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57章:强势对强势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57章:强势对强势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57章:强势对强势

目前晋国的“元戎”是赵鞅,等同于赵氏在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们理应需要比晋国的其余家族付出更多。

智氏和魏氏真的超额纳赋了啊!

与之相对的是赵氏这一次只是集结三个“师”的兵力,后续赵鞅有没有再进行家族征召不好说,反正暂时看不到除了“温”以被的赵氏三个“师”之外,有哪一支赵氏的部队出现。

智瑶和魏驹带着部队过来,他们跟向南撤退的联军进行了激战,获得了不俗的战果,到这一步并没有完成赵鞅的军令,只是击败约五万左右的联军,某种程度上来讲,即便进行撤退的话,赵鞅其实无法进行指责。

一开始魏驹不是那么明白智瑶为什么想要率军撤退,后来听了智瑶的解释依旧不太懂,还是间伯听了魏驹复述智瑶的话,由间伯站在魏氏立场进行解读才让魏驹搞明白。

“智氏世子如此年纪便可纵观全局,世子需多多学以致用。”间伯是打从心里佩服智瑶的。

魏驹一直以来都清楚自己跟智瑶有差距,没想到不止是在军事才能上存在差距,眼光的差距好像更大一些?

后面,魏驹主要前去寻找智瑶,说道:“此次退兵,乃是你我同愿。”

那就是有锅一起背啰。

智瑶笑呵呵地说道:“你我并无公职。”

没说错,他们尽管一再为国征战,可是真的没有什么一官半职。

仅是在智瑶和魏驹没有担任国家职位这一点,别说是没有将事情办成,哪怕是造成了什么坏的影响,非但谈不上能有什么处置,甚至赵鞅要赞赏智瑶和魏驹的品德。

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操蛋,并且还有更操蛋的事情,无非是取决于有什么家庭背景罢了。

两天后,“单”地的智氏一个“师”撤回,同时魏氏在“怀”地的两个“师”开始向“宁”移动,在“温”的智氏和魏氏的大军才押着战利品以及俘虏开始向“宁”转移。

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抵达“宁”并进行驻扎,之后第三天赵鞅的信使到来。

来的人智瑶之前从未见过,走完了确认身份的流程,三方开始谈正事。

过来的人自称叫齐安,从前缀判断是个齐国人,身份则是赵氏的家臣。

“我家世子已率一‘师’南下,如今当是驻于‘牧’。”齐安首先提到。

智瑶知道“牧”在哪。

如果赵毋恤是在“牧”那边,赵氏就是从晋国东部进行了调兵。

这个“牧”距离“宁”约是一百四十里,考虑到“牧”跟“原”起码相距六百里,齐安从“原”来到“宁”又知道赵毋恤在哪,压根就是赵毋恤早就在“牧”驻扎了。

智瑶没有客气,问道:“既是毋恤在‘牧’,为何不与瑶、驹合兵南下?”

这特么!

赵氏早有军队南下,极可能还是智瑶和魏驹率军在向“温”急赶的时候抵达,没有过去跟智瑶和魏驹会合,相反还驻扎在“牧”那么远的地方。

齐安觉得这个剧本不对。难道不是应该谈智氏、魏氏和赵氏三家世子统率的军队会合,再赶紧去“温”那边吗?

目前“温”的敌我阵营军队数量不少,有从北方南撤的约四万联军,还有不久前渡河北上的四万楚军、两万郑军和范氏一万大军,自然还有赵鞅率领的约七万晋军。

渡河北上的联军是来救援早起进入晋国内部的友军,他们在智瑶和魏驹率军撤离的两天后渡河,停在“温”地没有继续北上,抵达大河北岸一天后等来了撤回的友军。

因为赵鞅率军紧随其后的关系,会合的联军并没有马上撤往大河南岸,直接在“温”跟赵鞅所率的晋军进行对峙。

“主上与敌军已在酣战……”齐安没有说完,话被截断了。

魏驹打断,并问道:“战事如何?”

齐安答道:“互有胜败,我主……”

这一次打断齐安往下说的人是智瑶。

“敌军可有撤退迹象?”智瑶问道。

对齐安来说,谈话体验真的是太差了,还是要回答:“未有……,或有?”

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智瑶跟魏驹对视了一眼,一致的结论是:要么赵氏已经没人了,才会派来这么一个家臣;不然就是赵鞅不好直接表示不满,派来这么一个人隐晦表达不满的态度。

不管是哪一个,反正智瑶内心里只有“呵呵”二字。

“连日大战,又经长途行军……”智瑶说着停了下来。

魏驹接着话往下说道:“以我二人之尊尚且如此,历经酣战众人必更甚。”

那个“尊”不是特指身份,代指他们至少还能乘车,其余徒步的人肯定更累。

还是那一句话,智瑶跟魏驹都没有公职,参战是为国出力,赵鞅想以强制的方式进行命令……,何必呢?省省吧!

