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56章:就问问,担当呢!?

第156章:就问问,担当呢!?

保住了一支部队,然后让楚国就此不再支持范氏,肯定是有害的一面。

刘阳担心的恰恰是楚军太惨,己方却是损失不多。

这个是战略角度的思维。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看一城一地之失,战争终究还是服务于政治。

智瑶和魏驹为什么会想要放走刘阳所部?

魏驹肯定是有多方多面的考虑。首先魏氏可以减少损失,再来就是保存实力的范氏才能继续牵制赵氏,尤其“温”难以攻克是一个事实。

至于说后面范氏会不会给魏氏在什么位置狠狠地来一下?魏氏已经在智氏引见士皋夷之后基本达成战略目标,剩下的那些完全可以在范氏真正完蛋之后再接收。

智瑶这边的考虑更多,留下范氏的实力牵制赵氏只是其一,最想要的是范氏自绝于楚国。

什么意思?没有太复杂的内涵,无非就是智瑶不想战事的规模再扩大,范氏就好好跟赵氏互相针对,楚国也别北上再被吴国捅屁股,然后智氏可以跟魏氏找郑国慢慢玩耍。

去年吴国已经战胜齐国,不出意外夫差应该已经膨胀到了一种极致,会开始将目光看向晋国,谋划北上跟晋国打一场,打赢晋军再使得列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而吴国已经一再击败楚国,甚至连“郢”都攻陷了一次,真的只差打服晋国就能成为霸主了。

智瑶不知道吴军什么时候会北上,想要的是哪怕吴军北上,楚国还要有趁吴国内部空虚去攻击的力量。

说白了就是,智瑶不希望赵氏继续强大下去,更不想晋国沦为一个二流诸侯国。

为此,智瑶都开始在准备联络勾践,想看看有什么能帮到越国的地方,做这些算是一种对国际局势的维稳……或者说叫操控。

所以了,智瑶接下来不但会放过刘阳统率的范氏私军,还想要让开通道使没有抵达战场的其余楚军归国。

郑军?如果他们是跟楚军合兵在一块,智瑶这一次也会放过,郑军自己一路则会进行拦截。

理由智瑶都给找好了,他们已经跟联军打了两次,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接下来无力再战也算不得什么。

现在看的是刘阳做出什么选择了。

刘阳发现智氏和魏氏有意放过之后在天人交战,很想保存范氏的实力,又不得不考虑楚国的感受。

最终,刘阳一咬牙,大喊道:“攻!”

得到命令的范氏私军,要看事先有没有察觉到智氏和魏氏的意图,察觉到或许会觉得明明有机会离开为什么要拼命,没有察觉到就没有什么患得患失的心理了。

“自寻死路!”魏驹怒了。

智瑶则是低声叹息了一声,对传令兵指示道:“挥旗,命我军加入攻击。”

这是一个为了保护家族自己可以死的年代,刘阳的选择是顾全范氏的大局,又或者说认为争取楚国的支持远比保住麾下的一个“师”更重要。

当然了,战事还没有出现最终的结果,说不定刘阳可以指挥范氏私军和剩下的楚军,弄出一个逆风翻盘呢?

然而,讲事实,摆道理,合起来五万的联军都败了,剩下六千左右的范氏私军和约一万还在抵抗的楚军,再加上他们的军心已失,怎么才能赢?

大概三刻钟之后,刘阳举目四望,看到周边全是智氏和魏氏的士兵,身边只剩下不到三十名自己人,抬头看向了西边的太阳。

不降则死的选项下,大部分楚军选择了投降,也有少部分的范氏士兵投降了。

“可要上前?”魏驹打从心里认为刘阳不识抬举。

智瑶不知道该不该佩服刘阳为了范氏的大局进行牺牲。

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肯定是高尚的人。

现在是一个先顾家再考虑国家利益的年代,贵族要是知道刘阳为了范氏进行牺牲,不用想都知道会进行赞赏,至于高不高尚要看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了。

“勿用上前。收兵罢。”智瑶不想杀死刘阳,连进行俘虏的兴趣都没有。

魏驹想了想,点头当复读机,道:“收兵罢。”

自然会有人去将命令传达下去。

得到命令的智氏士兵和魏氏士兵,他们的反应不一。

智氏的士兵得知要收兵,干的事情是赶紧去收割人头,使得看到的魏氏士兵一阵阵脸颊抽搐。

“智氏或将成为公敌啊!”刘阳当然也看到了智氏的士兵在干什么。

来自智氏的士兵不止会割楚军的人头,不可能放过范氏士兵的人头,要不是有军官盯着甚至可能丧心病狂地收割战死袍泽的人头。

这个就是军功以首级定论的坏处,只要能换取军功,人头是割的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交上去就是军功啊!

智瑶能怎么办?制止自家的士兵去收割人头吗?

