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八百一十七章 师兄弟的分工

晋末多少事 第八百一十七章 师兄弟的分工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2:29

第八百一十七章 师兄弟的分工

说着,杜英一拳砸在桌子上,纸笔都跟着抖了一下:

“想必师兄也不想自己在大展宏图的时候,时时处处受到世家的阻拦和拖延。”

王猛看上去比杜英要淡定一些,但是他的眉头还是微微上挑:

“既然师弟打算这么做,那师兄助你就是。

长安暂时应该不会有人再来打扰了,所以余坐镇长安,调度钱粮、选拔人才,同时尽可能把长安之政变成雍州之政,条条框框,余心中已有定数。

而凉州那边,恐怕还得师弟走一遭。处于公心,凉州日后为我关中的大后方,师弟亲自去看一看,才能知其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处于私意,牵扯到杜家家眷,师弟若是不去,会变为他人攻讦之把柄。”

“这是自然。”杜英颔首,“关中这边需要新做的事,昨日酒席之上,已经和师兄说过,师兄可还记得?”

“我酒品一向不错,而且喝醉了不至于忘事。”王猛自信的说道。

“那长安就拜托师兄了。”杜英正色道。

王猛笑了笑,径直向外走去:

“这雍州可以交给我,而这天下······应该交给你。”

杜英抬头看了一眼舆图。

关中,乃至于整个雍州,仍然被夹在河洛和凉州之间。

先平后方,再东出逐鹿,太守府当时敲定的战略,到现在仍然不需要做出改变。

“凉州······”杜英喃喃说道,伸手抚摸着舆图上线条勾勒的轮廓。

战火将再起,而相比于之前和氐蛮之间的历次战斗,这一次杜英需要做的,截然相反,不是怎么多杀人,而是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将士们、汉家百姓能够活下来。

——————————

烛火摇曳,照耀着黑暗。

谢道韫缓步行过回廊,伸手推开书房的门。

杜英仍然端坐在桌案前,写写画画。

屋子里没有别人。

轻轻提起裙子,谢道韫在杜英身边坐下,看着他认真的落笔。

条条框框,都是杜英对于刺史府的管理结构架设提出的建议。毕竟现在刺史府要管理的是整个雍州,既要在一些州郡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管理体系,又要在一些州郡尽快从王师手中接管过来地方政权,杜英虽然很放心王猛,但还是尽可能的把一些后世更高效的管理方式和经验搬过来。

毕竟王猛也只是一个人,而关中官吏的整体素质则明显和王猛,乃至于江左等地的官吏不在一个水平上。

除此之外,还有杜英对潼关战事的一些设想,尤其是对于蒲坂、武关两个方向可能来敌的防范,也都绘制在旁边一张简易的舆图上。

一直到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好,杜英看了看上面用毛笔画出来的决策树,有一种荒谬而不真实的感觉,不过借助于这些更先进而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思路,杜英也相信,雍州能够更快步入正轨。

此时,他才察觉到身边的细微呼吸,不由得撇过头去,发现谢道韫正端详着杜英最先画好的一些图纸。

这些图纸,包括龙骨水车、冶炼高炉、蒸馏设备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小物件,甚至还有类似于女子的发卡、额黄之类的东西,符合这个时代女子的审美。

杜英都是炭笔勾勒出来的大概轮廓,并且标注了每一部分的功能和原理,具体的细节,他也没有亲手打造过,只能交给工坊中更有经验的工匠去推敲。

炭笔这种东西,也是工坊根据杜英的指示,最新研究出来的东西,而其来源,便是女子的眉笔,不过这年头,石炭作为一种供暖燃料,也是很宝贵的,所以炭笔短期内并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只能等王师拿下河东、掌握了河东的煤矿,甚至还得有火药之类的作为辅助工具之后,才有可能大规模生产。

不过这并不妨碍小批量生产之后,参与到和外面的贸易之中。

谢道韫看的入迷,杜英不由得轻轻一笑,抬起毛笔,在她的鼻尖上点了一下。

轻微的触感再加上墨汁的凉意,让谢道韫打了一个激灵,手中的图纸都差点儿直接飘到地上。

她下意识的想要去揉鼻子,可是看杜英嘿嘿坏笑,便知道上面必然是墨水,伸手去擦怕是要弄得一手黑,所以只好嗔怪的拍了他一下,掏出来手帕:

“夫君作甚!看看,还有么?”

墨汁已经干了,当然是有的。

不过杜英摇了摇头。

谢道韫狐疑的看着他。

杜英的目光仍然纯净。

然而这显然并不足以让她相信,她想要起身,杜英当即抓住她的手腕,俯首在樱唇上印了一下,笑着说道:

“没关系,等会儿慢慢洗。”

“你怎总这般捉弄人!”谢道韫无奈道,“等会儿怎么才洗得净!”

杜英郑重说道:

“夫人要对余的技术有信心,我帮你。”

谢道韫幽幽的看了他一眼。

让这家伙帮忙,谁知道洗着洗着就变成洗什么了。

她不再计较这个:

“这些都是夫君设计的?”

“是啊,今天陆纳找上门来,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也让余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杜英缓缓说道,“江左的商品在关中显然很受欢迎,但是关中的商品又有多少能够送到江左售卖?

长此以往,关中的财富,很多都流入到了吴郡世家的口袋之中,地方州府最终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税收罢了,却无心也无力发展和建设属于自己的工商业。

所以关中也必须要具有自己有优势的商品,从而才能保证和江左的贸易顺差,至少不会出现太大的贸易逆差。

另外,诸如水车、冶铁高炉之类的农耕和工业设施,对于江左来说,也是生身立命之本,江左也不见得就会愿意拿出来这些技术,又或者我们必须要做出很大的让步来换。

既然如此的话,那还不如自己咬咬牙、吃吃苦,把这些攻坚出来,为我所用,不受制于人,甚至还可以比他们手中的更好。

除了这些,还有这个!”

杜英说着,将一张纸抽了出来,指着上面从山坡一直到山下的工坊:

“现在无论南北,平时所用的,锅碗瓢盆,都是青铜器和陶器,而如果我们能够简化工艺步骤、提高炉膛温度,那么就可以让陶器变得更加坚固和漂亮。

未来我关中百姓的一啄一饮,都会与之息息相关。而这也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一个不亚于丝绸的、和西域以及更辽阔的西方贸易的优势商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