人活活累死。

“你村子那里也要收大豆了,难道让咱的人拿着镰刀给你收?哎呀!这个仗打的,天灾**,把人打没了、地打荒了。”

朱元璋提起下丘村,那里还有大片的大豆种植呢!那里的大豆会当成种子给别的地方,产量就是高。

“下丘村有冶炼的地方,咱们的工匠多,到地方用小蒸汽机做点设备,数量多了,效率一样高。所以咱们要珍惜不打仗的时候,看看何处不安稳,尽量提供吃的和穿的。”

里长有办法,只要有工匠和材料,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同时他跟着说战争的事情,这场战争打了十七年。

而且打仗之前属于天灾不断,黄河都决口,干旱的地方干旱、发水的地方发水,加上官员**,终于有人承受不住了。

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土地都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兼并严重。

一番连续战争打下来,各路军队跑来跑去,他们路过村子和县城的时候保证有人手上不干净的。

不参与的百姓想好好生活是不可能的,赶上夏天要收获冬小麦的时候,一路军队路过,正愁没有粮吃,顺手就把地里的小麦给收了。

如果来的军队晚了一个月,看到小麦已经收完,更好,不用自己收,去敲门喊老乡。

在这等情况下,百姓不愿意种地,种了自己吃不到,还白白受累搭种子,干脆咱也参军打吧!

接着就是等各方势力形成,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稳定后方,这时百姓才算安稳。

然后这些势力再打,有一个胜出,其他地方的百姓又完了。

当下是大明建立的第五个半年头,算六个吧!百姓在努力地恢复着战争留下的伤疤。

里长的意思是,现在朝廷粮食多了,可以给穷的地方发一部分,怎么发需要一些智慧。

直接给人家百姓显然不行,百姓不能习惯了不劳而获,可以通过表彰,或者让百姓干一点百姓自己就要干的活儿,给他们提供饭吃,再额外给粮食当工钱。

比如一个村子前面有条河,河上的桥年久失修,百姓早想修了,一个是没有大的木头材料,另一个是不会。

这时把粮食和工具、材料给百姓,要求百姓干活,不干不行。

百姓一看,呀?给自己村子修桥?然后给自己饭吃,最后给粮?太好了,那还有条路,咱也想修……

如此百姓出行方便,粮食增加,再有人找他们造反,他们绝对不答应,眼看好日子来了,造反有活路?

……

本地的百姓不知道他们的陛下跟下丘村的里长说的话题多么沉重,他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这篝火都是他们自己割的大豆的豆秧点的,豆秧好烧,喂牲口不差这一点,机器收的不能烧火,碎了。

晚上全是鱼,蒸的、烧的、炖的、煎的、炸的、烤的……

朱棡也吃到了松鼠鱼,朱闻天给他做的。

“还是江南好啊!不冷,换成北地,现在许多地方就凉,再过一个月晚上在外面呆不住的,能冻死。”

朱樉刚吃完一条用面包渣裹着炸的鱼排,评价起南方和北方的气候。

现在石臼湖的所在,晚上还热呢!别看大豆都枯黄进入收割的时候,不冷。

朱标喝口酒:“今年北地的牧民应该容易过冬,咱们留下的东西多,一夏天加上秋天,盐保证不缺,甚至还能供应到别处。”

“他们冬天能够进到土堡里,牲口多就在外面搭好牲口棚子,土堡周围有水,种了粮。

到时候咱派一支队伍过去给他们送点东西,比如蜡烛和护肤品,还有棉布,他们不种棉花。

还有啥?肥皂和香皂?文房四宝?对,药材,治疗伤寒和风寒的药材,他们也总坏肚子,又可能会打喷嚏、发热。

加上茶叶,发酵的和不发酵的全给他们送一些,绿茶喝着也不错。”

朱樉盘算起为北地的牧民提供什么东西好,去年他在那里呆着,与牧民们同甘共苦。

今天他回来了,牧民们依旧要过寒冷的冬季,他总觉得大家是‘朋友’,自己这里东西多,啥都不缺。

那么应该给牧民们送,以后说不定还要过去,比如说陪三弟去看封地,顺便往北走走。

朱标听着二弟说,同样跟着想,补充:“竹筒和油纸的水果罐头、果干、果脯、尤其是单独的冰糖,想来他们爱吃,整天喝奶,不够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