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东吴、东晋为什么算是南方政权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东吴、东晋为什么算是南方政权

但是十分诡异的情况却是发生了,刘封竟然甘愿背上一个不要说是当时,就算是后世也会社会性死亡的“不忠不孝”的罪名,袖手旁观,眼看着关羽被东吴围杀,也不去救援。

蜀汉在荆州设下的三重布置,竟然神差鬼推一样,没有任何布置发生丝毫作用,先是烽火台被一一攻占,不但没有放出丝毫信息,更是连一个逃脱的士卒也没有;然后是糜芳和傅士仁,宁愿放弃自己在蜀汉中的地位和前途,毫不抵抗就投降了自己没有丝毫根基的东吴;最后势力刘封,可谓是抱着“自绝于天下”的想法,对关羽见死不救。

关羽就是被自己的属下或是友军,一坑再坑之下,最后山穷水尽,被东吴大军死死围困于麦城之中,意欲突围就被后世笑称为“五虎克星”的马忠(麦城设伏擒获关羽,夷陵射伤黄忠致其伤重死亡)擒获,被押送到东吴都城建业后更是被孙权下令斩首,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经此一役,蜀汉和东吴双方的盟约就破产了,之后更发生了夷陵之战、火烧连营,陆逊亲手一把火将蜀汉精锐的大军一把火烧个干净(就是这件战绩,后世《三国无双》才将陆逊和周瑜拉在一起成为了两师徒,与蜀汉诸葛亮和姜维这对真师徒相提并论),断送了蜀汉先主刘备北伐中原的希望,更令蜀汉随即进入了风雨飘摇的阶段,刘备亦因此在白帝城中郁郁而亡。

幸好刘备总算是有识人之明,其选中了诸葛老大作为蜀汉的掌舵人,顺利将蜀汉这只巨轮驶离了那场随时令人船毁人亡的暴风雨。

随后诸葛老大更是以超人的统驭力和自控力,成功与东吴再次缔结了盟约,只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合作或对抗,蜀汉上下早已看透了东吴整个国家的情况,那就是气魄不足,自保有余而进取缺缺,难有奋不顾身将全部身家狠砸下去以求一个结果的心态。

不过这也是历来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或是北方待不住偏安南方的政权的通病了,初期南方上不算富庶,还是烟瘴之地时还不太显出这个通病,随着后来南方越来越富庶,基本上在南方的政权也难逃那种在声色犬马中迅速堕落,最后被北方政权攻灭的这种命运。

历史上这种记载比比皆是,东吴、东晋、南陈、南唐、南宋、南明等等,严格来说,还有被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推翻的建文帝朱允炆原明朝政权,也是定都南京(当时叫应天府),这其实也算是南方政权,不过后来朱棣称帝,自己继承了大明国统,自诩正统的朱棣,自然没有将朱允炆的政权独立出来的道理,只是刻意淡化和歪曲这段历史,孜孜不倦地宣扬朱允炆的种种不是以及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种种无奈。

就算是“靖难”这个词,也是朱棣从朱元璋《皇明祖训》中说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这句话脱胎出来的,所以朱棣举兵口号就是“清君侧、靖国难”,以此宣扬自己起兵抗命是有正当理由的,当然了,朱棣用了朱元璋的这个理由,但没有依循朱元璋定下的程序,需得到皇帝授命才能起兵这件事,是刻意隐瞒了。

而这些南方政权中,虽然“东吴”、“东晋”没有冠以“南”字,只是因为当时中国南方尚是蛮夷之地,人口、经济不算发达,故此历史上这段时间,中国都按东西划分,直到后来南方逐渐发展起来,基本上占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才按照南北划分,而且“东吴”和“东晋”的疆域,一半乃至一半以上都在江南地方,实实在在就是南方政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