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实干之才

晋末多少事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实干之才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实干之才

考生们大眼瞪小眼,对于最后一道题的前一半,完全不知道晋律改进之处在哪里,而对于第二道题,更是认识每一个字,连起来却不知道应该从何处破解。

一时间,他们非常想要吐槽,然而一双双眼睛看着,话自然还是得憋回心里。

站在前面的一名白袍年轻人,率先坐下,笔走龙蛇,竟然已经有了思绪。

而后面的考生也赶忙跟着落座动笔。

时间有限,计时的水漏都已经在滴水了。

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

“那便是王文度?”杜英指着最先动笔的那年轻文人说道。

“不错。”坐在杜英身边的正是袁宏。

此时的袁宏,自然是有几分骄傲的,同样出身江左,他因为之前为桓温所征召,阴阳差错之下已经执掌太守府的实权,而这些同侪,此时还要参加这稀奇古怪的考校。

而自己能够坐在这里看着,也更是因为杜英的信任。

想到这里,袁宏的斗志更高昂几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平生的愿望并不是很宏大,只是想要为这乱世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尽一份心力,治理一方、守土有责。

用这些努力,换来些青天之名,日后名垂史册,不求后人交口称赞,只要翻卷之时能够看到他的名字,知道此时此世尚且还有这么一个人,就可以了。

之前在桓温幕府中,袁宏的态度当然是消极的,因为她能够感受到桓温的野心,却并不想成为拥立的那个人。

拥立这种事吧,做成功了,倒是一定能名传青史,但是如果失败了,那就是真的陷入万劫不复之中,被打上叛徒的名号,永世不得翻身。

袁宏宁肯自己薄有贤名,也不愿意赌前程。

因此现在在长安城中,看着各方角力,而自己只管放手去做一些安民之举,袁宏自然是高兴的。

“江东独步,余倒要看看有几分真本事。”杜英的声音之中也带着几分期待,又问袁宏,“阿虎啊,你觉得今日会有几人能够脱颖而出?也不知道这些题目是不是太过简单了······”

袁宏一时间愣住了。

虽然能够被太守直接称呼诨号也算是一种荣幸了,表明太守和自己很是亲近,但是这个问题,让袁宏有些羞于启齿。

因为这几个题,在他看来,哪里有那么简单?

至少中间那个题,是不会的。

想了想,袁宏索性实话实说:

“恐怕要让太守失望了,实不相瞒,近年来,江左清谈盛行,人人皆以纵玄为荣,以实政武事为耻······”

说到这里,袁宏偷眼看向杜英,想要看看杜英会是什么神情,若是已经变脸,那自己可得抓紧打住。

杜英却仍然带着微笑,一副皆在预料之中的神态,对着他点了点头。

袁宏这才鼓起勇气接着说道:

“太守所考校之题目,或是涉及史书,或是涉及算学,或是涉及律法,这些都为江左宴席之间少有涉猎的。

尤其是二三者,实不相瞒,若此时属下在堂下,恐怕亦然是抓耳挠腮,不知应从何处入手。

所以今日所能选拔上来的人才,符合太守心意的,应该寥寥无几。”

话说到这里,杜英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儿挂不住了,一时默然无语,良久之后,方才低声说道:

“国难当头、胡尘弥散,这世道所需要的,本就应该是一心为公、实干多才的官吏,只有这样,才能对内整肃政务、对外炫耀武力,使胡人不敢小觑华夏,使天下汉晋遗民尚且心念朝廷。

不然的话,民政不能治,武备遭轻视,朝野上下,既无励精图治之心,亦无安邦定国之才,又如何能让天下英雄归心,如何能让北地儿郎继续坚持这一份赤胆忠心?”

袁宏怔了怔,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杜英这个问题,只能嘟囔了一句:

“江左人心,皆如是也······”

杜英不由得一笑:“所以在关中,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治理民政的方法,和江左不一样。”

“恐怕很难啊。”袁宏忍不住说了一句。

杜英没有再说什么,但似乎这已经是他的答案。

不试试怎么知道?

与此同时,杜英和袁宏低声交谈的模样,也落在了不远处张湛等人的眼中。

张湛轻声说道:

“袁虎入了太守府之后,似乎和杜仲渊走得很近,颇得信任。而且之前袁虎在幕府之中,偷懒都是常有的,还对大司马的安排颇有怨望。

如今一副如鱼得水的模样,简直就是在明摆着表示杜仲渊才是他的良主。”

“大司马当时让袁宏前来,这一步棋走错了。”习凿齿亦然说道。

这哪里是给杜英添麻烦?

简直就是给他送来了一个得力助手。

郗超的声音平淡响起:

“人各有志,幕府留不住袁虎,便随他去吧。”

张湛和习凿齿这才噤声,不过他们的目光仍然交错。

似乎在说,袁宏当时被大司马丢到杜英这边,不也有你郗超的推波助澜么?

郗超仍然端坐,仿佛没看到两人的目光。

此时堂下,却是异变突起,一名考生直接掷笔于地,豁然起身,桌子微微一晃,墨水都喷溅在他的衣袍上,而他浑然不顾,大声说道:

“这考题,既不考察四书五经以论德行,又不考校时政大局以辨才干,考校一些杂七杂八的算学和律法,这算什么?啊?这算什么?!”

“对也!”又有考生接着起身,冲着王羲之的方向拱了拱手,目光却是炯炯盯着堂上的杜英。

“放肆!”负责维持考场秩序的林丛,登时冷声指向这两人,“来人,把他们两个给我······”

“慢着,尔等莽夫,意欲何为?”

“不过一介草民,一时得幸,也敢呼来喝去?”

“考校的非我等所学,我等不愿再答!”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

在江左,这些世家子弟都是在路上横着走的,参加诗会之类的,更是引动风流的人物,现在聚在院子里,只有周围一圈帘幕遮挡寒风,而要作答这自己甚至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谁真心愿意?

之前是因为王右军好言相劝,又亲自前来观看,所以大家要给王右军几分薄面。

可是现在有人带头,自然其余心中早有怨愤、看着试题亦然毫无头绪的世家子弟也纷纷起身。

凭什么尔等寒门、草民出身的家伙,出点儿稀奇古怪的题目,我等就得乖乖作答,甚至还得让你们耍猴一样看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