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22章 统一战线【第三章】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22章 统一战线【第三章】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22章 统一战线【第三章】

董虎、董瑁如同一对好基友、亲兄弟,两人的相处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狗血,没有什么先打起来,然后又彼此英雄惜英雄什么的,两人的过往如同喝凉水平淡。

董瑁是个沉闷性子,董虎性子活泼些,董瑁喜欢没事坐在羊杂食肆,听着董虎说些贩盐路途发生的事情,听他说着外面发生的大小趣事,说着哪个弟弟妹妹又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说着城外破庙里又多了几个乞儿,好不容易赚的钱粮又没了,又成了光屁股穷光蛋……

董虎偶尔也会思索两人怎么就成了好友了呢?

怜悯?

董虎觉得自己才应该是被怜悯的那个,董瑁再如何,也是有父母的,他却是个孤儿。

同情?

养了这么多乞儿弟妹,哪一个不应该同情的,世上可以同情的人海了去,一个整日忧愁吃喝的家伙,会同情一个富家子?同情一个腿脚不好的富家子?

董虎曾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后来被他想了明白,两人都是孤独的人,像是他们都与这个世界有着无形隔阂一般,都是世界的孤儿。

两兄弟喝了一夜的酒,第三日,董瑁仅带着几人向西,临行前……

“哥哥想了一日,咱还是喜欢虎娃你叫咱大公子。”

“哈哈……”

董瑁大笑向西,董虎没有说什么照顾家小什么的,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担忧。

出征在即,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差不多,但大军出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身后事。

董虎将各村寨老人寻来,当着新县令、校尉的面,再三明确临洮县的田地都是他的,哪个若是不服就干他丫的,出了任何事情他都扛着。

面对他发出的生死威胁后,李家这段时间老实多了,不仅狄道李家,金城塞韩遂,各郡县羌人都很老实,董虎知道这些混蛋在想着什么,也打算随他们心意,至于日后……

“哼!”

董虎冷哼,中军大帐内无人敢开口。

“刘校尉已经将郭公公信件读了一遍,事情就是这么个事儿,咱先将信中所表达的意思大致说一下,诸位将勇各自发表些意见。”

董虎拿起指挥权杖,一根三尺竹竿。

“去除临洮发生的事情,本将军也是要领兵进入中原平乱的,国家大义什么的暂且不提,咱今日只说私利。”

刘胜不由抬头,看到董虎看来后,又忙低头,耳朵却竖了个直直。

“当今天下,能被大汉朝称作‘柱石大将’四字者,从今次朝廷平乱四员大将中便可窥探一二。”

“北中郎将卢植,涿郡卢子干,论学问,卢植乃当世顶级大儒;论武略,此人两度担任庐江太守,两度平定九江蛮叛乱。”

“右中郎将朱儁,会稽朱公伟,光和元年,朱儁领交州七郡万卒大破交州蛮梁龙、反将孔芝五万贼军,交州自此始安。”

“左中郎将皇甫嵩、叔父董卓就不用说了,都是咱们西凉大将。”

董虎拿着小竹竿缓步走在两列大将中……

“国家大义什么的,这不用多说什么,但在国家大义下,还有诸多私利,诸如……没人不希望自己封侯拜相,没人不希望家乡儿郎人才济济,没人不希望回乡后,父老乡亲们挑起大拇指夸赞……”

“比如郭公公送来的信件……”

“北中郎将卢植,名下大将护乌桓校尉宗员,皆是幽州人。”

“左中郎将皇甫嵩是安定郡人,名下军司马傅燮是北地郡人,虽不是同乡,但皇甫嵩之前是北地郡太守。”

“右中郎将朱儁是江南会稽人,司马张超虽是河间人,然其佐军司马孙坚是吴郡人。”

“叔父身边都是哪些人,咱也就不说了,你们心知肚明。”

董虎走到孙牛身后,用着竹竿“梆梆”敲了两下顶着头盔的大脑袋。

“一人得道,鸡犬成仙。”

“黑牛两年前只是个临洮不值一提汉子,除了缩在墙角下晒太阳,屁都不是!可加入了佣兵后,先是中队长、大队长,咱们干掉了狼孟后,又成了两千营将,夺了河湟谷地后,成了五千人营将……虽说现在离开了允吾城,可谁敢说此次中原平乱后,会不会因功封了侯,或是成了一郡太守?”

孙牛一听主公又再夸赞自己,很是得意将胸口挺的高高,但他不敢在董虎训话未结束前随意开口。

“你们是本将军手下长使、副将、大队长,本将军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叔父手下一将,按照官场的规矩,叔父的职位不提升,本将军就不能进一步,你们也只能原地踏步走。”

“当然了,咱们还都年轻,真正从军的时间还短,军中资历还浅,需要更多的历练,需要更多战阵厮杀经验,只有自己本事足够了,才能站稳脚跟,才能走的更远。”

董虎说道:“在本将军察觉到黄巾贼造反时,咱就不看好叔父领兵参战,具体原因就不再多说,诸位也早已知晓。”

“刚刚咱也说了,按照官场递进原则,决定咱们临洮一系将领未来的高度,取决于叔父的高度,若是叔父大败,再次被闲置不用,咱们或许就与叔父一般无二,碌碌无为二十年,所以出兵帮叔父,也是在帮助咱们自己。”

