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大明守村人 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煎饼果子的口感比干巴饼强多了,汤自然相对于白开水更好喝。

朱棡吃完一套煎饼果子,摸摸肚子:“当地的小麦想是收了?”

“殿下,当地的小麦刚种下一个来月,要等到正常收水稻的日子才收。”里长摇头。

“不是冬小麦?”朱樉接过话。

“楼烦镇无法种植冬小麦,气候不允许,到收获的时候,即此刻,总是下雨。

只好种春小麦,夏季的头上种,生长周期比别处长,耕地分散,全是丘陵,要么很高的山。

那点平原可以当作没有,盖个房子还凑合,上下游的货物往来运输,于汾水边盖房子,提供仓促与休息。

百姓当下应该大部分住窑洞,实在不适合盖好房子,山上就地开挖最合适。”

里长把从憨憨那里听到的信息转给四个殿下,他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曲阳县与太原县,离着楼烦镇并不远,结果差那么多。

“到地方看看吧!无怪乎撤县为镇。”朱棣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

他想起了福建那里的情况,山多地少,百姓们始终吃不饱,历史上就总有人铤而走险。

船队在傍晚的时候先抵达楼烦镇,一进来,先看到的是周围的群山环绕,天气突然变得闷热。

举望远镜观瞧,有百姓拿着农具跑到山上的梯田上放水。

朱棡叹口气:“咱算是明白当地百姓为何不种冬小麦了,梯田啊?冬天没有降水,春天也没有,需要人把水挑上去。

夏天种,正好有雨,只需放水即可,看情形今天下过雨了,岸边的地泥泞。

这破地方,多亏带你们过来,不然当地百姓想不出好法子的。

那是军士带着人干活?他们在作甚?种……树?红松?”

大家都看,看不出来,太远了,只能看见选的地方在山等一片。

“榆树,土,抓,水,挡,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猜出来种什么树了,在那里比划着。

“还是憨憨聪明,知道是防水土流失,对,抓紧土,榆树啊?”里长听懂了。

其他人跟着明白,梯田上面需要有树,选的位置全是比较秃的。

生长最快的是竹子,显然在此地不合适。

其次为柳树,更不对,柳树种山坡上缺水。

只有榆树长得快,同时又能够于此环境下正常生长,拿它固土保护下面的梯田。

“对,榆树好,树皮拿来做黏合剂,蚊香和其他的香要用,都放蜂蜜的话,蜂蜜不够。榆树爱生虫子吧?”

朱樉想到了榆树的用途,春天采老树枝的皮,不影响榆树生长,饿了还能吃,就是越吃越饿,刮肠子,跟百草霜、锅底灰似的。

小丫头铃儿接过话:“太原府有胆矾矿,提纯一下与石灰水混合,就是碱式硫酸铜。

另外还有七水硫酸亚铁矿,叫绿矾,用他干馏得硫酸,拿硫酸与氧化铜反应,成为胆矾。

而且本地不似定辽都卫那边,那边的榆树容易生病和长虫子,这里的少。

不过楼烦镇的铁矿没有,需要从其他地方调,比较容易,未出太原府。”

“看样子得在太原府弄个厂子生产碱式硫酸铜,顺便把其他农药和化肥做出来。

该清淤就清淤,多出来的淤泥晒一晒,肥田。

眼前的山,看着土壤不错,腐殖质的山皮土,那边有针叶林,有松蘑吧?”

朱棡考虑建厂子,要冶炼的,也要农用的,再看看饲养需要什么。

关键在于PH试纸,看土壤酸碱度,才好知道种什么,以前哪晓得这个,都是看种某种东西不行,就不种。

不懂得可以采用其他手段调整酸碱度,调整后的配合着气候,作物产量高。

前面的队伍已经搭好了营地,百姓们住在山下,离着山坡有一段距离的位置,看房子是新的。

墙壁上长草,上面是人字梁,房顶上也有草,瞅着像过渡房,耗费人力。

但河边有冲击平原,总发水,主流汾水,加上其他的河流,夏天雨一大,水位上涨,周围山多,水全向低洼的位置流。

发一次水就有一次好土地用,跟石臼湖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楼烦镇发水后很快干旱。

“咋还有水泥地?”大家到营帐的地方,发现帐篷全扎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

老五朱橚一脑袋问号,太原府的治所阳曲县没看到,晋祠镇所在太原县没看到,这个破地方,谁烧的水泥?

朱棣猜测性回答弟弟的疑问:“看样子是驻村的军士们厉害,里长此地有煤矿?”

“殿下,有的,只是未标出来,需要打井,归属的静乐县所在范围也没有露天矿,需要打井,更往上的宁武关有露天煤矿。

其他的石头三处位置皆有,楼烦镇的露天铁矿不错,用不好的矿石直接混合石灰石烧水泥特别方便。

百姓劳累,需要先磨粉,再烧,烧好了磨,加上水抹到地上,地面应该是先铺的石头和灌沙,大工程啊!”

里长把地图从旁边村民拖着的箱子里取出,上面标记着大概煤矿与非煤矿的位置。

其中宁武关的露天矿最明显,还有楼烦镇的露天铁矿,用红圈给圈起来。

“里长,趁雨后风小,放热气球,咱们上去拍照,洗好了画地图,需要等高线,必须咱们带着设备上山。”

朱闻天的一个小伙伴想要拍照,这边山太多了,需要知道各个位置的情况,尤其是河流的源头与中间过渡。

“明日,晚上飞天上看星星?河边的土地种的是大豆、绿豆、蔬菜,还种了些高粱,倒是不怕发水,冲了损失小。”

里长瞪少年一眼,急什么?你就是想玩热气球,明天早上就有风了。

队伍中一部分人去山上找野果子,一部分人割野草,再寻本地人要麦麸。

牲口过一会儿才能到,得给它们准备好,热水烧上,开了后放温,马能多喝一些,尤其是往水里撒麦麸,马最喜欢了。

果子含糖,能够补充一下马与骡子的身体糖分。再加上盐,补充电解质。

蒸汽机发电,灯支起来,山上的人在下山,最后一点弄完,该休息了。

这边村子的百姓拖着疲惫的身体看着过来的队伍,一个个鞠躬,有人提前说过,不要跪了,怕跪下爬不起来。

“此地哪个负责?近前答话!”

晋王府的管事大声喊,来个军士,或者里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