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零四章、面子之争

纵横宋末 第六百零四章、面子之争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六百零四章、面子之争

纵横宋末第六百零四章、面子之争王六不禁向着刘七望去,他觉得刘七点子多。

对于有功名的文人而言,捐款是一回事情,但是把他们与贱民放在一起又是一回事情。

“这位差爷,士农工商,我们士子排列第一,岂能与贱民一起捐款?”刘七向着官差拱手一礼,不亢不卑地问道。

刘七上来占领道德至高点,吾等乃是士人,既不是农民,更不是充满铜臭的商人,你如此把吾等逼捐,那不是降低文人的地位吗?

史要钱不敢大意,对方乃是士人,与刚才这些贱民不同。

“七郎此话就见外,驰道乃是专门为你们士人而建。”他侧身让过,同时拱手一礼,急忙解释原因,“七郎想想,他们这些乡巴佬几时能够用上?到时七郎一路轻松到成都赶考,一定能够考上进士。”

这些人乃是士人,万一考上进士了呢?

即使没有考上进士,他们也有话语权,上可以喷官家,下可以喷知县。

咱们这些小吏就是苦逼之命,既要不能违反官府的命令,还要小心翼翼与这些文人打交道。

史要钱一边心里吐嘈,一边尽量说好话。

但是刘七没有那么好忽悠,看了县城外面苏家河,口里淡淡说道:“吾等可以坐船。”

“七郎,汝是可以坐船。可是从这里到成都,也要两到三天吧。可是其它考生通过驰道已经半天里程就到达成都,而且把客栈最好的位置占据。客栈位置不好,吵吵闹闹的,也要影响七郎赶考,对不?”对于这个极要面子的文人,史要钱只得举例耐心劝说。

刘七微微一笑,早已想到对策:“这个也无所谓,吾早些日子出发,不就解决了吗?”

此人不好对付,给他说了这么多道理,还如此斤斤计较。

史要钱继续劝说:“其它赶考之人是走驰道,而七郎还走老掉牙的水路,说起来多么没有面子。传了出去,对七郎影响也不好。”

文人比普通人更加讲究面子,史要钱希望从这个方面打动刘七。

刘七此时没有再说话,一边喝茶,一边思考。

王六比刘七年齿小两岁,见解不如刘七,自己没有说话。

虽然他没有说话,但是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七郎,官府对你们有功名之人还是有优惠的,你们只要花一贯会子,就得到积善积德之美名,何乐而不为?”看到刘七犹豫不定,知道他已经有了心动,给他一个台阶下。

王六听了此话,有些急了:“七郎,官府这是强迫吾等举子捐款,不能污了吾等士人名声。”

“汝也知道名声之重要,如果传了出去,全县上到知县下到商人都捐助积善积德之款项,唯独吾等举人没有捐助,汝让百姓如何看待此事?”刘七叹了口气,“官府抓住了吾等举人之软肋之处。”

“徐知县为了他的政绩,竟然逼全县上上下下捐款,还美其名曰积善积德也,真是有辱文人斯文也。”听到刘七如此说话,王六忍不住把心里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小声点,心里知道就是了,汝不希望知县给吾等差评,赶快把嘴巴闭上。官场就是这样,认命吧。”说完,刘七从袖子掏出一贯会子,把钱交给小二。

小二不敢怠慢,点点头,急忙把积善积德款项交给了史要钱。

文人自然有文人的骄傲,即使要捐款,也不会亲自送下去,干脆通过小二的手。

史要钱当然知道这些文人的想法,他只要钱到手,才不会管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之事。

灵泉县也有一个世家,叫做苏家,加起来人口上千。

灵泉县有一条河流,就是以苏家命名的苏家河,可见苏家对灵泉县之影响力。

虽然是世家,但是也不能与胡人硬抗。

当胡人攻到成都,苏氏整个大家族迁到三百多里内江。

赵平把成都打下之后,苏氏迫不急待又从内江迁回灵泉县。

毕竟,内江那是客居,灵泉县才是他们的根本所在。

现在,整个苏氏大家族主要人物聚集在议事堂,是参加一件与整个苏氏关系很大的会议。

整个苏家一共五房,其余之人都是从这五房开枝散叶出来。

这是一个大家族,不可能让每人都发言。

五房各有一个代表,他们具有发言权。

他们面前分别有一个案几,上面有泡有醉春风茶叶的茶杯,还有官府的积善积德款公告。

其余一百左右则是坐在条凳上面列席,只能旁听不能发言。

即使如此,这些列席位置也让人打得头破血流争进来。

因为能够坐在都是各家各户有地位之人,都是能够在家里说法作数之人,也就是所谓有脸有面之人。

族长苏步起年纪大约六十七,头发已经白了大半,但是精神还在。

苏步起扫视在场之人一眼,冷冷说道:“诸位,现在新任的徐知县想修建到成都的驰道,要求苏家捐助积善积德款子一千贯铜钱。现在各位有什么想法与看法,不妨提出来。”

