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尊师孔仲尼 > 第九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

尊师孔仲尼 第九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5:13

第九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

搞定了董安于,宰予正想松一口气呢。

没想到角落中又站出了个头顶头戴高冠帽、留着山羊须的男人。

宰予不由问道:“您是?”

山羊须男子笑了笑:“您果然如同赵孟说的那样,是个博学的君子啊!

在下姑布子卿,听说您同样精通相术,博览三易,所以特地想要与您探讨一番。”

宰予闻言,连忙冲子贡挑了挑眉毛。

今天他带子贡来就是干这个的。

在姑布子卿这种相术大师面前,宰予这种只是粗略读过三易几遍的人迟早会露怯。

子贡虽然对相术也是一知半解,但却可以与宰予一唱一和,二人互为犄角,相互策应。

就算有哪些地方说的不对,他俩也可以给对方查漏补缺、借机解围。

毕竟这次座谈极有可能影响到赵毋恤未来在赵氏宗族中的地位,事关宰予未来能否借赵毋恤之手,对天下各国以武力形式输出学说。

因此,这次与姑布子卿的对话,不得不慎重应对。

姑布子卿开口道:“凡是相师,必定有相人的方法,不知道您是秉承了三易之中的哪一易呢?”

宰予深知自己不是商瞿,如果与姑布子卿谈论三易,必然会暴露问题。

于是便笑着说道:“我的老师将三易的精华都传授给了我的同门商瞿。

至于我学到的相术,其实并不是从三易中钻研出来的,而是我根据老师授课时讲过的知识总结出来的。”

“自己总结的?”姑布子卿觉得宰予的说法有些新奇:“不知道您都总结出了什么呢?”

宰予见他上钩,立刻开始忽悠。

“夫子告诉我们,世上是有天命存在的。

而人的生命又是上天最神奇的造物,是蒙受天地之气所诞生的精华。

所以人的命运,也往往会在他的身体特征上反映出来。”

子贡趁势接道:“我听说,颈长嘴尖,通常刻薄寡恩。

高鼻大眼,胸突如鹰,声似豺狼的人,很少真心实意的施人恩惠。

这就像是吃饭用的爵、鼎不会摆在厕所的旁边,祭祀用的礼器也不能放在殿堂之上。

注定富贵的人不会有贫贱的相貌,注定卑贱的人也不会生出奇特的异相。

所以又怎么能不明察呢?”

姑布子卿听着宰予和子贡这套闻所未闻的相术,觉得似乎有些莫名的玄妙。

于是,他又追问道:“那么您二位又是从参考了那些事物,总结出的这套理论呢?”

宰予半真半假的开口道。

“夫子经常拿古时候的圣贤给我们讲课,向我们传授圣人们治国的道理。

我虽然无法完全掌握圣人治国的方法,但却在课堂上也了解到了这些圣贤的样貌特征。

传说黄帝的面部像龙,颛顼帝的头上长了类似角的东西,帝喾的牙齿连成一片。

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有两个重叠的瞳仁,禹的耳朵有三个窟窿。

商汤的胳膊上有两个肘,周文王有四个乳,周武王的眼睛高到可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

周公旦的背驼,而皋陶的嘴长得像马口,苍颉则有四只眼睛。

就连贵国的先君晋文公也具备独特的身体特征。

我听说文公的肋骨长成一片,应该是有这回事吧?”

姑布子卿点头道:“不错!文公的肋骨的确连成一片。”

宰予得到肯定的答复,不由笑道:“古来的圣贤具备奇特的外貌特征,并因此显赫一时。

贵国的文公肋骨长成一片,所以能帮助晋国称霸中原。

我相人的方法,正是根据他们的经历所总结出来的啊!”

姑布子卿又问:“那么您又是如何看出毋恤小君子命运不凡的呢?”

姑布子卿敢问,宰予自然也敢给他编。

他回忆了一番赵毋恤的相貌特征,信口胡诌道。

“凡是观人相貌,必定先观骨相。毋恤年纪虽幼,但脸颊丰盈,双颧傲立,远观虽然稍显柔弱,

但靠近再看,却能发现他的双目如龙,眼中可观云涨云消。

双腿似六月之阳,有如乾坤定数,恍若容江藏海。

背部如九天之月,仿若神龟盘卧,观之能承山岳。

此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大丈夫之相,行常人所不能的俊杰之貌!”

