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八百一十六章 巴掌不打笑脸人

晋末多少事 第八百一十六章 巴掌不打笑脸人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八百一十六章 巴掌不打笑脸人

一边说着,陆纳似乎生怕杜英拒绝,索性自己拿起来那几个礼盒,直接送到杜英身前:

“余也特意选了一些江南的熏香、胭脂、茶叶等礼物,送给刺史,并请刺史择选合适的转交内眷,是吴郡各家对于刺史的感谢。”

杜英顿时明白为什么王猛的态度会有所变化了。

巴掌不打笑脸人,吴郡世家的姿态相比于之前,显然直接低到了尘埃里,以至于让人都很难想象,他们的家族,在江左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

不过只是态度好显然还不够。

王猛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感化”的。

果不其然,陆纳接着说道:

“王师平定西北,功莫大焉。吴郡各家上下,同样有所激励,也知王师吃穿用度、耗费颇多。

昔日承蒙太守府给予我吴郡各家诸多优待,此时自然也到了吴郡各家报答刺史之时。

我各家愿意不再享受刺史府的税收优待,同时愿意派遣两支商队,总计三百人,前来关中,携带有江左的粮食、矿石等等。

如果刺史府还有其余的需求,那么也尽可以告知陆某,吴郡诸家愿意为刺史解忧,以共襄王事!”

陆纳说的慷慨激昂,让杜英也一愣一愣的。

难怪王猛对陆纳态度如此友善。

架不住人家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钱粮和冶炼用的矿石,这些的确是现在关中最需要的。

养人还是发展工业,都离不开这些。

吴郡世家也的确不缺这些,江南是大粮仓,几代人围湖造田,农业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不说,而且现在吴郡世家也是大司马府和南渡各家都想要争取的对象,对他们的打压和排挤放松了一些。

所以反倒是吴郡世家的商队可以出入荆蜀等矿产集中之地。

钱粮和矿石的自由运输,是如今吴郡世家的优势和底气。

相比之下,税收优待反倒是其次的,因为现在关中的收入,主要依靠于战争缴获,其次在对这些工商业的税收上,也是依靠数量来达到需求,“薄利多销”。

不过这也不代表关中不缺钱。

毕竟从氐人那里获得的战利品,很大一部分还要投资到军队建设、安民以及市集的建设之中,这里面有一些是直接没了,有一些想要回本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关中目前动兵之处,在于西北,将要动兵之处,则在潼关。

这两个地方的特点之一,就是“穷”。

所以接下来至少一年,关中的财政都会承担很大的压力。

现在吴郡世家愿意重新缴纳足额税收,自然是送上了一份大礼。

至于共襄王事什么的,听听就好了。

这些江左土生土长的世家,对于北伐唯一热衷的原因,恐怕就是北伐成功之后,南渡的那些世家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能给他们腾出来一些生存空间,但是也只是一点儿罢了。

南渡世家好不容易在江左扎下了根,肯定也不愿意说走就走。

杜英现在见过的吴地子弟也好多,但是这其中感觉真心想要参与到北伐战事中的,也就只有一个沈劲,如今还在王师之中,不知道有没有杀到凉州。

至于其余的陆纳、顾会等人,不过是讲究利益罢了。

不过大家明算账,也不是什么坏事。

“陆兄有心了。”杜英露出感动的神色,“之前刺史府减免吴郡世家麾下的工坊和商铺三年的税收,现在骤然让诸位全额缴纳,而且和其余商铺形成对比,那岂不是要为他人说我刺史府厚此薄彼?

当然,也会有一些宵小之辈造谣生事,中伤刺史府和吴郡诸家的关系。这样吧,三年调整为一年半,如何?

而刺史府也会在近期举行选拔官吏的考校,非常欢迎陆兄和顾兄能够参加,如今无论是府上,还是雍州、凉州多处州郡,都有不少空缺之位,以两位之才,治理地方,还是手到擒来的。”

陆纳自然对此很是满意。

吴郡世家意图北上,主要还是在被南渡各家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想要跳出江左,“狡兔三窟”。

但是其并没有直接卷入到关中、江左和大司马府的斗争中的意思,所以陆纳和顾会一直在安心经营城外的商贸。

如今杜英并没有强留他们在刺史府内的意思,反而打算将他们外派到其余州郡,自然可以让陆纳他们远离长安的漩涡,经营吴郡世家新的落脚点。

陆纳和杜英又寒暄了几句,主要是杜英询问了些江左的风土人情,而吴郡世家如今和刺史府的关系从一开始的若即若离,到现在进一步绑定在一起,已经大有不同,所以陆纳也是知无不言。

送陆纳离去之后,杜英转身,静静看着舆图。

王猛则在他身后,略有些担忧的问道:

“吴郡世家,往往着眼于小利,所以将他们放到地方州郡上去,恐怕又会让他们筹谋立足、盘踞本地,成为新的地头蛇。对于刺史府掌控这些地方州府,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原本我们仍然还在担心如何处置北地世家,现在不是正好么?”杜英反问道。

王猛明白了他的意思,北地、新平等处的世家,之前曾经一致暗中站队琅琊王氏。

杜英虽然出于维持这些新收复的地方的稳定,最终也不打算清算旧账,只是警告和抓一些典型了事。

但是这显然这是将这些世家的异心给强行压了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要老调重弹。

显然把吴郡世家派到这些地方,双方必然会出现矛盾争执,并且也只能寻求刺史府的帮助,刺史府才能借此机会维持地方上的平衡,或者干脆趁机实现对这些家族的影响和掌控。

“如今以书院选拔人才,已经表明关中对于九品中正制的反对。”王猛缓声说道,“如此一来,世家们只能和关中联手,却不能和关中同心,情理之中。

所以师兄想要问你,设立一个全新的制度,尽可能的减少世家的影响,对此,师弟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又打算做到哪一步?”

杜英沉声说道:

“世家把持朝政,已成气候,已成惯例,若是关中听之任之,那么日后的雍州,恐怕还是世家的天下,终究还是会重蹈世家争权夺利、只顾内斗的覆辙。

因此推翻九品中正制,以一种新的制度选拔人才,对此,余势在必行,这是关中生身立命之根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