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二五七章 殿下高兴什么?

晋末多少事 第一二五七章 殿下高兴什么?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一二五七章 殿下高兴什么?

至于现在么······

根据疏雨对自家公子的了解,再看殿下身上衣裙整整齐齐的,估计是没发生什么,顶多就是被吓到了。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害怕才怪。

所以,公子你又为何要坐在这里盯着公主殿下呢?

疏雨狐疑的看向杜英,杜英则不慌不忙的问道:

“是殷举传回来的消息?”

“不错。”疏雨赶忙收起来杂七杂八的念头,和公子算账,有的是机会,现在得先说正事,“殷举已经随着慕容儁的大队兵马抵达楚州,一路上并没有遭遇任何王师兵马的袭击。

慕容儁应当是非常着急北返,所以一开始还对裹挟而来的丁壮多加约束,但是快要抵达淮水之后,便逐渐放松了戒备,开始有大量的丁壮趁乱逃走。

而殷举也是趁此机会派人南下通风报信,和六扇门北上打算协助救援的人手相遇,直接用快马传递消息南下,紧赶慢赶,却也已经是昨天早上的事了。”

“也就是说,慕容儁一路在急行军。”杜英将自己眼前的舆图向桌子中间一推,“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抵达淮水。”

疏雨赫然发现,杜英一直在看的这份舆图,竟然不是江左的舆图,而是两淮的!

所以公子根本就没有在意江左的战事,他一直在担心的,还是两淮。

如今殷举发现慕容儁的行事反常,好似也正切中杜英的担忧。

“他在担心什么?”杜英自问,旋即自答,“是了,河北恐怕会有变数,所以慕容儁想要尽快北上。

那么这变数,大概就是现在关中正在和河北展开的谈判,让慕容儁认为,燕国朝堂有可能会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反而直接把他这个皇帝给丢下了。

所以他既想要尽快返回邺城,问一问慕容垂,到底想要做什么,也担心若是自己跑的再慢一下,恐怕就真的回不去了。

没有援军南下救援,淮东的粮草在此之前又都被搜刮一空,甚至在邳州,还有曾避其锋芒的荀羡虎视眈眈。

若我是慕容儁,我要着急啊。”

这时,角落里突然响起来一道细弱的声音:

“姑父之前就是否要阻拦慕容儁南下,和父王起过争执,此次慕容儁再回去,他肯定会横加阻拦的。”

杜英惊讶的看过去,新安公主在说话。

被杜英的目光一扫,她略有些羞涩的埋下了头。

但是刚刚所说的话,已经足以告诉杜英有用的信息。

领徐州刺史、都督徐、兖二州军事的荀羡,是苟或,哦不,荀彧的六世孙,驸马都尉,皇室宗亲之中为数不多在外真正统领兵权打仗的人。

而且荀羡的徐州刺史、都督之位,是二十八岁因战功所得。

在杜英之前,这是东晋最年轻的都督,而且和杜英这个身在天高皇帝远之处,朝廷其实就给了个虚名的都督不一样,荀羡掌握的是朝廷在淮北唯一一支可战之兵,游哨徐州,收拢北地流民,甚至还真的吧战线从淮北推入了青州。

只不过其虽为驸马都尉,但大家都知道,荀羡是不想尚公主的,甚至当年这小子竟然还直接逃婚,朝堂上的御史台全员出动,好一番鸡飞狗跳才把他给抓到,尚寻阳公主,是司马昱的姊姊,所以荀羡是新安公主的姑父。

但很显然,当年的嫁娶,就是南渡之后势力大损的荀家,因为家里冒出来一个年轻俊才而被皇室给盯上了,强买强卖的政治生意,所以现在的荀羡,对于司马昱并没有什么服从、合作之意。

之前慕容儁领十万大军南下,一路摧枯拉朽,不用司马昱说,荀羡也知道自己扛不住,嘴硬归嘴硬,率军向邳州、海州、琅琊一线退避,几乎被撵下了海。

而现在慕容儁狼狈北还,荀羡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杜英之前对荀羡还不够了解,但另一位驸马都尉——桓温,对这位同行肯定很了解,都是三流世家出身,都是尚公主,都是领兵镇守一方的都督。

桓温想要灭鲜卑之不世功劳,荀羡显然也想要。

因此······桓温十有**是在淮北做了这个顺水人情,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殷举送来的情报中说,北上的鲜卑军队,迄今为止没有在淮东和淮北遭遇任何阻拦。

唯一的解释,就是桓温已经不在淮北,而在南下的路上。

杜英长松了一口气。

之前他们所做出的假设,应该已经可以得到证明了:

“建康无忧矣。”

疏雨若有所思,而新安公主则抬起头来,有些激动的问道:

“真的么?”

杜英的心情很不错的样子,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当然。”

“那太好了。”小公主抚掌说道。

疏雨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个笑,心里咯噔一声。

人人都说公子是又一个桓温。

桓温都做了什么事?

出身将要落魄的家族,尚公主,镇荆州,兵行险招平巴蜀,自此名声鹊起。

那公子做了什么事?

出身同样落魄的杜家,镇关中,四面开花平凉州和河东······

现在好像就差了中间一环。

不过杜英很快就让疏雨否决了这个念头,因为他收起来笑容,好奇的问道:

“建康府无忧,殿下高兴什么?”

新安公主的笑容也僵在脸上。

杜英径直说道:

“无论是余进入建康府,还是大司马,或者是谢尚书稳住局面,会稽王都难逃被清算的可能。

我关中王师,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南下的,如今也已经有诸多江左世家簇拥在余身边,振臂一呼便是群起响应。而清君侧,清的,是哪位,殿下当清楚。

至于怎么清,无外乎人证物证,物证,余这里已经有很多了,当时抓住司马恬,从他怀里可是搜出来了和鲜卑人签订之借兵南下协定的文卷,白底黑字。

试问一个打算和北方互称兄弟的协定,拟定者,可否称之为佞臣小人?

人证么,司马恬是个不错的人证,但毕竟他是个男子,又是郡王之中为数不多还有些实权的,会稽王若是说他擅作主张、被逼攀咬,那我们总不能让司马恬去证明他是自愿说出来的。

但殿下就不一样了,殿下身为会稽王的女儿,若不是会稽王心甘情愿,又如何会出现在京口?

所以殿下有什么好值得开心的呢?建康府安全了,危险的可就是你家父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