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再创东吴

第三百七十六章 再创东吴

可以说自孙权带领东吴,联合刘备势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威望空前高涨,加上军事上先后有周瑜和鲁肃两任都督支持,东吴上下尽都听其调遣。

只是孙权合肥一战失利,加上被张辽在逍遥津狠狠秀了一把后,威望打了一个对折都不止,国中上下每每有阳奉阴违之人,而到了孙权下令吕蒙主持背刺关羽的计划并付诸实行后,孙权的人望更是低到了一个新水平,朝中开始出现质疑及反对的声音了,这从东吴“二宫之争”后,孙权连太子也要流放出去就可见一斑了,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杀鲁王、扶太子上位的,这就证明孙权已经没有信心完全掌控朝局了,只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将此事勉强压了下来。

自合肥之战,孙权领十万大军也无法攻下张辽七八千人防守的城池后,东吴无论朝政还是军事,逐渐变成了一个烂泥潭,孙权纵再有雄心壮志,由于自己的力量大损,在国内世家大族及拥兵将领的掣肘下,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一切求稳,再寻求良机为东吴谋一条出路。

而背刺成功关羽后,虽然东吴是取得了荆州大部分区域,但是由于荆州乃是直接与曹魏接壤的四战之地,没有了蜀汉势力在这里作缓冲,东吴为了全面防御曹魏可能的进攻,在荆州投入了大量防守力量,防守自保都稍嫌不足,就不用说攻取合肥,攻下青徐二州了。

如此一来,东吴就更是死水一潭,国内诸多文臣武将,都是与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心中都只想保着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一切进取的行为都伴随着风险,而只顾保全现在所有一切的东吴集团,已经难以再有进取的行动了。

所以自赤壁之战,东吴拿得出手的战绩就只有两场,一场是荆州夺回战,这是靠着背盟偷袭此等不光彩的手段打赢的,而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如何会每次都有偷袭的良机,若无当面锣对面鼓这种硬碰硬的实力,国家沦丧那是早晚的事。

另外一场就是夷陵之战,这是陆逊初次统领大军的战役,利用了刘备大意轻敌的情绪,一把火烧了蜀汉七百里连营,而此战,刘备可是带着多年征战的全部精兵杀奔东吴而来的,存的是一举攻灭东吴的念头,最起码也是攻陷建业,重演当年白起一举攻破鄢郢两城,一战打得楚国衰弱下去的战例。

夷陵之战,陆逊也是奉孙权之命,倾全国精兵迎击刘备的,这是因为,有益州本土世家大族的例子在前(刘备占领益州后,除了少数几个特别要拉拢的人外,可没有给本地的世家大族什么好果子吃啊,看看蜀汉一直以来执政重臣就知道了,基本没一个益州本地人),所以东吴国内的世家大族,配合孙权、陆逊一起抵御刘备,也是一种自保手段而已。

总的来说,东吴方面除非被逼得无路可走,为求自保才肯倾尽全力外,其余情况基本上只能出动不伤及根本的的力量去谋求自身的利益,就是搞那种“小投入高回报”的投机倒把活动,这种好事哪能说有就有,故此后来东吴方面,一直都没有什么声息,魏蜀吴三国并立仿佛变成了魏蜀两国争霸一样。

而在现今这个时间段,孙权还没老到昏聩不堪,尚有雄心壮志,来一个“超兄越父”,陆逊也是刚历大战,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只因国中掣肘重重,导致他们这一对君臣无法随自己心意,建立一番丰功伟绩而已。

如若这时候有人向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东吴来个浴火重生,带领自己最为亲信的实力,去海外无人或者应该说是无汉人之地,仿效当年上古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褴褛,再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相信早已厌烦国中重重掣肘,完全看不到出路的孙权和陆逊这些有为君臣,想必是非常动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