“咱要出兵的第一个理由是国家大义,第二个理由是帮助叔父不败或是获胜,也是在帮助咱们自己,第三个理由是增加各位临战经验,增加诸位更多军中履历、资历,这个理由很重要,也是为什么咱要将你们全部带出来的最主要原因。”

董虎说道:“一万大军,按照咱的估计,最多也只需要带出四五名副将,两名骑副将,两名步副将,再加上一名督理辎重长使,五名副将足以,但咱不想让你们任何一个掉队,希望你们个个都能成为咱凉州扛鼎大将,所以把你们全都调出。”

董虎又说道:“人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一抬腿横跨千里之地,此次的最重要的三个目的达成了,诸如平灭了叛乱,还天下太平,帮助叔父获取功勋,增加了各位更多临战对敌经验。”

“只要达成了这三个目的,朝廷给不给官职、权利、地位、财富,也就都不重要了。”

董虎走到帅座前,拿起郭胜送来的竹简,向所有看来的兄弟展示了下。

“郭公公信件里,有没有从根子上阻止了咱们的三个目的呢?”

“本将军是认为没有的,叔父由并州刺史降格为骑都尉,看似职位降了些,但这应该是内廷与外廷争斗下的妥协。”

“你们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大汉朝的世家豪门都是用功勋换来的,是在战场拼杀出来的!没有战场拼杀,没有实实在在的战场功勋、食邑,就算成为世家豪门,也是伪世家、伪豪门!”

“所以呢,叔父虽丢了并州刺史,仅保留了河东太守,却得了战场获取功勋的机会,这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信件上第二个信息,朝廷看似让咱们前往朔方、五原、云中三郡,但郭公却让咱们缓行前往并州,目的很明确,郭公公不是要咱们前往河套三郡,而是让咱们前往并州时,随时出兵杀入中原。”

“信件上说咱们自募钱粮,斩获可得六成,事后会不会前往河套三郡暂且不论,仅黄巾贼作乱的重点青、徐、冀、荆、兖、豫六州就是整个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数十近百万人肆虐中原最富裕州郡,抢掠的财富那还能少了?内廷帮咱们解决后背麻烦,给他们四成斩获也算不得什么。”

董虎一一看向挺胸凸肚将领……

“本将军把该说的都说了,诸位议一议,有什么担忧或不赞同的,都可以说一说。”

孙牛第一个蹭得站起,好像憋了半天就等这一次头筹,只见他大拳抱起。

“咱黑牛所部没有任何意见,主公说咋整就咋整!哪个若敢不满,咱黑牛饶不了他!”

董虎很满意点头,孙牛很得意晃了下大脑袋坐下,看的他人一阵无奈。

在董虎倒茶润喉时,一干大将也没了之前的挺胸凸肚,纷纷低声交谈……

过了一会,低声嗡鸣声渐渐平息,一个个又正襟危坐。

“刘校尉,你可有什么意见?”

见没人主动反对,董虎率先询问右边首位的刘胜,刘胜忙起身抱拳。

“辎重营儿郎可以随军开拨。”

看着刘胜小心模样,董虎也不由笑了。

“五千临洮儿郎虽是辎重营,可也是暂时的,就凭咱西凉勇士,怎么着也不会比中原老实了几百年的农夫差了,敌我双方一旦开战,肯定会俘虏一叛军作为辎重兵的,五千儿郎也就与董部义从没了差别,刘校尉可莫要轻视辎重兵。”

刘胜忙郑重抱拳道:“将军教训的是,末将必不敢轻忽大意。”

董虎点头,让刘胜做五千临洮辎重兵统领,主要还是想得了个好名声,而且清河国就在冀州,董部义从前往并州,作战区域在冀州的可能性很大,有刘胜这个榜样在,冀州百十个诸侯国刘氏就会支持他……至少不会太过厌恶。

想到冀州名下百十个诸侯国刘姓宗室,董虎看向刘胜,再次开口。

“日后究竟会如何,咱也不能完全肯定,但刘校尉也算是咱半个临洮人,正与之前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是临洮人,能帮的,咱不吝啬伸手帮忙,若刘校尉觉得合适,五千临洮儿郎可以使用‘刘’姓大旗。”

“但咱可说好了,五千临洮儿郎可以不要功勋,能帮着刘校尉恢复祖上清河郡王,咱可以帮忙,但你在平乱结束前,必须维护咱临洮人的利益,至于事后,刘校尉就算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那也随你。”

刘胜大惊,蹭得站起就要大表忠心,但董虎只是微笑摆手阻止。

“刘校尉不必惊慌,咱虎娃是个讲究的人,不喜欢兄弟阋墙,不喜欢藏着掖着,朝廷为什么要让那韩遂做金城郡太守,还不是因为朝廷担心咱董部义从成了反贼?”

“咱虎娃不在意这些,心下也是赞同朝廷做法的,军队是刀子,若不装个刀鞘,很容易伤到自己,也因这个原因,咱是不介意朝廷一些敌视行为,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榆中城的所作所为,那不是想要约束董部义从,而是逼着董部义从造反,这么做就过线了。”

“刘校尉知道咱说的意思吧?”

刘胜起身抱拳,郑重躬身行礼。

“咱刘胜举誓,反贼未平前,若刘某有任何坑害临洮儿郎心思,必不得好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