“积善积德款项,相信各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二房苏步清马上站了起来,“苏氏的家也不是刮大风吹来的,而是吾等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这个,二房不同意。”

二房乃是副族长,总是喜欢与族长苏步起唱对台戏。

他大约六十五头,头发花白,但是精神比起族长好看来好得多。

说完之后,他就专心致志揭开茶杯,一心一意对付茶杯里面的醉春风。

苏步起淡淡打量他一眼,未置可否,而是把目光投向三房苏步德。

苏步德大约六十出头,只有少量白发,显得人更加精神。

“二房虽然说得有理,可是吾等现在成都府路的转运使乃是苏氏之人。如果不做好表率,如何向朝廷交待?”他看了二房一眼,说出自己的担心。

苏寒青乃是整个苏氏的骄傲,现在乃是成都府路的转运使。

苏步起点点头,他望了望四房苏步尽。

苏步尽比苏步起小了几乎十岁,白发屈指可数。

他看了四周一眼,发现四周人看着他。

“既然是善款,”苏步尽想了想,停顿一下,接着说道:“此善款当然要捐,四房认为,认捐一半即可。”

他此话深得中庸之道,大房与二房两个都没有得罪。

“五房呢?”苏步起望着一心喝茶的苏步完。

苏步完只有五十出头,他没有料到族长竟然点他的名。

他乃是幺房,知道族长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一直与世无争,很少发现自己的意见。

今天没有料到,族长竟然点他的名,看来非发言不可。

苏步完想了想,还是发言:“苏氏能够有今天,不能忘本呀。”

他没有明说,但是其中的话不言而喻。

“五房说得有理,现在青儿能够在转运使这个位置,显然与朝廷的两位相公分不开的,这一千贯铜钱,苏氏认捐。”苏步起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

但是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副族长苏步清马上反对:“族长,这个可不是会子,而是铜钱,这是苏家世世代代省吃俭用的结果。”

现在转运使乃是大房的儿子,当然大房得为了儿子官位着想。

虽然大房有了出息,对大家也有好处。

但是现在大房要把整个大家族的多年老窖拿出来保他儿子的位置,他心里无论如何也不舒服。

想到这里,他颇有深意看了四房一眼。

苏步尽看着二房目光的寒意,心里猛然惊醒。

“族长,千贯可不是小数,苏家遇到灾荒之年怎么办,难道喝西北风?”他确实心痛,此时不得不把后果提出。

听到此话,苏步起两边已经变白的眉毛不禁皱在一起。

族长确实有决断之权,但是这个可是整个苏家世世代代的省吃俭用储蓄。

而且四房说得也有道理,如果没有遇到灾害倒也没有什么,可是万一遇到天灾**怎么办?

这是一个难题,一边是儿子的官位,一边是家族的生存。

他一边喝茶,一边不由得把目光向着三房苏步德望去。

三房想了想,口里喃喃说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三房,这次如果是千贯会子,苏家也没有伤了元气。可是这次确实千贯铜钱,万一遇到天灾**怎么办?”苏步清不再喝茶,放下茶杯,扫视众人一眼,语气咄咄逼人。

听到此话,在场不少之人都低头下去,一脸沮丧。

毕竟,二房确实说出在场之人心里话,现在捐助出去,遇到天灾**怎么办?

三房苏步德望着其它几房,说了一句大有深意的话:“吾等可以捐助出去,也不是不能收回来。”

“三房,汝这是什么意思,既然已经捐助出去,哪里还能够收回?难道你还好意思要回来?”二房苏步清瞪了他一眼,觉得他说话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三房要去把这个捐助的善款要回,那可是把苏氏整个大家族的脸丢尽。

顿时所有之人的脸不好看了,捐助多少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但是如果三房要厚着脸皮把这个钱要回,那么在场所有之人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把这个钱要回。

他们是大家族,更是世家。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普通人要脸,大家族更是要脸,世家更是要脸。

世家依靠什么生存,就是信誉。

如果没有信誉,还叫什么世家。

顿时所有之人,望着三房苏步德,脸色都是不屑一顾。

看到在场之人难看脸色,苏步德知道自己必须解释清楚。

否则他这个三房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取代。

三房苏步德扫视四周一圈,尽量用平静的语气,摇摇头说道:“作为一个世家,岂能有要回的道理。更何况,拨出去水无法收回。”

听到此话,在场之人松了口气。

可是三房说要把钱收回,又是什么意思?

苏步德看到在场众人疑惑目光,知道他们都想知道答案。

他轻轻啜茶一口,动作极为悠闲。

四房苏步尽看到他动作,恨不得一个拳头给他打去。

苏步德见到足足吊足在场之人胃口,心里极为得意。

“徐知县不是要积善积德吗?苏氏不妨帮助徐知县积善积德。”他扫视在场之人一眼,才慢悠悠说道。

二房苏步清不禁脖然大怒:“难道三房还觉得苏氏给得不多吗?难道三房想把苏氏所有田土卖完做善事才甘心?”手机用户看纵横宋末请浏览,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