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方政权的不足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方政权的不足

自古以来,声色犬马都是腐蚀人的神兵利器,看看董卓那么勇猛的一员将领,因缘际会,占了洛阳权倾天下,短短数年间,不断享受天下第一的种种待遇,很快就从一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蜕变为一名肚满肠肥,只知道保全富贵的田舍翁。

南方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日渐富庶,文化学术氛围更是浓厚,民间既有余财,文化氛围亦有,自然是读书人日众,甚至到了明清两朝,科举所录进士大多为江南人士,尤其夸张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其中一次科举,一榜进士竟然全部都是江南人士,如此一来就彻底激怒了北方考生,他们联名上书抗议。

此事越闹越大,民情汹涌,民间传言不断,于是朱元璋不得不亲自过问,但是一番查证下来,江南地方考生的试卷,水平确实高于北方考生,查办此事的官员都表示此次科举并无舞弊之事。

虽然如此,但是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自然要照顾北方人士的情绪,不可能将此结果公之于众,无奈之下,只得罢免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然后再开一榜科举,此榜所录进士尽皆为北方人士,就这样,才平息了此次事件。

只是自此之后,主持科举的官员,都会约定俗成一个惯例,就是每榜所取进士,必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北方人士,绝对不能全部之取江南考生,要不然的话,没有错也会被皇帝问责的了,而比例大概是南方六到七成,北方四到三成,南方读书氛围之盛,可见一斑。

读书人众多,自然是大儒辈出,就像“程门立雪”中杨时拜见的老师程颐,就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妥妥的江南人士。

而那个春秋战国后唯一一个被称为“子”,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朱子朱熹,乃是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人,也是江南人士。

富庶安逸而又文风鼎盛,难怪日后南方政权,鲜有不被声色犬马腐蚀的雄主,就算能够抵御声色犬马的腐蚀,也最多是第一代君主,到了第二代君主,生于如此环境,基本上难有雄心壮志,继承先代志向的君主了。

其中李后主李煜与陈后主陈叔宝就是最佳的例子了,毫不顾念先祖创业之难,一旦登位就纵情声色,不思励精图治以固国本,只管大肆搜刮民间,宁愿向强邻卑躬屈膝以求他国不来侵凌。

有如此君主,手下大臣也是有样学样,那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相传就是顾闳中(南唐画院待诏)奉李后主之命,前往南唐重臣韩熙载家中查探(当时有人告发韩熙载家中常常闭门不出,恐有谋反之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绘画下来给李后主观看的。

画中可见,韩熙载家中设宴,人物多,排场大,有美姬、有乐团、有舞队,可谓极尽纸醉金迷之事,虽然有人说这是韩熙载“自黑”之举,以免李后主猜疑,但是韩熙载能够如此轻易设下如此排场,想必平日家中生活,也断断算不上是俭朴的了。

南方政权的君臣除了容易沉迷酒色以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战略远见,容易被眼前之利害吸引全部注意力,难以思考长远之事。

就拿东吴所谓“四大都督”来说,除了周瑜和鲁肃,明白到三国时期最大的利害就是联弱抗强,只有全力遏制曹魏势力的发展,蜀汉和东吴才有生存之机,双方就算再有矛盾,也只能等灭掉曹魏或是极大削弱曹魏后,才是分个高下之时。

所以高傲如周瑜,就算十分不满刘备势力侵占荆州地盘的举动,也只是宣之于口,极力忍耐不会动之于手,而到了鲁肃之时,更是为保蜀汉势力能够壮大起来共同对抗曹魏,不惜让利给刘备方,搁置了荆州地域的争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