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退路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一百七十二章 退路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一百七十二章 退路

不过以现时的技术和人口,开发台湾估计难度甚大,毕竟还需跨越后世有名的那个“台海海峡”,而且东吴国内的土地还没完全开发完毕,要东吴抛下自己手上的土地,再去开发一片新的土地,绝对是不现实的。

而我的想法,并不是鼓励东吴去开发台湾,而是打算以大汉和东吴合作共伐曹魏为前提假设,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成功讨灭曹魏,大汉和东吴平分天下,各据险要以待天时。

对东吴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大汉在北伐中原的过程中高歌猛进,天下景从,全取曹魏之地,将东吴依然压制在东南一隅之地。

而这个情况就是东吴方面最顾虑的,如此一来,东吴只会重复历史上各个各据南方的政权情况,慢慢被北方政权消耗一空,最后就只剩下被消灭的下场。

这是由于古代北方农业相对比南方发达,所以粮食产量和储备,北方都比南方优胜,这情况要直到经历了五胡乱华、蒙元灭宋等外族大肆残杀汉族,逼得汉族大举迁徙至南方各地后才逐渐改变,到了取代元朝成为新的汉族政权的明朝时候,南方的经济、农业、人口等才慢慢超越北方,这才有了朱元璋以南征北、洪秀全占据南方糜烂全国、孙中山建立南方政府北伐成功等情况的发生。

到了那时,估计东吴肯定会与曹魏联手,一起对抗大汉,拖延大汉一统天下的步伐,而后世众多小说假设的那种曹魏将青徐二州交予东吴以分蜀汉之兵的情节,也应该有相当大的可能发生,毕竟让大汉取得中原,东吴败亡基本就是板上钉钉了,而以东吴内部豪族林立的情形,东吴之主只能算是一名董事长,对手下如股东一样的豪族并无绝对控制力,一旦东吴败势明显,这些豪族出卖自己在东吴的股份,投身别国基本是肯定的了。

因此就算东吴明知道接收青徐二州是曹魏的移祸之计,也肯定会按照曹魏的设想去接收青徐二州的,因为国家和人其实一样,求存是基本需要,就算明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为了多生存一天一时,也依然会将这杯穿肠之毒喝下去的。

而我的设想,就是为了避免东吴孤注一掷,导致大汉平定天下之路横生枝节,故此要留一条好的退路给东吴那边,让东吴之主孙权知道就算形势变成最坏的情况,他也并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而台湾虽然还算是一条退路,但不是一条好的退路,是绝对无法说服孙权的,因为现时的台湾,并不是后世的那个台湾,没有一个强大得外援制约中原大陆的力量,台湾光靠自己,能稳守一代人,就是大概三十到五十年就已经是了不起了。

以孙权这种政治比军事厉害得多的君主,区区的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安稳,肯定是不在他的考虑中的,不说二三百年,起码也要谋划到一百年的安稳,孙权这种人才会被说动。

故此在我的设想中,台湾虽然也是东吴的退路,不过这只是一个跳板而已,我为东吴设定的最终退路却是菲律宾。

记得后世看过的一些资料,台湾到菲律宾并不算远,大概就三百公里左右,而帆船的话,平均时速大概为十五公里,一天怎么也能航行十个八个小时,那样的话,两三日就能从台湾到达菲律宾了。

就算这个时代的技术稍有不及,估计五日,最多不超过十日就怎么也能到达了,而以东吴在这个现代领先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只要向东吴方面透露这个消息,他们自然就能派出船只寻到菲律宾的,再花点时间,摸清楚台湾到菲律宾的一干航线及水文情况,应该并不是难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