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零五章 红顶商人

第四百零五章 红顶商人

永恒集团就是对国家政策无感、麻木,一旦国家真的动了真格,这个全国闻名的财富帝国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眼看是没有拯救的方法了。

而另外一个财富帝国大盗集团,其当家人退居二线后,仿似有点上头了一样屡次发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引起了社会上许多的质疑。

不过大盗集团能从一间默默无闻、工资都发不出的公司,一路高歌,成为一间业务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发达地区,市值达到数万亿规模的跨国大集团,旗下肯定网罗了一大群高智慧的人,就算是其利益关联者也大有能人异士了。

于是大盗集团在一群人的努力之下,其当家人也相当配合,不再爆出什么不当的言论,慢慢这事就淡化了,也没有引起社会人群的继续议论,一件事不再发酵自然就会慢慢消失了。

加上大盗集团在未极度膨胀起来之前,也实在是发展了不少公益项目,例如扶贫基金、蚂蚁森林等,亦是帮助了不少人。

后来大盗集团紧随国家政策搞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将原来的扶贫基金升级为乡村振兴基金,而原来的蚂蚁金融服务也确实是帮助了不少小微企业,于是大盗集团当家人不小心泛起的一连串涟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大盗集团的当家人虽然有段时间颇为不合主流价值观,但是毕竟还是听劝的,后来也是紧跟国家政策办事了。

所以大盗集团才没有落得永恒集团一样的下场,从万丈高楼崩塌为万丈深渊,可见任何的商业行为,如果违背了国家意志的话,最后只能落个灰灰的下场,这是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可以明证的。

故此俗语才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的说法,因为商业这东西,虽然是社会的润滑剂,没有它很多事都办不成,但是如果商业妄图脱离政府的掌握,甚至挑衅政府的话,政府再是不舍,也只能是壮士断腕,将作这些行为的商业主体彻底消除。

是故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商人,都是取得了政府明面或隐性的支持,千方百计取得政府或某些官员的支持,成为了历来所有商人的共识。

而这种行为,在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发展到登峰造极,晚清四大“红顶商人”唐廷枢、徐润、胡雪岩、盛宣怀的种种传闻和记载,就很是说明这个问题了。

所谓的“红顶商人”,就是戴着官帽经商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经商有成,通过捐官、帮助达官贵人立功等手段,成为了官员。

这就不是争取政府支持这么简单了,直接是成为了政府里面的一员,如此政府托其办事就方便多了,而其借着政府的旗帜经商也是获利无数。

但是这种官商合一的问题,最后都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公私不分,大抵这种“红顶商人”的下场,不外乎两种,要不就是政府或是代表政府的官员需索无度,逼得“红顶商人”破产,无法维持其商业项目。

要不就是“红顶商人”上下其手,侵吞大量的公共资源,最后不是东窗事发被明正典刑,就是被对手利用被逼上绝路。

晚清时期的这种“红顶商人”特色,其中之人真的是鲜有好下场,就连清朝最出名的四大“红顶商人”里面,胡雪岩、盛宣怀都是落得破产抄家的收场。

而香港翡翠台经典剧集《巾帼枭雄》里面“庆丰年”米业老板蒋乔的一生起起落落,最后忧愤而亡的经历中,就可以看个明明白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