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道题

晋末多少事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道题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道题

“王右军能答应这件事,本来就很有趣。”张湛的心情显然也很不错,他作为桓温的拥趸,自然比别人更乐意于看到对手们闹矛盾。

“不管怎么考校,选拔出来的其实还是江左世家的人,是王右军早就已经看中的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区别。”习凿齿泼了一盆冷水下来。

“但是这已足以说明这位杜太守在王右军心中的地位。”张湛摇头,“不然的话,如此明显有损于江左士气和名望的事,纵然结果是一样的,王右军也不会准许出现如此变化。”

郗超则啧啧感慨一声:

“王右军会做出退让以寻求和杜仲渊的合作,本来就在情理之中。余倒是觉得杜仲渊的态度很是有趣。

且看太守府愿意交给江左的三个曹司。礼曹主管礼仪教化,之前一直在谢道韫的手中,现在太守府愿意让出来,更多的是因为女子不好为官,而罗伯父又不想担任官职。

再加之江左各家,本来就号称诗书传家,因此让江左的人担任礼曹掾史情理之中。

至于户曹和尉曹,虽然名义上是掌管户籍和募兵,但是诸位且想想,现在的长安,需要这两个曹司发挥多大的作用么?”

几名幕僚面面相觑。

户曹所掌管的事,实际上在长安太守府中早就有人负责,那就是新任太守长史袁宏。

那可是桓温亲点的负责长安百姓安抚、安顿和户口统计工作的人,这几天已经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

户曹掾史上任之后,恐怕能做的也就只有配合袁宏的工作,换而言之,就是给袁宏打下手。

谁让人家是长史,又有大司马和太守一起在背后撑腰呢?

纵然有资格坐在户曹掾史位置上的这个人,在家世上会比袁宏这个江左中游世家出身的人好一些,那又如何?

连王右军都要礼让桓温三分,和杜英也是平等而处,谁又能反抗他们两个做出的安排?

至于尉曹,那就更不用说了,管理治安这种事,本来就是做得好了是分内之事,做的不好,闹出来什么乱子,那就是脱不开的责任。

现在长安城内各方势力云集,打算互相做手脚的人多着呢。

因此坐在尉曹这个位置上,什么事能管,什么事必须管,什么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讲究得很。

甚至张湛、习凿齿他们自问在这个位置上也会左右为难。

因此杜英把这两个位置丢出来,居心不良啊。

“而且这礼曹掾史,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坐稳的。”张湛压低声音说道,“按理说,这妇孺教化之事、关中新开办的各处书院等等,都应该归于礼曹。

但是前者目前仍然还在谢家大娘子的手上,杜仲渊肯定不会轻易交出来。至于后者,这关中书院是由罗公亲自创办,凝聚着罗公的心血,又得到杜仲渊的鼎力支持。

所以到时候恐怕只有关中书院前来寻找礼曹索要钱粮,礼曹却难以把书院怎么样。”

“除此之外,余还听闻,关中打算开设好几家书院,这些名义上归于礼曹,可是除了杜仲渊的命令之外,恐怕什么都不会听吧?”习凿齿补充一句。

“杜仲渊看上去很大方,但是实际上交给江左的,都不是什么好位置啊,甚至还不如给隗粹的决曹来的重要。”张湛又言。

“考校开始了。”郗超的声音骤然在两人耳畔响起。

他们两个俱是打了一个激灵,霎时间还以为自己的交头接耳被人家发现了呢,赶忙坐直身子,不过环顾周围才发现,交头接耳者,又何尝只是他们两人?

毕竟这一场考校,牵扯到的太多了。

有各方的博弈,有江左子弟的真才实学,有杜英和王右军之间仍然模棱两可的关系······

考题分发,并且也直接悬挂公开出来。

总共只有三问。

第一问,论王莽乱政。

大家微微颔首,题目简单,这就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而王莽乱起,盖因其施政之混乱,其中自然也有很多可以落脚之处。

尤其是王莽当时篡改礼乐章程等等,显然是对应礼曹。

接着,大家的目光看向第二问。

张湛喃喃念出来:

“今有稚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这,这是什么问题?”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都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议事堂上也一样响起嗡嗡声,显然有相似疑问的不只是张湛一人。

“江南民间有关术算的书中已有此问题,谓之‘稚兔同笼’尔。”郗超此时也忍不住微微皱眉,他显然也没有一开始那种“隔岸观火”的镇定了。

“嘉宾可知如何解?”张湛和习凿齿都好奇的问道。

不愧是郗嘉宾,幕府之中博闻强识第一人,这个大家是心服口服的。

郗超翻了翻白眼:“余对术数一向不感兴趣,又如何知之?纵然是看到了,也不会牢记于心。”

张、习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

行吧,是我们高估你了,收回刚才那句话。

“此题,考察的显然是算数本领,对应的应该是户曹掾史。”郗超并没有因为自己不会而露出愧疚神色。

在他看来,这本来就是“术业有专攻”的事,又不是自己去考这户曹掾史,也轮不到自己头疼。

“那就看第三题了。”张湛随口说道,接着眼睛就瞪大了,“秦律、汉律和晋律之别以及屯军和募兵之别?”

这显然是对应尉曹了,这次大家心中了然。

果不其然,考题刚刚公布,杜英就站起身说道:

“诸位皆为江左才俊,参加此次考校,实乃关中之幸也。如诸位所见,三道考题,对应三处曹司掾史之位,还请诸位量力而为,每一个位置,都会选择回答此题最优者而录。”

原本站在议事堂外院子里的考生们,一个个脸上还带有骄傲的神色。

关中文脉,早就已经断绝久矣,要不是因为王右军出面劝说和弹压,我等又怎么会前来参加这考校?

简直就是在侮辱人。

不过正好,也借此机会让诸位见识一下江左风采。

然而,这三道考题一出来,大家登时傻眼了。

看第一道题,还是很简单的,还以为关中出题者的水平也不过尔尔。

然而再看后两道题······

稚兔同笼,这是我等世家子弟应该关心的问题么?

还有那晋律,在江左,这不过就是一张张废纸罢了。

世家什么时候需要看着晋律来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