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巨锅

明末:帝国崛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巨锅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1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巨锅

明末:帝国崛起

“李自成建国了,张献忠那老贼也有样学样攻破武昌建国,而那逆贼冯恺虽未建国,但是整个川西已尽落其手,和建国无异,周延儒!”

“臣在。”二度为首辅的周延儒满心苦涩。

“国事越发糜烂,爱卿可还记得当初对朕的承诺!”

周延儒当即拜倒,将官帽蜕下放在一边道:“臣有罪,恳求陛下罢免。”

“有罪,有罪,这些年朕听这两个字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崇祯怒斥道:“朕继位至今已有十六载,励精图治对尔等也是言听计从,可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朕若是成了亡国之君,尔等……”

话未说完,崇祯便仰倒在御座上面,眼前一阵阵发黑。

五年平辽袁崇焕,十面张网杨嗣昌,收拾山河周延儒,天生将臣孙传庭,还有那背主求荣的无耻老贼洪承畴!

一个个人名在崇祯眼前浮现,这些人曾经都被他寄予厚望,然而袁崇焕被他杀了,杨嗣昌死于剿贼,孙传庭辜负圣恩,洪承畴投降满清,这周延儒和那袁崇焕一样,整日里夸夸其谈,最后却是这般场景。

没来由的崇祯想到了冯恺……

冯恺和李自成、张献忠不同,李张是纯粹的造反起家,或许根本就没想过有一天能有这般威势,只能说是实力滋生了野心,流寇成了枭雄罢了。

但是冯逆不同,三年,冯逆打着蜀王的名号在成都厉兵秣马整整蛰伏了三年!

如今冯贼终于对川西官场动手了,士绅一体纳税,新科举……

一个动了全天下的利益阶层,一个得罪了满天下的读书人,当真是好大的魄力,不出世的豪雄呐。

够狠!

说实话崇祯也想,他也知道这么一搞,朝廷面临的财政危机就会迎刃而解,但是他不敢……

身为皇帝有些事想做却不敢做,当真是天大的讽刺,可事实终究是事实,这满朝的大臣一定会用尽手段阻止,而且他们手中的那根笔杆子堪比杀人不见血的刀,他如果学冯恺这一套,那么他必然会被这些文人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面,永生永世难以翻身!

而且在这四面漏风,还不知道有多少宫女太监被外朝所收买,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或许某一日他就会暴毙于宫中!

现在的他时不时就会想起哥哥天启皇帝临死前和他说过的那一番话……

魏忠贤只手遮天,横行于天下,被人称之为九千岁,无数官员为其立生祠,这些事自然瞒不过皇兄的眼睛,然而皇兄却听之任之。

崇祯以前一直不明白皇兄为何会这般纵容一个权倾朝野,甚至已经架空皇权的太监,为何会纵容魏忠贤肆无忌惮的打满朝的君子……

所以在他登基之初就想方设法的干掉了魏忠贤,扫清了大明朝上空的妖氛,还了这社稷一个朗朗晴天。

在崇祯看来,魏忠贤死了,阉党一扫而空,那么朝堂诸公,谦谦君子们必然会和他一起开创大明的盛世中兴!

然而崇祯发现自己错了,魏忠贤固然是罪大恶极,也是百死莫赎,但是他活着就是一柄架在所有官员脖子上的利刃,最不济也能威慑天下,还能替国家弄到银子。

说到底魏忠贤不死,至少财政不至于如此窘迫,窘迫到偌大的帝国居然连区区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现在刀没了,朝堂上所谓的君子们勾心斗角,党同伐异,将这朝堂弄的乌烟瘴气,将这天下弄的民不聊生。

如果可以,崇祯恨不得杀光这满朝整日里无所事事,只会推诿扯皮的东林君子们。

最可恨的是这群所谓君子还不能体会圣意,甚至于他在朝堂上都已经隐晦表明打算迁都南京,而满朝官员却连一个应和的都没有!

难道非要他这个天子乾纲独断背负起抛却祖宗陵寝的骂名前往南京!

现如今北方数省被打的稀烂,李自成若是破出潼关,山西全境都必然尽陷敌手,山西若是没了,北直隶就会立即暴露于贼军兵锋之下,还有满清这两年频频出塞,兵势越发强盛,已然威胁到整个北直隶和山东!

相对而言,南方没有遭受太大战乱,而且南方富庶,如果前往南京,让那些豪门大户认捐,朝廷有了银子便能整饬军伍,那么用不了多久朝廷或许就能如冯恺那样锤炼出一支大军,强军在手,何愁反贼不灭,北疆不定!

就算再不济也能如宋朝南渡那样,让国祚得以延续。

而这种种好处,满朝大臣却选择视而不见,还想让他背负骂名!

崇祯心很累,目光落在跪地的周延儒身上,想着当初周延儒二度拜首辅之时,自己给他的礼遇,最后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当真是越想越气。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无人应答……

大臣们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天子想要他们开口提议迁都,毫无疑问在如今的形势下迁都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但是谁敢谏言?

陈新甲怎么死的?不就是为你崇祯帝背锅而死?

谁要是建议迁都,那失却祖宗陵寝的这口巨锅谁来背?

以皇帝的薄情寡义,这口巨锅几乎是背定了!

混迹朝堂的谁不是久经宦海的人精,谁还没有一双洞察人心世事的眼睛,你崇祯是个什么德性,难不成当诸公都是瞎子?

而且也不是没有官员提议,只不过提议的是让太子前往南京募兵练兵,然而这个提议被崇祯皇帝很愤怒的否决了。

很显然,崇祯是觉得大臣们的意思是想要开辟第二朝廷,甚至是想要他留在北京等死,只要他一死,那么身在南京的太子就能直接继位,延续大明国祚!

当真是可笑愚蠢至极,大明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了,按照当前的势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多还有三年,北直隶必然沦陷!

皇帝的个人安危荣辱难道还能大的过社稷,大得过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只可惜这样的道理崇祯都看不明白,所以满朝大臣也懒得啰嗦,真到了不忍言的那一天,大不了殉社稷或者迎奉新主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