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颜

大明守村人 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颜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颜

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颜

朱樉确实不着急跟百姓见面,队伍赶来先休整,不过官员要先过来见面,比如当地的江知县和樊县丞,加上李主簿。

三个人汇报县里的情况,县中的发展好,他们制作酸梅粉出口,梅子、山楂。

还有核桃,包括商州的核桃,建了作坊榨油,油也往外卖。

这些事情乃上次过来时安排的,现在全做着,加上客栈等方面,百姓赚了很多钱。

他们利用山地发展多种养殖,榨完油的核桃渣拿来喂牲畜和家禽,长得可好了,人不吃,人吃核桃就行,榨吃多了脑袋疼。

不过核桃中的分心木会留下来,卖给朝廷,补充生药库与惠民药局。

一直到队伍安排妥当,马和骡子全吃喝上,朱樉等人才见百姓,百姓跪倒在地开心地喊着一个个殿下。

“都起来吧!换了身新衣服,别弄脏了,居然是丝绸的,想来过节穿,该换就换,不要吃饭时碰到汤汁。”

朱樉见到一大片百姓跪在那里,百姓身上全是丝绸的衣服,高兴,有钱才能买。

百姓做一身好衣服,祭祖等节日的时候穿上,平时还是穿苎麻的衣服,或者舒服一点的棉布衣服。

刚才干活的时候就穿麻的,还打了补丁,却比上次来的时候看着好,百姓精气神好,孩子也没有口角炎了。

百姓们高兴地站起来,望着朱樉露出灿烂的笑容,发自内心的。

“晚上吃什么?”朱樉不想多说其他的话,上干货,吃,饿了。

提前过来的一个王府管事回答:“殿下,当地百姓请咱们喝羊汤,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开席。”

“请咱们?”朱樉听出话中的意思。

“百姓提供的羊,这次说什么都不让咱们花钱,殿下上次来就是请百姓喝的羊汤。

结果他们就喜欢上了喝羊汤,养了很多羊,一遇到节日就喝羊汤。

只不过他们说平时不放胡椒粉,太贵,只放花椒粉,今天有胡椒粉,却不多。”

王府管事使劲点头,没说百姓供奉,供奉针对的人少,请是全请。

一万五千人的队伍,洛南和商州的百姓一同支撑,加上百姓自己也吃,至少要一千五百只成年的山羊。

百姓没有丝毫心疼的样子,证明他们的收入……

朱樉望天,想了想,问距离近的一个年长之人:“老伯,一家几口人啊?每月收入几何?”

“回秦王殿下问,老头子我有两个儿子,都成亲了,加上婆娘,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十一张嘴呢!

钱啊!按月不好算,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去年一年,一家才赚了六十贯。

孩子小,干不动重活,好要读书,耽误赚钱,没办法,殿下你命人送来字典和看图识字的书,咱得学。

今年头几个月卖酸梅粉和去年的核桃油,赚了十贯吧!

眼看着能收,山上的紫苏也种了不少,梅子过两天陆续成熟。

没啥天灾的话,今年朝着一百贯使劲,养了不少猪、羊、鸡鸭鹅,山中的松子、栗子,给的图上的药材。

想来能成,一百贯而已,咱们一家十一张嘴呢!

往来的人多,咱们给他们提供吃的和睡觉的地方,这不都是钱嘛!”

不算很老的老头笑眯眯地说起家里的情况,那个蓝田县的路一通,过路经济可了不得!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个人同时:“……”

老头老太太也算?五个孩子也算?这里是洛南,不是南京,按照一家的劳动力来计算,老头家其实比很多南京家庭收入还高。

去年六十贯,今年要一百贯,怪不得百姓们敢联合起来请这么大的队伍喝羊汤。

如此收入,一家出一只羊很轻松,何况还不是一户一只羊,那边有一个州,这边是一个县。

……

等吃饭的时候,发现确实不是一户出一只羊,还有猪呢!

百姓杀猪,拿猪肉灌猪肠衣的香肠和羊肠衣的香肠,正好做腊肠,剩的羊皮与猪皮拿来做别的。

队伍出调料,不让百姓们拿胡椒粉了,不够,自己留着吧!

小孩子们又有了高粱米的爆米花棒,大米也拿过来用另一种爆米花锅蹦。

朱樉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之后又收敛起来,三弟在那里看着情绪不怎么高。

刚一二哥进封地,百姓就这个日子,自己的封地……

等着喝了几口羊汤,朱棡心情又好起来,举着温补的药酒跟大家喝。

“三弟你这是……”朱樉看弟弟突然变了,纳闷。

“有下丘村跟着咱去太原府,咱相信以后太原府的百姓也能过上同样的日子。”

朱棡给出解释,为何高兴?因为看到实际成果了。

洛南的百姓今年差不多一人十贯的收入,请喝羊汤根本不在乎,一般地方的百姓莫说舍不得,舍得也拿不出钱啊!

这么大的羊,一只得五百文,要不是请军队的人吃饭,用不上一千五百只,还有百姓一起吃,加上猪,就够吃了。

主食是面饼,油炸的,一口大铁锅,一次炸一张的那种,拿刀切着分。

朱樉颔首:“三弟如此想便好,咱们明天还是加快速度,按照距离算,再有十来天会抵达太原府。

先把那里的小麦收了,其他的不忙,地得翻耕,看村子里如何安排。

主要是路,从太原府到北平行省有一条过太行山的路,把路修妥了,不愁钱。”

“正好我那封地与三哥的连上,一起修路,最好修一条铁路,先由北平行省出钱。

等以后赚了钱,三哥的太原府把钱补回来,记得要利息。

你那边的东西运过来,我那里的东西运过去,往来收的税都是咱们自己的。”

朱棣要帮忙,三哥那里还未发展,自己的北平一些地方想来不比现在的洛南差。

自己的封地先垫钱修铁路,以后再还,要利息,如此三哥应该就不会觉得难为情了。

“燕王殿下,其实可以从银行贷款修铁路,然后按照贷款的年限与利息来分次偿还。”

里长在旁边给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别伱出钱,一起贷款。

“好!”不等朱棣接话,朱棡开口,贷款,管朝廷借钱,然后自己的封地一点点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