宰予的话说的可谓是掷地有声,言语用的也是极为考究。

但如果翻译成大白话,那就是:小白脸,婴儿肥,单眼皮,罗圈腿,再加一点小驼背。

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言语能力,听得子贡心里暗暗叫绝。

子贡的嘴角连连抽搐,如果不是久经考验,弄不好这会儿他已经绷不住大笑出声了。

但并不知情的赵鞅却是满脸欣喜,他大笑三声,从席位上站起。

“原来如此!我愿以为您不过是在说笑,没想到其中居然还有如此考究的说法。这么说来,毋恤还真的有神异之相?”

宰予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抬起脚将‘皮球’踢到了姑布子卿的脚下。

“您就算不相信我的话,难道还能不相信神相子卿吗?”

姑布子卿笑着说道:“我与宰子所见略同,毋恤小君子的确是世所罕见的将军之相。”

赵氏的家臣们原本也对宰予的相术心存疑虑,可现在就连大名鼎鼎的姑布子卿都出来为宰予站台,那么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了。

何况这会儿赵鞅正在兴头上呢,也没人想扫了这位赵氏主君的兴致。

他们纷纷拱手祝贺道:“恭贺主君,喜得毋恤小君子这般杰出的子嗣。”

赵鞅心里正美着呢,可转念一想,也不能完全听信两位相师的一面之词。

与其把希望赌在卦辞上,不如亲自来验证一下。

他忽然开口道:“去,传伯鲁、毋恤他们前来见我!”

没一会儿,赵鞅的几个子嗣便被带到了现场。

他们一一向父亲行过礼之后,又在赵鞅的吩咐下,依次拜见了宰予和姑布子卿。

昨天对赵毋恤拳打脚踢的那个少年自然行礼的行列。

当他看见宰予时,忍不住浑身一震,满眼的不可置信。

他不明白,为什么宰予这个粗鲁的儒生会出现在赵氏下宫。

但不等他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听见赵鞅朗声问道:“我上个月交给你们的竹简,你们都有好好地保存吗?”

听到这句话,少年如遭雷击。

在赵鞅的注视下,这群赵氏子弟里,只有长子伯鲁和幼子毋恤拿出了竹简。

至于其他几人,他们早就不知道把竹简扔到哪里去了。

至于之后考察背诵的环节中,更是只有赵毋恤一人能够一字不差的将竹简全篇背诵。

赵鞅也没想到,当着众多外人的面,这群小子居然能给他现了个大眼。

赵氏之主的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

他阴沉着脸正欲发作,宰予则趁机笑着上来打圆场。

“他们尚且年幼,性子顽皮些也属正常,您不必过于苛责他们。”

董安于也觉得当众责罚这帮小子不太合乎礼仪,于是同样跟着小声规劝道。

“责罚子嗣,不宜在公开场合。”

但赵鞅的邪火已经上来了。

他实在没想到,除了赵毋恤外,这帮小子居然一个都背不出,甚至连他最为看好的长子伯鲁都如此的不争气。

之前他那些不看好赵毋恤的言论,就像是一个个巴掌抽在自己的脸上,感觉火辣辣的疼。

况且就算抛开打脸不谈,继承人们一个个如此倦怠,这让一向要求极高的赵鞅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

“赏罚得当,方能建立威信。体罚能免,但如果一点惩罚也没有,这也同样也不合情理吧?”

宰予哈哈笑道:“您难道忘了您之前说过的话了吗?要先让民众富裕,再对他们进行教化,如果都行不通,才应当对他们进行惩罚。

犯一次错尚且可以原谅,如果第二次再犯,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我请求您继续对他们进行教化吧。”

宰予今天的诸多论断让赵鞅颇为欣赏,况且今天宰予是客。

以客为大是基本的礼节,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赵鞅下意识的询问起了宰予的意见。

“那么依您的看法,我应当怎么做才合适呢?”

宰予回道:“既然他们是因为背诵受到责难,就请您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重新交给他们《诗》《书》《礼》《乐》的竹简,并要求他们背诵吧。

这样做的话,一方面可以对他们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以君子之风熏陶他们。

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