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百一十九章 迎接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百一十九章 迎接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百一十九章 迎接

朱标其实是更倾向于将他们留在京城的,或是留京安享富贵管着宗人府的事情,或是再干脆些直接就藩中原之外的地域。

其实怎么都好过让藩王就藩军事要地,自己父皇哪里都好,只是对血脉亲情太过执着,儿子们在他手底下是不敢反,在朱标这个大哥手底下也不敢反,可再往后就是说不准的事情了。

谈到最后老朱自然还是顺了儿子的意,让他回东宫后写一封替朱橚请封的奏疏,也好展现一下兄弟情义。

朱元璋也清楚,儿子们孝顺自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往后还能不能兄友弟恭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他一直都是让朱标这个大哥展示威福,为的就是不要手足相争祸起萧墙。

这不仅是为了长子考虑,更是为了其余子嗣考虑,所谓知子莫若父,其余的儿子加起来都不是老大的对手,何况还都各有心思,还是安分守己富贵传家为上啊。

随着夜色渐深朱标就起身拜别自己父皇母后,再晚宫锁落下想出去可就又要折腾了,因夜里有风,临行前马皇后还特意赐下连帽赤龙披风,估计是皇帝所用的。

老朱捧着茶杯盘腿坐在软塌上,听着众多脚步声渐行渐远,思虑了许久才道:“老五留在京你看合适吗?”

马皇后随手摘下发鬓上的凤钗道:“怎么不合适了,老五自小乖巧懂事,你不也喜欢得很么?”

朱元璋挑眉道:“妹子,你说的跟咱问的是一回事么,咱是担心别的皇儿莫要也起了这个念头,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马皇后叹了口气道:“重八,如今标儿也大了,其他皇儿也都懂事了,有想法没想法早就不是你我在能约束管教的了,再多操心又能有什么用呢?”

朱元璋不满的皱起眉头:“咱是他们老子,你是他们娘,有什么不能约束管教的!是有哪个兔崽子敢明里暗里顶撞你不成,妹子你说出来,看咱不打死他!”

“皇儿们对我自然都是恭敬孝顺的,只是我担心你这操不完心力,权衡利弊猜忌来去焉得长久,重八你做的够好了,就不要再这么殚精竭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朱元璋气哼哼的把茶杯往一旁的坐案上一甩,然后面朝里面躺下,显然是懒得再跟她争吵了,马皇后也不惯着,自顾自的朝着寝殿走去。

“青儿,偏殿夜寒露重,去取床棉被给圣上盖上。”

“诺。”

第二天一早醒来朱标就开始穿戴收拾,早朝他是不去上的,但宋濂回京他肯定是要出城去亲迎的,天地君亲师,能算是太子正经儿长辈的可不多。

算上驿站来报,宋濂应该是午时方到,但接人自然是得早到方显诚意,何况这是朱标被禁足东宫后的第一次离宫出城,太子仪驾盛大,一路出城也需要时间。

简单的用过早膳,然后在常洛华的服侍下穿戴好冠冕衣袍,不是朝服但也颇显庄重,接过一块特意命人找出的流云百福佩挂在腰间,玉佩无论质地还是做工都颇为一般,只是包浆浑厚,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可知是多年的旧物了。

常洛华好奇道:“这是宋师所赠?”

朱标伸手捞住用拇指摩擦了下已经有些看不清模样的云纹蝙蝠纹道:“这是宋师少年从学之时受黄文献公所赠,珍藏许久身佩多年,后在六十生辰大宴上将此心爱之物赠给了本宫。”

常洛华也伸手摸了摸道:“殿下今日挂垂于身,宋师见了定然欣喜。”

朱标笑着捏了捏自己太子妃的玉颊,然后就动身朝外走去了,早就多时的福多等赶忙赔笑迎上,簇拥着太子出殿。

“殿下别忘了替臣妾向宋师问好。”

“知道了。”

出了春和门再过文华殿,又穿过左顺门就可遥遥看见鲜旗怒马的仪驾队了,如果不是江南闹的沸沸扬扬,朱标是不愿意如此招摇过市去接自己先生的,宋濂也不是个喜欢喧嚣的人,否则也就不会求着回乡安养了。

只不过这个时局,江南不只有多少人的眼睛都在宋濂这个文坛领袖身上,他们实在太担心皇帝对儒生的看法态度了。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看着这些从翰林院国子监敢来的官员道:“免礼,我等皆为宋师弟子,今日暂且不论君臣只论师门兄弟之宜,就不必多繁礼了。”

“诺。”

太子殿下当然可以礼贤下士,这是储君的仁德,但他们若是当真了,那就是脑子有问题,能被宋濂收为弟子的自然都是极聪颖的。

朱标走在前其余人跟在后,很快就到了仪仗前,近千精悍威武之卒齐跪而拜,也是让常在翰林院国子监教学的官员们一惊,赶快躬身侧立,这不是他们能承受的礼节。

朱标负手而立很是自然,区区数百人而已,他可也是统领过二十多万精锐北伐草原的,这点儿小阵仗早就免疫了。

不过不得不说仪驾队的士卒确实各个威武雄壮的很,尤其两伍擎着画杆方天戟的汉子,都应该有后世近两米的身高,真真唬人。

军伍之中就没有这般整齐的了,也没见过用方天戟的将帅,两者相比味道就不一样,说实话,朱标被他们护卫都没什么安全感。

当然了,他们的忠心毋庸置疑,只是未经战血历练罢了,不过他们只是仪驾队,若是朱标离京的话自然有其他百战精锐护驾,所以也不能苛责什么,各尽其职就可以了。

朱标邀请众多同门师兄弟共乘,他们自然是连连推诿,不过耐不住太子心意已定,哪怕是浑身不自在也是一起进了车架内。

由于是特制的车架里面并不拥挤,就是再多几个都没问题,五匹从御马监调来的同色高头大马在前,马蹄连踏鬓毛翻飞。

仪驾驶出端门就有五城兵马司的官吏士卒协同护驾开路,一行很是顺畅,朱标则是开口同师兄弟们闲谈起来。

“上旬自浦江传来宋师所作《送东阳马生序》不知诸位师弟可都读过了。”

国子监监丞黎耀开口回道:“臣拜读过了,真千古劝学雄文,文章于宽闲中尽显严整,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可知宋师于文章之道更上层楼。”

翰林院修撰陈柏道:“此文浑然天成,难得的是由己及人,不像寻常长者赠序文章那般仗着年老望重直言批评,吾师大德。”

其余弟子自然也是赞不绝口,一者弟子不言师过,二来此文确实高超,天下文人雅士尽皆抄录传扬,寒窗苦读之士子读之亦振奋精神。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龙门艰难至此依旧勤学不辍,如今天下仰望,身为太子师,何以吾辈不可?

如此一番谈文论道下来,众人才稍显放松,对太子他们自然是不陌生的,甚至还有一齐上过宋师课的,但终究是君臣尊卑盘于心中,不敢稍加放肆。

翰林院国子监皆是极清贵的官署衙门,翰林院是储才养望之所,国子监是培养官员之地,他们这些人能入内,其实也离不开朱标的安排。

就如同朱标同宋濂师生一体,他们这些宋濂的弟子也是如此,天然的太子党,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否则就是背君弃师,为天下所不齿,所以朱标是他们也是寄予厚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