他能够有一些限制,可是不能完全制止,要不然就是在与自己制定的“新法”作对。

“瑶,此举是否……”魏驹觉得智氏士兵的做法太残忍了。

是的,的确非常残忍。

可是,有些时候残忍是必需的。

智瑶在回忆商鞅面对这样的提问怎么回答,要命的是没有在脑海中找到相关的记忆。

“闻战而喜,无外如是。”智瑶说着摇了摇头,接着往下说道:“日后如何,且行且看罢。”

这时候,子贡过来在智瑶耳边低声说道:“无有寻得公子闾尸首。”

公子闾是逼近晋军前方五十米,后面在靠近晋军约是一百二十米左右的位置被踩死。

当时的晋军在公子闾死后就发起攻击,楚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回收公子闾的尸体。

现在找不到公子闾的尸体?考虑到大军推进,人的大脚、马蹄踩踏和战车重复辗过,这……不会成为肉泥了吧?

远处,刘阳在大声呼喊:“苍天!!!”

败了啊,智氏和魏氏的人却一点都不搭理,到底是仁慈还是羞辱?

智瑶和魏驹转头看去,附近的人也被刘阳的呐喊声吸引。

站在战车上的刘阳又在抬头看天,只是看一眼便重新扫视战场。

此时此刻的战场,智氏的士兵忙着割人头,同时来自智氏和魏氏的辅兵已经进场在打扫战场了。

投降的联军士兵,看是谁俘虏了他们,便是由哪一方进行押送。

刘阳没有说一句“我今日,便是尔等日后下场”之类的话,用留恋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最后一眼,横剑自刎了。

不,刚才并不是刘阳注视世界的最后一眼。

抹脖子切断颈动脉并不会让人在第一时间死亡,需要有一个大量出血的过程,然后可以因为失血过多而亡,或是气管被血液堵住窒息而亡,过程可能需要三十个呼吸或是更久。

刘阳倒在地上一直看着天空,最后断了气,眼睛都没有闭上。

另外,必须知道咬舌无法自尽,并且会很痛,非常痛!

刘阳自刎之后,剩下的三十来个范氏的人,他们互相跟熟人对视了一眼,一个又一个相继自杀了。

这时候,智瑶需要讲一句话:“好生收敛,交予士皋夷。”

士皋夷当然没有在战场,他在自己的封地忙着处理后续。

因为智氏和魏氏愿意给予士皋夷继承范氏的部分遗产,就此新生的凡氏极可能会成为解氏一般实力的家族。

更详细的来说,士皋夷会是一个有一座“都”,三座“邑”,不下于三十个“邦”的中等贵族,兵力则是可能比解氏多,达到一个“师”。

士皋夷付出的代价是,范氏大半瓦解,就此很长一段时间不再以范为氏,改称凡皋夷。

政治上的代价?凡皋夷以后需要以魏氏马首是瞻,内地里嘛……

夜幕降临。

战场之上还是有智氏和魏氏的辅兵打着火把在收拾战场。

这一次,他们不但会将有用没用的东西收集起来,还会埋葬双方战死者的遗体。

大胜之后,智瑶与魏驹同处一个军帐,两人就要不要撤兵进行商议。

魏驹可能还是对智氏的残暴耿耿于怀,面对智瑶的时候一再想提起这事,然后一次次又自己硬生生忍住了。

各家族历来就是互不干涉对方的内政,一干涉就等于欲图不轨,遭到干涉的家族有那个实力选择立马翻脸,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先禀‘元戎’,再行撤军?”魏驹完全理解,还是提出疑问。

“正是。”智瑶先回答,才又说道:“我军抵‘温’已有数日,先后与敌军大战,大河南岸已有郑军、楚军异动。以如今形势,退之可也。”

事实上,智瑶有点想去大河那边打半渡而击,可是连续大战下来,军队真的是到了需要休整的时候了。

不休整也行,只不过会是接下来打赢也可能出现废了自己编制的情况。

智氏的新军有参战就会有减员,伤亡一时半会很难得到精确的统计,大致的伤亡总数约在两千人左右,其中战死者或许逼近五百。

其余的智氏部队,伤亡接近四五千,阵亡者不会低于一千五。

与之对比获取的战果,计算斩获首级八千三百零七颗,抓捕的俘虏两万有余。

魏氏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智瑶有在进行关注,只是数据方面会更模糊一些,同时也不知道魏氏抓了多少俘虏。

魏驹很是迟疑,说道:“若是‘元戎’不允?”

智瑶静静地看着魏驹不说话。

他们两个家族已经超额纳赋,等于说是损害自家在顾忌国家利益。

以这个时代的三观,大部分贵族不会是对智氏和魏氏进行赞赏,只会嘲笑两个家族真傻。

现在魏氏好处占了,还想要完全不担责任?想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