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八十三章 卜筮之法

尊师孔仲尼 第八十三章 卜筮之法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八十三章 卜筮之法

尊师孔仲尼正文卷第八十三章卜筮之法“这、这是……”

无论是纸张还是曲辕犁,都是赵鞅先前从未见过的东西。

他看一眼图纸,又看一眼宰予,问道:“我只听闻,孔仲尼广收学子,教的都是诗书礼乐,没想到他的学生里居然还有人懂得工匠技艺。

您的这些学识,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宰予回道:“夫子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正是因为夫子出身贫贱,所以他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做过管理牧场的职吏,因此才能懂得许多常人不懂的技艺。

夫子教导我们这些学生,也向来讲求因材施教。

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德行出众,夫子便用古之君子的事例启发他们,帮助他们修养己身。

子有、子路喜欢参与政事,夫子就教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

而我宰予……”

说到这里,赵鞅忽的笑着打断他:“您能言善辩,恐怕您的老师教给你的,便是游说他人的方法吧?”

宰予闻言,并不否认,而是笑着回道:“我虽喜欢与人辩论,但奈何天生口舌笨拙,所以我刚开始向夫子学习时,学的并不是辩论之法。”

“喔?那您最初学的是什么呢?”

宰予道:“我所学者,不过《连山》《归藏》《周易》,唯此三易而已。”

“您懂《易》?”赵鞅闻言如获至宝,他惊喜问道:“我听闻学《易》者,要么擅长与人看相,要么懂得占卜之法,不知道您会哪一种呢?”

宰予端起酒爵饮了一口,随后拱手道:“看相、占卜,我都懂得一些。”

“那……”赵鞅左思右想,忽然开口道:“那不知能否请您为我赵氏卜上一卦呢?”

宰予站起身行礼道:“请上龟甲、炭盆。”

“来人,上龟甲、炭盆!”

不多时,宰予要求的物件便被摆在了他的面前。

宰予拿起桌上的小刀,在龟甲上刻出赵鞅所求之事,随后将其扔进火盆之中炙烤。

火舌翻涌,伴随着阵阵噼里啪啦的脆响声,宰予一边饮酒,一边诱导着赵鞅道。

“昊天已经得知了您想要卜问的卦辞,他正在传达旨意,引导赵氏的未来。”

虽然赵鞅请求宰予为赵氏占卜,但宰予毕竟不是什么名声在外的巫师,对于卦辞的准确性,赵鞅尚且心存疑虑。

于是他便借着等待占卜结果出炉的时刻,趁机发问,以此来探一探宰予的深浅。

“我听说古时候圣明的君王,遇到建立国家、兴办事业等等大事,都必须先行卜筮之法。

大禹迎娶涂山氏之女,卜兆的结果是吉,所以他的儿子夏启建立了夏朝。

简狄吞下飞燕的卵,生下了契,卜兆的结果也是吉,于是契的后代建立了商朝。

善于播种百谷的后稷,用蓍草筮兆,结果也是吉,所以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

为什么卜筮的结果如此灵验,甚至比人的预测还要更准确呢?”

宰予听到这里,立马开始忽悠:“卜筮不止流行于诸夏各国,就连不曾蒙受礼仪教化的蛮、夷、戎、狄之中也流传有各种卜筮的方法。

他们有的用草木,有的用金石,向各自崇信的神灵祈求,以此来预测未来的事务,指导战争的胜利。

我曾请教过久居鲁国的长者们。

他们说:当龟活到一千岁时,就能在莲叶上走动。而蓍草千岁时,能长出三百枝梗茎时,却仍然可以共用一条根。

由此可见,龟蓍的身上是存在神性的。

我听说在大江之南,有一片地方,名叫嘉林。

嘉林之中,没有豺狼虎豹等恶兽,也不见鸱枭之类的凶鸟。

在嘉林的中心,存在着一处湖泊,湖泊的中央,生长着一片巨大无比的芳莲。

芳莲中居住着一只年迈的蓍龟,传说他的肋甲上写着几行字:得到我的,原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为官长。原是诸侯的,可以成为帝王。

