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六百一十四章 考场纪律

晋末多少事 第六百一十四章 考场纪律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六百一十四章 考场纪律

“此为太守府考校才能之所,诸位上官皆在观礼。”林丛眉毛倒竖,厉声喝道,“尔等若是觉得不会做、不想做,大可以弃笔而去,莫要在此喧哗!”

在关中盟内,林丛名声不显,这也是因为当初他们林氏是背叛了关中汉家百姓而投靠氐蛮的存在,甚至还曾经直接和关中盟作对。

因此林丛被杜英扶上位之后,在各家家主中自然就比蒋家、周家之类的矮一头。

但是在关中盟里矮一头无妨。

林氏先叛再降,应该的。

在这长安太守府,看着这些外人,林丛就是实打实的杜英嫡系,此时被众人谩骂,自然一扫平日里的温和,甚至有些怯懦的神情,横眉冷对。

杜英并没有着急开口,而是看着林丛的表现。

从当时抓到这家伙,自己就知道,这是一个识时务的。

因此他或许很难成为治世之能臣,但是却可以做一条咬人的狗。

林丛在自己面前的谦恭以及面向这些人时的雷厉风行,说明她自己也很清楚自身的定位。

府中亲卫已经快步而出,直接去抓那些人。

而杜英的目光接着落在王羲之的身上。

王右军正捧着一杯茶,施施然品着。

秋冬之交,最晚也是今年春雨时的陈茶了,没有什么好喝的。

这些世家子弟的抗议,或许是王羲之吩咐的,又或许本来就是他们趁兴而为、自作主张。

江左风流,讲究的就是一个率性而为。

因此王右军或许早就料到了这些人不需要自己提点也会有这样的举动,现在摆明了不是在品茶,而是在等着杜英的反应。

这一次王羲之愿意答应让江左子弟前来参加考校,就已经是他做出的大让步了。

再帮着杜英把这些人弹压下去,王羲之才没有那么好心呢。

甚至借此给杜英一个下马威,也不是什么坏事。

此地虽然是关中,可我江左子弟,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杜英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却也知道大家立场不同,王羲之的所作所为,情有可原。

眼见得议事堂下闹得更加厉害,不少世家子弟已经动手挣扎反抗,而府上亲卫又不好直接下狠手,杜英也只能起身。

他必须要赶在这些世家子弟大喊着“右军为我等做主”之前,把这件事平息下去。

不然的话,到时候王羲之不管是以此为把柄,要求自己再做退让,还是直接帮自己解决了争端,顺手卖给自己一个人情,吃亏的都是太守府。

“诸位,考校仍然还在继续,在场也仍然还有继续作答之人,若是觉得题目有问题或者非己所长,那么太守府并不强求诸位留下,请诸位遵照考场纪律,有序上交答卷,离开考场。

江左各家,豪门望族,自然也应言而有信。考校入场之时,诸位都曾签署遵守考场安静纪律之承诺。而今虽有违背,但虑及尔等皆是初犯,因此不予追究。”

杜英从容说着,从桌案上拿起来几张纸,扬了扬。

王羲之手中的茶杯,此时已经微微放下,听到杜英开口,手上动作一顿,接着便看到了杜英扬起来的纸,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微微皱眉。

正在推攘的诸多世家子弟,此时也都是一怔。

旋即想起来,当时进门的时候还真的签过这么一张纸。

至于上面写的条条框框太多,谁有心情去细细看?

现在方才醒悟,原来这狡猾的杜仲渊,早就有所图谋,算计好了他们啊!

当即,众人也不再争闹。

毕竟那么多人看着,王右军会偏心于江左并且尽可能维护各家颜面,也就算了,但大司马府和太守府也还有那么多人,到时候把他们不守承诺的事传扬出去,难免为人所不齿。

世家最注重名声,自己这样败坏家中名望,纵然说是被杜英算计的,以后恐怕也难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毕竟世家子弟,本领一个个的也差不了多少,你办不好差事,自然就可以换一个家中子弟去。

不过有一名世家子弟站出来说道:

“启禀太守,忘记考场纪律,是我等过错。然,余有一问,还请太守不吝赐教。”

不等杜英答应,他就侃侃说道:

“江左治民之法,衍自四书五经,而随秦汉旧规,当称一句‘萧规曹随’也,因此江左休养生息、百姓安乐,有如今之繁华。

而我等也未曾学这什么稚兔同笼,既不会数头有几何,亦不会数脚有几只。

如今关中凋敝,太守有振兴关中之雄心,我等知之,但太守何不效仿江左,以先贤之法为施政之策,自寻出路,恐有偏差,悔之莫及矣!”

他话音未落,便引起周围一片低低的赞同声。

大家虽然心有不忿,但也知道要遵守那“考场纪律”。

话已至此,一道道目光登时汇聚在杜英的身上。

对方拿出来事实,倒要看看杜英应该如何辩驳。

王羲之这一次直接放下茶杯,正襟危坐,似乎也随时准备开口。

“说得好!”杜英抚掌笑道。

这让竖耳细听的众人皆是一怔。

杜太守这是被说服了?

还是被气得魔怔了?

“这位兄台所言在理,”杜英负手而立,从容道,“那不如就以这户曹掾史为例,户曹者,掌管民众和粮草,为重中之重。

敢问诸位,若是有一账本放在此处,那诸位如何知道其中数之真假?若库中有八百斗粮食,而写为八百石,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也。

若无算学,不做核查,则粮草几何,心不知之,又如何能供应百姓与王师所需?”

众人一时默然,其实他们下意识的想说,那简单的加减算数,我们还是会的。

不过只要就此承认了,那自然也就等于承认了算学是有用的,而这又不在四书五经之内,岂不是和之前他们所说的话自相矛盾?

而且他们在家中,一般都不会负责这种事,家里都有专门的账房,哪里轮得到这些世家子弟沾满一手铜臭?

因此单纯谈论此事,在气势上自然就弱了几分。

“此为下属之职,上官当行调度之举。”有一道声音弱弱响起。

“不错,的确轮不到你们亲自打算盘计算。”杜英点头,“哦对了,或许诸位还没见过算盘,等会儿拿一个过来让你们看看。

但是虽有下属,诸位又如何能保证下属就不会坑蒙拐骗、欺上瞒下,或有粗心大意之处,使得钱粮人口谬之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