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曹

举汉 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曹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曹

三月下,河南尹,中牟县。

时隔一年有余,曹操重归官渡故地,虽然已经过去许久,可战场仍然横陈着累累白骨,无人收敛,风中似乎有无数的亡魂在呜咽、在嘶喊、在悲号……

曹操心中充满怜悯之情,但他却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就算重新来过,他依旧会毫不犹豫下令将七万余袁军士卒全部坑杀。

官渡袁绍势大,一时间四方瓦解,远近顾望,只有颍川郡忠于职守,丁壮荷戈,老弱负粮。

然而光靠颍川一地,根本不足以供养全军,奇袭乌巢前,军中仅剩一月之粮。他连自己的军队都快要养活不起了,突然多出七万余张嘴,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除了坑杀,他别无选择。

曹操深深叹息一声,随后命军士收集战场遗骸,集中掩埋。

官渡一役,曹操几乎全歼了袁绍的十万大军,不过他也并不像对外宣传的那般大获全胜,自身同样死伤惨重,元气大伤。

战后,他一直忙于清剿袁军残余势力,次年先入陈留,破袁绍仓亭之军,将袁军全部赶回河北。再征汝南,击刘备及黄巾余孽,将刘备彻底逐出汝南。

今年自正月开始,曹操先是驻军家乡沛国谯县,接着北上陈留浚仪,最后西入河南尹中牟,三个月来,足迹遍布豫州、兖州、司隶三地,一路清剿贼寇,震慑不轨,肃宁地方。至此,才算彻底消除了官渡之战的影响。

这还是获胜的情况下,曹操实在不敢想象,官渡之战若是败了,自己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曹操心中对袁绍,可谓是忌惮到了极点,至今都没做好进军冀州的准备。不过近日北方有消息传来,袁绍自败归河北后,常感愤愧,今年更是发病呕血,或许就此一病不起,亦未可知。

曹操的好消息,还不止于此,南边的刘表,近来遭到刘景、孙权联手围攻,内外交困下,不得不一改过去敌视的态度,派遣使者前来许都向他表示顺服。

一北一南,两个心腹大患同时出现状况,曹操原本崎岖的前路,忽然变得光明起来,似乎剪灭群桀,重整山河,指日可待。

就在曹操信马由缰,想得入神之际,背后忽然传来一把无比浑厚的声音:“明公,中牟有人来报,刘表使者已至……”

说话之人身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正是与曹操出入同行,不离左右的虎将许褚。

曹操回过神来,道:“听文若说,刘表的使者乃是南阳韩嵩韩德高,此人向以正直见称,为人甚有德操,名著汉、沔,乃楚国之望。”

接着又失笑道:“文若书信前脚才到,韩嵩后脚便追了过来,看来荆州形势确实不太妙。既然来了,那就回去见一见吧。”

“诺。”许褚抱拳应道。

曹操随即弃马乘车,返回中牟,于县寺之中接见韩嵩,在座者除了荀攸、郭嘉、贾诩、董昭等心腹谋臣外,还有司隶校尉钟繇,河南尹夏侯惇等人。

韩嵩峨冠大袖,气质儒雅,从容施礼道:“在下镇南将军府从事中郎韩嵩,拜见明公。”

曹操并没有给韩嵩丝毫好脸色,一上来就对刘表横加指责:“袁氏兄弟,一者刻玺于北方,一者称号于淮南,俱为国之大贼!刘景升身为宗室,不思报国,反而奉袁本初为盟主,屡与国家为敌。而今遭刘安远、孙讨虏夹攻,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危在旦夕,又恐孤率六军南下,这才假惺惺派遣足下来许职贡。”

曹操冷笑道:“足下认为,孤会答应刘景升之请吗?”

韩嵩神色从容地道:“刘镇南与袁本初结盟时,明公亦受命于袁本初,刘镇南虽不肯背盟,亦未废职贡,终不失信义之道。”

曹操被韩嵩当面揭了老底,几欲恼羞成怒,韩嵩却是一脸沉着,继续说道:“昔日齐桓公贯泽之会,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数国,及葵丘自矜,叛者九国。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今明公奉天子,兴霸业,继桓、文之功,岂能不引以为鉴?”

曹操闻言脸色稍霁。

韩嵩又道:“刘镇南与明公过去虽有纷争,然而今日派在下前来,亦是出于真心。明公拒之,恐令四方失望,远人寒心。”

曹操怒而笑道:“哦?依足下之意,对于刘景升的‘好意’,孤是非接受不可了?”

韩嵩摇头道:“在下只是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到底如何选择,还在明公自己。”

曹操并不急于做决定,反而问起韩嵩避居荆州的王鉨,“对了,足下可认识汝南王君子文?”

曹操姿貌短小,又是阉宦之后,年轻时不被士人所重,为此他“卑辞厚礼”,前往汝南求见许劭,以期获得“品评”,奈何许劭却看不上他,屡次将他拒之门外。曹操怒极“伺隙胁”,许劭才惧而给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

其境遇之难,由此可知。王鉨以及太尉桥玄,是为数不多对曹操另眼相看的人。

时过境迁,曹操如今已成为雄霸中原的霸主,而王鉨则年过六旬,垂垂老矣,桥玄更是早已身故多年。两个月前,曹操率军途经桥玄家乡梁国时,曾派遣使者以太牢之礼,祭祀桥玄。

见曹操顾左右而言他,韩嵩自知急也没用,回道:“王君中国之名士,我辈之楷模,岂能不识?王君久居武陵,此前与我等多有书信往来,不过去年刘仲达夺取武陵后,便断了联系。”

曹操忍不住叹息道:“天子都许后,曾遣使者南下,征王君为尚书,可惜王君无意仕途,加上疾病缠身,没有应命。也不知日后是否还有再见之期!”

韩嵩默然,他想到了自己的同乡好友邓羲,他因不满刘表联袁抗曹,一气之下举家迁往江东,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曹操之后又问了几位故人,便以韩嵩远来辛苦为由,让其暂回馆舍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