无数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动身前往嘉林寻觅神龟的踪迹。

然而大部分人却无法找到它的踪影,有的人虽然能在芳莲之下看见它的身姿,但眨眼的工夫,却发现神龟再次消没。

管子曰: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

隐伏在幽暗中,能时而存在,时而消没的,只有蓍龟和龙才能做到。

龟在水中生存,用火焰来炙烤它,二者调和验证,就能预知万物,知晓吉凶。

这大概就是卜筮之法能够屡屡灵验的原因吧。”

赵鞅闻言不免叹服:“您真是博学啊!”

二人说话的功夫,龟甲已经炙烤完毕,赵鞅命人拿水熄灭炭火,宰予则顺势取出龟甲,一边抚摸着龟甲上出现的纹路,一边准备为赵鞅解卦。

赵鞅正襟危坐,准备聆听宰予的解答,岂料过了很长时间,也不曾听见宰予开口。

他连忙问道:“您为什么不说话呢?结果是吉利还是不吉呢?”

宰予故弄玄虚的念了几句道:“这……怪啊!太奇怪了!”

赵鞅被宰予弄得好奇心愈发旺盛,他追问道:“到底是哪里奇怪了?”

宰予道:“我看见,不久之后,玄鸟将从东方到来,在赵氏降临。”

赵鞅高兴道:“玄鸟是天赐的祥瑞,这是吉兆啊!”

“按理说的确应当如此……可我占卜的结果却是,这只玄鸟将为赵氏开启灾祸啊!”

“此卦何解?”

“嗯……”宰予沉吟许久:“我卜筮多年,也未曾见过如此反常的卦象啊!”

他又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指着龟甲上的一处说道:“原来如此!玄鸟本是祥瑞,但奈何它的身后,有熊和罴在作怪啊!

玄鸟虽是祥瑞,但熊和罴却是大凶的征兆,赵氏的灾祸的根源,是由熊、罴所引起的,并不是玄鸟的罪过。”

赵鞅闻言沉默不语。

宰予的卦辞实在过于晦涩,玄鸟到底代表了什么,熊和罴又代表了什么,赵鞅百思不得其解。

赵鞅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

反正让宰予卜筮也不过是临时起意,卜筮的结果也并不总是准确的,赵鞅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岂料赵鞅刚准备把这一页揭过去,宰予对着龟甲又咦了一声。

“赵氏的子孙,将会长久的拥有代国。”

“这……”

赵鞅喝酒的动作猛地一僵。

他对代国早有图谋,但此事从未对他人吐露过,宰予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他猜出来的,还是说他的卜筮真的灵验?

赵鞅忍不住问道:“具体是哪一位子孙,您能看出来吗?”

宰予笑着将龟甲放在一旁:“代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所以,赵氏子孙中,能够拥有代国的,也肯定流淌着狄人的血脉。”

赵鞅联想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不由放下酒杯哈哈大笑。

“您大概是怜悯毋恤,所以才在这里借用占卜的名义,来替他请求封赏吧?”

宰予倒也不否认:“仁者,常存爱人之心。见到幼小的孩子遭到殴打,自然会心生怜悯。

只不过,我倒没有特意为他请求封赏。之前我也同您说过,我粗略学习过一些看相的方法。

您的小儿子毋恤,其容貌,贵不可言。”

赵鞅还是不信,他只以为宰予是在同他开玩笑。

“毋恤的性格懦弱,智慧不足。我的家臣中没有多少看好他的,传到我耳中的言论,也全都是关于他的恶行。我实在难以想象他今后会拥有代国。”

宰予听到这里,不由笑道:“当年文王向太公询问选用贤才的方法。

太公回答说:君主如果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奸邪,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推举任用,党羽少的人就会遭到贬斥。

您既然知道没有多少人支持毋恤,那么又怎么能以别人口中的话语,来作为衡量毋恤是否贤能的标准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