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吴的生存之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吴的生存之道

历史上的郑国是“朝秦暮楚”,秦国和楚国哪边势大、哪边军队接近郑国,郑国就会立刻向哪国投诚,这是春秋战国中弱国生存之道。

而东吴则是反其道行之,奉行的是“助强扶弱”之策,就是曹魏和蜀汉哪边势大,就帮助另外势弱的一方,共同对抗势大的一方。

就如当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谓兵锋正盛,大有直捣黄龙之势,逼得曹魏群臣竟将迁都之议拿到曹操面前讨论,最后还是司马懿和蒋济分析,蜀汉和东吴貌合神离,只要允诺让东吴全取荆州,东吴自然会有所动作,则蜀汉之兵自退。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和蒋济的提议,暗通东吴,之后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之计,以兵船伪装成商船,骗过关羽在长江防线上设置的烽火台,先下公安,再用公安降将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尽得关羽麾下士卒留在江陵中的家眷。

然后发布江陵已陷,蜀军已无退路之消息,有此导致关羽麾下士卒尽皆士气大跌,魏军趁机大败关羽大军,关羽无奈,只能退守麦城。

其后东吴大军包围麦城,欲劝降关羽,关羽被重重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只得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领着关平等人逃走,可惜东吴方面早有所料,早有朱然、潘璋领各自所部把守各大小通道。

而最后关羽等人就被潘璋部下马忠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誓不投降,俱被孙权处死,吕蒙自此一战功成,成为“东吴四大都督”之一。

东吴看到蜀汉势大,关羽大有领一州之军就打破曹魏的可能,就立刻拉关羽的后腿,不然若关羽兵逼许都,那么刘备这边再领兵东取雍凉二州就容易得多,甚至直接攻下洛阳所在司隶地方也是极有可能的。

等到后来刘备夷陵大败,蜀汉岌岌可危,曹魏一方独大,东吴就与蜀汉再次结盟,一起共抗曹魏,之后诸葛老大屡次北伐曹魏,东吴都会多多少少给予协助,还有几次是起兵响应的。

东吴的这些操作,在后世《银河英雄传说》里面对费沙自治领的描述中就说得很明白,这是夹在两个强国之间,一个有一定份量可以左右局势,但又没有能力凭自己力量决定局势的国家的生存之道。

不过东吴除了这些正常的操作外,还有不少谜之操作,譬如矢志不渝地由孙权领军攻打曹魏重镇合肥,这就等于费沙自治领组织大军攻打伊谢尔伦要塞一样,实在是令人不解。

而最奇葩的就是,每当孙权知道曹魏方面有援军到来,就自然会从合肥退军,灰溜溜地返回建业,由此就知道,孙权完全没有信心单凭东吴自己的力量对付曹军,但却要屡次领军攻打曹魏必救的重镇合肥,真是谜了。

在这些攻打合肥的战斗中,孙权还打出了自己“孙十万”的称号,另外还帮张辽刷出了“威震逍遥津”的成就,令张辽成为了曹魏诸多将领中唯一一个成为“武庙七十二将”的。

所以按照历史上东吴那种奇葩属性,还真的有可能不管诸葛老大与刘禅陛下递过去的橄榄枝,而做出向曹魏靠拢,反过来扯大汉后腿的事。

不过其实东吴若要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皆因这就是东吴的生存之道,除非我们能够想到办法打消东吴的这个顾虑,不然就算诸葛老大亲自出使东吴,也估计是无功而回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台湾了,据说这个时期的东吴,已经发现了台湾岛,并将其称为夷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