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六十八章 春秋第一顶流

尊师孔仲尼 第六十八章 春秋第一顶流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六十八章 春秋第一顶流

快要到夏至时分,天气也变得暖洋洋的。

夏日的太阳要比其他时候更早升起,而学生们到达学社的时间也比冬天更早。

在没有电灯的时代,使用油灯照明是一种少有的奢侈体验,大多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他们对于白昼的降临倍感珍惜。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种对于白昼的紧迫感尤甚。

阳光普照大地,带给人愉悦心情。

当宰予和子贡抵达学社时,已经有不少同学已经拿出竹简开始大声诵读、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了。

而夫子则坐在杏坛之上,闭目合眼,一边抚琴,一边思忖着接下来应当教授的内容。

宰予和子贡来到颜回为他们预留的位置上坐下,岂料屁股还没坐稳,就听见夫子叫他们俩的名字。

“你们来了?”

俩人吓得浑身一激灵,齐声应答:“您叫我们是有什么事吗?”

孔子睁开眼睛,拿起放在案上的一沓沾满墨迹的纸张,说道:“你们之前送给我的纸,我已经用完了,所以我想要再向你们购置一些。”

宰予暗自松了口气,回道:“夫子您用完了,直接说一声就行了。下次上课,我和子贡再给您带一些过来。”

孔子闻言摇头:“不行。君子无功,则不受禄。你们造纸,我并没有参与其中,怎么能平白无故的拿你们的东西呢?

之前你们送我纸张,尚且可以用师徒之情来解释。但如果再送,那就是不对了。”

子贡辩解道:“夫子,这纸张不值什么钱的。”

他这话一出口,不等孔子回答,一旁的子路便代为回应道。

“当初夫子陪同先君昭公流亡齐国时,齐侯曾经想把廪丘的土地赠予夫子,夫子都能推辞不受。难道你们的纸张,夫子就会接受吗?”

宰予听了,灵机一动道:“夫子,既然您说无功不受禄。那您假如有功了,是不是就可以接受了呢?”

孔子笑着问道:“予啊,你难道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宰予先是给夫子科普了一番报纸和活字印刷术的概念,随后又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报纸主要用来报道鲁国的各项大事,让国人能够通晓内外,对国家大政的施行起到监督作用。

但如果仅有一些朝堂政事,恐怕不足以填补版面,所以我还想要请您执笔,另外在报纸上开辟一篇专栏供您使用。”

“喔?”孔子一听来了兴趣:“什么叫做专栏呢?”

“专栏,就是专供您书写的栏目。您可以在上面宣扬学说,也可以发表一些近来对于道的感悟,甚至记录一些生活中发生的趣闻。

如果您实在没什么想发表的,我听说您最近不是在重编《诗》《书》《礼》《乐》吗?您也可以从中节选一些片段,由我们代为刊登。

这样一来,您也就有了功劳,我们支付给您一些纸张和销售报纸得来的金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孔子听完,禁不住拍手大笑:“好,好,好!”

对于孔子来说,通过报纸得来一些金钱收益倒是次要的,通过报纸这个平台宣扬学说才是最为令他心动的部分。

不过高兴之余,孔子还是忍不住问道:“不过,报纸需要纸张才能发行。这些纸张应当不便宜吧?那些家境贫寒的百姓也能买得起吗?”

子贡听到这里,笑着回道:“这一点请您放心。纸张的价格远没有您想象的么高,寻常的国人也是可以买得起的。

而且我之前与子我商议过,如果遇到实在贫穷,但又想要购买报纸的人,那就让他们拿树皮、破布头、芦苇这些造纸要用到的材料来换。

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人人都看得起报纸了。”

孔子欣慰点头,不过转瞬又有些疑虑:“不过这样做的话,要是大家都拿材料换取报纸,你们难道还能盈余吗?”

子贡笑着回道:“这您就放心吧。我们本就不打算拿报纸盈利,做报纸本就是为了造福百姓,所以只要能保持不赢不亏就可以了。”

之前宰予和子贡就商量过,造纸的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改良纸以及季氏的稳定大额订单,还有就是后续的书籍发行上。

而报纸的作用,主要是推广教育,扩大舆论声量。

所以他们本就不打算对报纸采取高额的定价策略,而是准备走平民路线,争取让曲阜的百姓每家每户都能看得上报纸。

而且就算有很多人拿树皮、芦苇之类的东西来兑换报纸,对于宰予他们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这不仅帮他们省下了大量用于采集、购买的人工费用,还帮他们囤积了大量原材料。

而中原大地上,造纸行业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诸夏各国都是一片蓝海。

如果原材料大量溢出,他们就加快印制书籍的脚步,等库存达到一定数量,便可以组织商队向国外倾销。

纸质书能承载的内容量可不是竹简能够比拟的。

到时候,就算诸夏的贵国抱着守旧观念不愿购买,但普通国人一定会积极购入这种性价比极高的产品。

等到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宰予还打算将报纸推广到其他各国,连带着夫子的学说也将在各国得到流传。

宰予心中暗道:“我还就不信了,我这么给夫子砸流量,难道还捧不出个春秋第一顶流来?”

想到这里,宰予念头一转。

或许,我也可以下场试一试?

他想到图书馆里那卷帙浩繁的馆藏书籍,一时之间心中无比雀跃。

同时代里,夫子有《春秋》,孙武有《孙子兵法》,司马穰苴有《司马法》,这些人都得以流芳百世。

没理由我就不能来一本《宰子》啊!

宰予正在寻思着怎么变成网红呢,忽然听见夫子叫他。

“予啊!你们为了造福百姓,不辞辛劳,那我又怎么能收你们多余的报酬呢?这样吧,今后你们只要给我供应一些纸张,至于金钱之类的,就不必再提了。”

宰予笑呵呵地回道:“报酬的事,可以回头再说。但我现在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夫子您能不能答应。”

孔子点头道:“尽管说来。”

宰予从自己的小布包中掏出纸笔,放在孔子的案前。

“学生才疏学浅、德行欠佳,所以我希望您能为报纸提个名字。”

“嗯……好吧。”

孔子拿起笔来,稍作沉思,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提笔一挥而就。

学生们凑上前去一看。

纸张之上,赫然是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仁报!

众多学生赞扬着:“夫子,这个名字好啊!以仁为报,方是大道。”

一片赞扬声中,唯有宰予轻舒一口气。

还好,刚才看见两个字,差点心脏都停了。

我还以为夫子写的是福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