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635章 自然更迭人性琢

大明守村人 第635章 自然更迭人性琢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635章 自然更迭人性琢

第635章 自然更迭人性琢

天蒙蒙亮,百姓们起来就着咸菜喝两碗粥,纷纷跑回家换衣服、拿工具,又冲进田里干活。

两台半夜组装的收割机早已加入到工作的行列中,另外就是蒸汽机挂着的旋耕机了。

旋耕机本身没有动力,依靠蒸汽机上的传动轴来提供动力,这个对轴承和曲轴的强度要求高。

对于L型的旋耕刀同样得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否则自己就先变形了。

旋耕机可比正常的犁厉害,它一次就把地个耕完、耙平。

当然也可以不耙平,直接就起垄沟了,种小麦的话……

“里长,今年咱们村子的冬小麦种垄沟,试一下,看好不好用,好用后推广,单独留出来几十亩垄沟冬小麦与高粱套种。”

朱闻天现在整天在琢磨套种和轮作的事情,每一个地方的套种与轮作是不一样的。

他只是想把每一种都试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地方人力、畜力不足,非要叫人家那么种,累死也干不了。

就像最处的下丘村,没有大牲口,还想轮作?肥供应不上,套种?

里长实际想,摇头:“憨憨,高粱怎样过冬?”

“高粱不过冬,先起垄,在垄上种冬小麦,来年开春,再垄沟种高粱,可以种密一点。

等天渐渐暖和,垄沟里的高粱就长起来苗了,把这个苗拔出来移栽到其他地方。

利用冬小麦帮着高粱抵挡高粱蚜,它俩套种,高粱蚜就很少。

然后收完冬小麦,在冬小麦的地方种大豆,让高粱帮大豆抵挡阳光。”

朱闻天把步骤说出来,都是一次次失败被人总结出来的方法。

百姓是最不愿意改变原来耕作模式的,有的人是习惯了,有的人是害怕变了后就绝收。

绝收一季,一家人就可能饿死,一年顶一年的,头一年的粮食吃到青黄不接之时,都等着新粮下来。

如果干旱,完喽!大家逃荒去吧!没吃的了。

有人告诉这样的百姓,你换个方法种,百姓问,我换了种不出来,我饿死?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一个地方有个经验丰富的种田人,每当田里出了问题,大家会去问这个人。

如此一来,他有了权威,有人说出来一套新方法,显然会让他的地位下降,他会说出许多种理由煽动其他人不接受。

下丘村最开始并不去主动教别人,而是自己增产、增收,其他人看到了,属于成功。

后来才跟着学习,看着下丘村天天吃肉,实在是羡慕。

此刻朱闻天要试试,成功了,朝廷能够在适合的地方推广,大不了承诺一个减产补偿、绝收全给的保证。

里长想一想,点头:“咱发现种地越来越难,成啊!下丘村你说得算。”

于是这边留下了旋耕机,队伍前往下丘村。

告诉百姓一声,说回来还要路过,百姓便不哭着跪着送行了。

进入丹阳湖后,顺流,速度快,抵达村子,村子这里的码头还是上次修建的,正好用上。

村子里宁国府的衙门主要官员,其他县的主要官员和二十一个村子的里长全在。

他们不知道朱元璋跑过来,他们是要看下丘村收割,去年他们就来了,下丘村又增产了。

今年看看是否比去年的产量有所提高,顺便把种子预定下来。

二十一个村子的粮俱是种子,跟朝廷换,然后他们不种自己的,要下丘村的。

路修好了,各村一群大牲口,他们每一旬都要安排人跑过来看看,哪怕是增产半成的可能。

结果他们等到了特殊的队伍,陛下带着整个后宫跑来游玩?

大家先跪一下,迎接陛下、太子等人。

“到家了,咱上次住在哪来着?”朱元璋让人起来后,寻找位置。

这边也装修好了,主要是电灯的线路、上下水、十二个时辰的洗浴热水。

现在再让朱元璋用净桶,他会很难受,倒不是不能坚持。

收拾卫生间的宫女太监们也一样,他们不愿意再有净桶,净房都是犯错的人给罚进去干活。

南京不允许把排泄物直接弄进河里,河水是饮用水。

整个南京七八十万人,全往河里排,想想就感觉……恒河?

其他人去安置,朱元璋在上次与人开会时的地方召见官员。

宁国府六个县,其他的五个县的知县先提供数据、回答问题,每一知县都对答如流。

他们知道上回宣城县的官员是如何应对的,凡是涉及到本县民生的,必须会,陛下的意思是以后给升官。

他们就努力学,果然,今天用上了,否则就不是升不升官的问题了,会要命的。

五个县问完,李知县、郑主簿、关县丞、王典史四个人看着朱元璋,满脸期待之色。

“你们不用了,咱信得过,还有伱们,这五个县以前没问过,都很好。”朱元璋不愿意浪费时间。

李知县等人:“……”

朱元璋转头看在下丘村百货商店负责总数据整理的李信和李言:“你俩还行?”

“陛下,我们很好。”“陛下,行呢!”二人一同回答。

“歇一歇,喝口茶。中午吃什么?天热,喝羊汤吧!天冷咱吃杀猪菜,杀猪菜要不要改下名?

算啦!叫习惯了,咱小时候也盼着天天吃杀猪菜,就吃过一次,还是别人吃完剩的施舍给咱的。嘿嘿!”

朱元璋点菜,到下丘村不用客气,牲畜和家禽都多,还有竹鼠和兔子。

被雇来干活的人,最后每一个都学会很多本事,包括之前的那一批,已经分散出去,到各个牲畜中转饲养场干活,正在学养兔子,这个是短板,得补上。

按照正常的说法,供吃供住供穿,还教本事,属于学徒,不给钱的,干个几年的累活,才教技术。

等学完了技术,必须再干几年给师父补偿,然后出师,师父至少会留一手。

下丘村不是,来了给工钱,教,学好了愿意走就走,不拦着,那点技术无所谓,甚至还希望被人传出去。

而被雇来的人,没人认为自己学好了就离开的,他们继续学,甚至想出来更好的办法。

他们在等,等朝廷安排工作,自己不敢出去找活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