齐安站了起来,说道:“二位世子,安往‘牧’。”

智瑶和魏驹都没有做出什么回应。

齐安走到帐帘边上停下,转身行礼说道:“此间多有误会,安身份卑微无言以对,日后自会真相大白。”

所以,齐安不蠢,知道各个家族对少水南岸为什么战败心有余虑,处在对赵氏非常缺乏信任感的阶段。

赵氏现在做相当多的事情才能让各个家族放下心中顾虑,比如赵毋恤带着部队过来跟智瑶和魏驹会合,接下来必需由赵氏承担更重的任务,等等之类。

魏驹等齐安走了才露出了略略不安的表情,说道:“若是‘元戎’责难……”

有担心是应该的,尤其魏驹的年纪还不大,之前赵鞅却积威深重。

智瑶心中毫无波澜,甚至因为魏驹一脸愁容有点想笑。

有鉴于魏驹很配合的关系,智瑶不介意教点聪明,说道:“少水一败,‘元戎’威严尽丧。如今乃是赵氏有求于我等,非我等有求于赵氏。为国效力责无旁贷。然,我等如此,他人如何?”

智氏这边的家主智申根本强硬不起来,要是智瑶再软趴趴的话,智氏绝对要被赵鞅当成打手。

魏氏跟赵氏目前是竞争关系,本身就存在竞争,并且魏氏根本不亏欠赵氏什么,相反是赵氏还没有将赵武时代欠魏氏的人情还清,心里再不爽赵鞅还能拿魏氏怎么样?

当然了,智瑶需要的是魏氏跟智氏共进退。而想要共进退没有共同的敌人可不行,没有共同敌人就该是智氏和魏氏分道扬镳再互怼了。

他们驻扎在“宁”没有动弹,还分出一些部队押送俘虏和战利品回去。

智瑶当然不是干等着赵毋恤率军过来,该派的斥候非但没少,相反派出去的斥候有点多。

他们也在开始修建浮桥,等着赵毋恤率军过来就会立刻前往大河南岸。

“楚国和郑国的大军全部来到大河北岸,内部无疑会非常空虚,我根本不用率军前去‘温’参战,只要渡河前往南岸,不管是去拦截联军后路,还是趁郑国空虚占便宜,其实就是对晋国最大的帮助。”智瑶眼睛盯着山川舆图,脑子里思维清晰地构思着。

对于智瑶来说,他最难的是怎么更加打击郑国又能让楚国保存实力,再来就是不要对范氏失去固守“温”的信心。

“楚国现在真的不能完蛋,他们一完蛋就是在加强吴国,吴国太强给让晋国非常难受。”智瑶对这点有充分清醒的认知。

要怎么说呢?智瑶或许在一些战术上还显得稚嫩,关于战略绝对比现在的大多数人眼光更长远。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他要是在战略眼光上还比不过别人,早早自挂东南枝算了,免得以后受尽屈辱又遭罪的死去。

“我更想要的是赵氏损失惨重,可是不能将赵鞅当傻瓜啊!”智瑶听到了外面魏驹的声音了。

魏驹得到允许撩开帐帘走进来,紧随其后的是赵毋恤这个赵氏世子。

事先,智瑶已经知道赵毋恤过来,请魏驹前往进行迎接罢了。

“瑶,我军初到,为何……”赵毋恤话到一半被打断。

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偏偏智瑶不止对赵鞅的信使齐安那样,对赵毋恤也是相同。

魏驹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手,比如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时候可以用来展现强势和不满。

他们在“宁”等了七天,也就是说赵毋恤磨磨蹭蹭才过来。

现在是赵鞅亟需援军,又不是其他人,赵氏的世子都能不在乎,其他人为什么要在乎?

并且在那期间,赵鞅可是一波又一波地派人过来,不是催促进军,就是询问什么时候能进军。

智瑶和魏驹分别给出相同的答复:赵毋恤什么时候率军赶到,他们再视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在“温”那边的只有智申,魏氏家主魏侈在晋国西晋防备秦国。

谁都知道智申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赵鞅不蠢的话,肯定能明白这是智瑶和魏驹分别代表自己的家族,对赵鞅表示出智氏和魏氏的不满。

一次两次,赵鞅还是一再派人过来,一点都不改其强硬。

有些人身份地位不够的时候,用强势来试图压服他人,一旦别人退让就是各种得寸进尺;等这种人身份地位够了,哪怕是因为一些事情而权威尽失,还是会使用一贯的手段。

智瑶看向赵毋恤,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与驹即刻便会渡河。毋恤来与不来,自行而决。”

纯粹是智瑶不知道历史上赵毋恤一再拖“智瑶”的后腿,又或者干脆说是在拖晋国的后腿,要不然智瑶心里绝对会更爽。

当然,智瑶率军前往大河南岸并不是要拖后腿,绝对是在国家肝脑涂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