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林苑与东方朔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林苑与东方朔

上林苑土地之肥美,在汉武帝扩建之时,东方朔就说出了“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这样的谏言,可见上林苑所占土地是多么膏腴了。

要知道东方朔可是以“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闻名于世的,就算是向汉武帝劝谏,也多是以故事、传说等形式婉转地表达出自己要说的意思,让东方朔说出如此正经的谏言,可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知上林苑的扩建,花费定然颇巨,所占之地也必定是水草丰茂之极。

就连东方朔这个在世人眼中汉武帝的弄臣、近臣都如此劝谏,可想而知其他的大臣会作出多么激烈的劝谏了,但是汉武帝最后还是一意孤行将上林苑扩大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

而根据传闻,上林苑其实还具备了一定的赈灾功能,就是当关中之地遭逢天灾,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天子就会开放上林苑,让百姓能够进入上林苑中打猎、捕鱼,以度过灾荒之年。

甚至一些人能够在上林苑中租借到土地耕种,就犹如后世地主租借土地给人耕种一样,只要缴纳足够的粮食给少府就可以了,而且其中优秀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可能会被少府吸纳,成为直接服务于天子的奴仆。

上林苑具备这些功能,相信也是汉朝天子用来遮掩悠悠众口的方法,毕竟历史上的商纣王子受德被周武王誓师讨伐时,其营建酒池肉林及鹿台就是罪状之一。

而历代皇帝,造高台、建园林、修宫室都基本上会被打上“骄奢淫逸”的罪名,但是汉代皇帝拥有远超当时建筑水平的宫室(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利用龙首山的地势为台殿,高出长安城,前殿东西五十丈,周围台殿四十三座,宫十三座,池一个,汉武帝修缮后的未央宫,以香木为栋椽,以杏木作梁柱;建章宫位于长安城外,在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两宫相通,皇帝乘辇往来于两宫之间,据史书上说有高二十余丈的阙,阙上有铜凤凰。),还拥有规模空前绝后的皇家园林。

但是当代或是后世,都没有人将这些作为罪状按在汉朝皇帝身上,汉朝灭亡的原因也没有“皇帝挥霍无度以致国库空虚”这一条。

如此可见,汉朝皇帝拉拢民心的手段,自从汉文帝刘恒说出了“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等重农惜民的名言后,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就犹如汉宣帝刘病已脱口而出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一样,想必已经是汉室皇族的基本教育了。

所以,汉武帝一边大规模扩建上林苑,一边在上林苑建好后,在一些灾荒之年,允许灾民进入上林苑中打猎捕鱼以糊口,还是十分有可能的。

不过当然了,要一下子恢复汉武帝时期那么规模巨大的上林苑,那是绝无可能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基本就是自杀行为,汉室也不用再想兴复了。

按照诸葛老大的打算,先搞一个一百到两百平方公里的上林苑,方便安排羽林军的驻扎,也顺便让少府这个为汉天子服务的机构复活。

至于之后上林苑是否继续扩建,就要看汉室复兴之路能否稳稳当当地走下去,若然一切顺利的话,自会扩建一二,但是以诸葛老大的想法,最终也就是建成一个占地五百到六百平方公里的上林苑,就足以彰显汉朝皇室的威权了。

毕竟历史上的上林苑规模过于巨大,也使朝廷负担加重不少,最后历经汉元帝、汉成帝先后缩减规模,将其中一部分田地、林地和水域,划归民用,准许百姓耕种和捕猎,这才稳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