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黑脸神 > 第0445章 圆机之士

大唐黑脸神 第0445章 圆机之士

作者:因卿不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8:49

第0445章 圆机之士

大唐黑脸神

大唐为什么以道教为国教?

真的仅仅只是因为李唐皇族为了其正统性,所以追认李耳为先祖的原因么?

其实不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道教本身。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思想。

他的这套主张为当时汉朝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从实际上使得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思想。

成就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所宣扬的“天命”和“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缺乏细密严谨的思辨性,越来越显得粗陋和呆板。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而且,佛教自传入之时起就不断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尤其是儒家的精髓,不断地实现“本土化”!

与此同时,中原的道家在东汉时也正式形成。

到了南北朝时期,天下战乱不断,使得老百姓长期生活在黑暗和混乱之中,饱受战火之苦!

渴望摆脱苦难的百姓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就把精神寄托于号称能让人们长生不老、延年益寿、驱邪避祸的道教。

与此同时,佛教的因果报应、苦集灭谛等教义也正适合了当时底层百姓的悲观心情。

这样就使得佛教和道教空前繁荣。

此消彼长,缺乏细密严谨的思辨性的儒学越来越显得呆板的发展,从而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发生动摇。

由此到前隋时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

儒释道为了争夺主导地位不断地争斗。

而王通正是因为亲眼领略了这种混乱的局面,这才提出了“三教可一”的主张。

但这在敬玄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按照他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来看,宗教只能游离于政治之外,否则后世中东那些国家,就是大唐未来的下场。

“你说家兄推倒自己的主张?笑话!你有何凭证?”

敬玄淡淡一笑,目光炯炯的迎上质问自己的王绩:

“王舍人可还记得王师傅是怎样阐述三教可一这门主张的?”

王绩冷笑道:

“莫非你是在考较王某?既然如此,那请云中侯听仔细了!”

王绩说完,背着手走了几步,似乎在回忆,然后才开口道:

“家兄说,史谈善述九流,知其不可废而知其各有弊也,安得长者之言哉?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故曰:存乎其人。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叙九畴哉!”

话毕,王绩又叹道:

“可惜家兄生不逢时,没有遇上陛下这位皇极之主,否则一定能施展胸中抱负!”

这话立刻得到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这时候哪怕陛下不在,附和两声拍几句马屁又能怎么了?

有不要脸的,甚至还捏着袖子在眼角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泪水…

既然为人臣子,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敬玄也接口道:

“王舍人说得是极,陛下的确称得上是一位雄主,本侯也十分可惜王师傅未能在陛下麾下效力…不但如此…”

敬玄说到这里,话锋突然一转:

“不但如此,王师傅还说儒释道三教各有利弊,所以他希望能够出现“圆机之士”、“皇极之主”,以“共言九流”、“共叙九畴”,使各家能够相互借鉴、融合吸收,取长补短吸收他家之长以“通其变”,这样就可以使“天下无弊法”。”

敬玄这席话说得掷地有声,而且细品之下理解十分通透,使得屋子里内的不少饱学之士纷纷点头,他们现在开始真正相信敬玄的确是王通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了。

敬玄见到众人表情,也稍稍松了口气,最近除了督促那些师弟师妹们,他自己也没闲着,就是翻看一些王通生前的笔记,虽不求通悟,但能知道个大概也好过两眼抓瞎。

这时,一位儒生突然从官员的队伍里走了出来,冲敬玄微微一施礼,然后十分客气的问道:

“老夫苏勖,敢问云中侯一句,既然文中子已提出共言九流”与“共叙九畴”,那为何又要推翻呢?”

苏勖啊,鼎鼎大名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历史上与李泰一起修撰《括地志》的便有他,算得上是一位少见的地理学家,敬玄没想到这位大牛也来了,早先还想着等中华大学开学了,把这位请到大学教授地理课呢,于是十分客气的冲苏勖回礼道:

“不敢受长者一礼,王师傅并非是完全推翻,其实就是因为三教可一光靠理论,根本做不到。”

敬玄说到这里,环顾了四周一眼,见所有人都在等着自己说下去,便重新解释道:

“众所周知,王师傅希望改变自前隋以来政出多门的顽疾,即政出一门,但诸位以为,这短时间可能吗?”

众人心里暗叹一声,的确不可能,今日在场的都是儒家子弟,千百年来专注于朝堂的习性,注定了他们与寻常百姓是两个阶层,而佛,道二教,正是抓住了这一丝机缘,将自己的教义散播到了乡野民间,若单以信徒论,佛,道二教不知超出儒家几何。

而且佛、道两家不单单只是动嘴,甚至还推出了什么“香积钱”“道牌子”之类的借贷名头,通过真金白银,将百姓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那文中子有没有提出应对之法?”

有人忍不住追问了起来。

敬玄摇了摇头,旋即又点了点头,就在众人被他弄得一头雾水之时,他又说道:

“王师傅并没有想出直接应对之策,但他却给我这个关门大弟子指出了一条道路。”

这时,连王福畤都忍不住出声了:

“什么道路?”

敬玄微微一笑:

“这条道路,本侯已经在与越王殿下尝试了,相信诸位也有所耳闻。”

李泰一愣,什么玩意儿?你这不是在阐述学术么?怎么扯到本王头上了?不过李泰只是迷糊了一会儿,便反应了过来,立刻接替他说道:

“本王最近在主持中华大学修建一事,诸位难道不知?”

苏瑁忽然笑了起来:

“知其长,则不可废,知其短,则不可独任一教,看来云中侯便是文中子为我儒家寻来的圆机之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