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夷陵

举汉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夷陵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夷陵

诸葛亮不但放归李严,甚至就连其门下功曹、主簿、贼曹等人也一并放走,着实气魄惊人,纵然自矜如李严,亦对诸葛亮深感佩服。换成他,未必敢如此。

当然,李严也确实是真心归附,他年纪轻轻,就已成为夷道县长,看似前途无量,可事实却非如此。未来五年,即而立之年前,他的极限就是转任万户大县,做个千石县令,想要跨入两千石门槛,却是难如登天。

这是因为刘表乃是依靠南郡士族的鼎力支持,才成为荆州之主,作为回报,十余年来南郡士族遍布内外,掌握要职,权倾荆楚。而刘表本人,也不是一个能够破格提拔人才的英主。李严一个南阳人,不熬个十年八年,根本别想企及两千石之位。

不是李严诅咒故主,面对强势崛起的刘景,刘表疲于招架,颓势尽显,莫说十年八年,两三年内覆灭,都不是什么意外事。

刘景这边则不同,作为新兴势力,充满机遇,荆南的两千石太守,算上刘景本人在内,皆在三十岁以下,无一人超过而立。

刘景英才盖世,有鞭笞天下之志,总揽英雄,求贤若渴,李严相信凭借自己的才能,必会受到刘景的器重,远比在刘表手下,要有前途得多。夷道,就是李严为刘景准备的见面礼之一。

李严带着门下诸吏匆匆赶回夷道县城,此时夷道城中已然得知刘景大军来袭,城门紧闭,大小吏士蜂拥城头,严阵以待。

远远望见李严一行人,城头立刻有人高呼道:“是明廷,明廷回来了……”

“还有纲纪……”

“快开门……”

李严性情严刻,号为“李鳞甲”,夷道上下,无不畏之,代领县事的县丞尚未发话,守门吏就自顾自打开城门,恭迎李严,由此可知李严往日积威之深。

李严面容威严的步入城中,第一时间便让贼曹接管城防,又询问门下吏,得知其母尚不知他外出被俘,李严心下大安,乃召县丞、廷掾等人入县寺议事。

李严坐于正堂主位,直接开门见山道:“安远将军之名,想必诸君皆有耳闻。昔周文王不忍白骨暴露于荒野,周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故能获天地之应,克商如林之旅。今安远将军奉天子之命,将荆南之军,跨江北来,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真乃仁义之师也。我有意举城归顺,诸君以为如何?”

堂下之人,无一反对,从李严回到夷道的那一刻起,城中便再无其他声音,就算是同为命官的县丞,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李严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率领诸吏,出城北迎接刘景军。

夷道县城建于夷水右岸的层岩之上,因此别名“岩邑”,刘景军舰队溯江而来,直抵城下。

诸葛亮在众多甲士的护卫下登岸,行至李严面前。李严不等诸葛亮开口,先是深深一拜,继而道:“军师,在下幸不辱命,特率夷道吏民,恭迎义师。”

诸葛亮拉着李严的手,笑道:“正方果有冯异之风……”

诸葛亮的赞誉让李严颇为受用,云台二十八将中,得建方面之号者,也就冯异、岑彭二人而已。嗟呼,大丈夫,当如是也。

不过与冯异崇让谦逊不同,李严为人极有野心,他是先被俘,之后才献城归降,谈不上有多大功劳,因此他打起了夷水上游佷山县的主意,准备夺取佷山,以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

李严向诸葛亮进言道:“军师,夷道以西,夷水上游,尚有佷山县,南郡、巴郡蛮五大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佷山。其地群山环绕,道路艰险,加之蛮夷不服王化,大军西讨,非一日之功。”

“哦?”诸葛亮心知李严这么说,必有对策,虚心询问道:“不知正方有何高见?”

一如诸葛亮所料,李严不疾不徐地道:“佷山地处偏远,消息闭塞,必不知我军消息。军师可假我五百精兵,我佯装战败,借口寻求庇护,以骗开城门,如此便可兵不血刃夺取佷山。”

“善。”诸葛亮听罢拊手道,“五百精兵足矣?”

“足矣。”李严用力一点头,兵少才能显示出他的不凡来。

诸葛亮又问道:“正方打算何时出发?”

李严回道:“此事宜早不宜迟,最好今日就出发。”

诸葛亮叹道:“正方辛苦,功成之日,我必为正方请功。”

为伪装成败兵,刘景军五百精锐皆弃重甲,仅持刀弩,跟随李严,乘坐轻舟,逆夷水而上。

佷山虽西通巴蜀,南接武陵,然深处内陆,民少蛮多,说实话,对如今的刘景军而言,无关痛痒,真正重要的,是夷陵。

诸葛亮自然不会舍本逐末,因佷山而停止进军夷陵的脚步。次日,诸葛亮便让甘宁率领三千人,北取夷陵,他则将千人坐镇夷道,以为甘宁、李严后援。

夷陵乃是南郡西部之中心,其西扼三峡,东控江陵,南有荆门(山)、虎牙(山)之险,由于二山隔江对峙,形成天然江关,地势极其险要,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大战,如秦、楚荆门之战、公孙述浮桥拒汉等。

不过由于刘景军来得实在太过迅速,夷陵根本来不及反应,刘景军毫无阻碍的通过了这处天险,长驱直入,杀至夷陵。

刘景军突然兵临城下,夷陵城中几乎为之大乱,所幸夷陵不仅有县长主持大局,亦有屯兵将领,因此很快就稳定住了局面。

眼见夷陵一副据城死守的架势,自甘宁以下,诸将皆面露喜色,因为只有打仗,才有建功的机会。刘景军西行以来,所过诸县皆降,尚未发生一战,若是夷陵也降,他们上哪捞取战功?

甘宁率军登岸,在夷陵之南安营扎寨,修造战具,准备攻城。

两日后,李严成功夺取佷山,诸葛亮当即以其监二县事,自将千人北上,与甘宁会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