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零六章 铁公鸡当国

第四百零六章 铁公鸡当国

明朝这些君子们捂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确实厉害,后世的许多守财奴都要自愧不如,就连后来攻破北京城的李自成李闯王,也要高呼一声“绝绝子”。

距离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前八天,崇祯已是山穷水尽,连军饷也发不出了,据当时临危受命掌管国库其中一名官员赵士锦,后来在《甲申纪事》中写到国库只有两千九百多两白银,连三千两都不足,何谈守城之资。

而这个时候的崇祯依然不甘认命,开创了历来天子都没做过的事,那就是拉下面子向朝中大臣权贵募捐,希望他们慷慨解囊、共纾国难。

但是就是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不断哀求,满朝文武都丝毫没有动容,内阁首辅魏藻德(也就是等于丞相),捐了五百两,其余文臣都是查考这个金额,一百几十的捐献。

一些权贵还为了哭穷,犹如拍戏一样,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叫卖,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总之就是一句话——没钱。

最后还是崇祯皇帝的忠狗——太监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其余太监也都是几千两地捐(对比内阁首辅魏藻德的五百两,难怪明朝皇帝都偏爱太监了。)。

眼看满朝文武权贵无动于衷,守城粮饷肯定不足,崇祯皇帝实在没有办法,就打算跟自己的岳父周奎做一场戏,让岳父周奎做托,捐个十万两,然后崇祯皇帝就封周奎为侯爷,这样就自然可以带动满朝文武权贵踊跃捐款了。

崇祯皇帝打的算盘甚好,谁知道其派太监徐高上门向周奎说这件事的时候,周奎竟然大哭,说自己绝对没有这么多钱,最后双方扯皮一番,周奎无论如何只答应捐献一万两出来救国。

如此作态,气得徐高拂袖而去,说周奎这个国丈如此吝惜,大事休矣,国破家亡,不知道国丈留这么多钱财有什么用。

崇祯皇帝临城破前的最后挣扎,就被这班满朝文武权贵坑得一文不值,难怪崇祯皇帝在煤山上上吊自杀之前,还恨恨地留下遗言:“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这班文武权贵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而最戏剧化的就是,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对如魏藻德这种人完全不给面子,不但不答应他们的投效,还严刑逼问他们的财产去向。

魏藻德后来受刑忍受不住,交出了家中积蓄的几万两白银,但是李自成的手下不相信魏藻德堂堂宰辅只有区区数万两家财,继续用刑,魏藻德被酷刑折磨了五天五夜,最后脑裂死于狱中。

而那个哭死哭活只肯捐一万两的国丈周奎,在李自成手下的严刑逼问下,也全部交代了自己的财产下落,被闯军抄出了无数奇珍异宝,足有几十车,光是现银就有五十三万两之巨。

这班文武权贵的操作,实在是使后人满头问号,这么多的家财,不要说全部捐献出来,只需捐出一半,崇祯皇帝手中有财,自然能组织起军队守御北京城了,须知北京城可是坚城巨城,守御得法的话,光凭李自成这班农民军起家的人,怎么会那么轻易拿下北京城呢。

但是这班文武权贵却偏偏不愿捐献银两出来,最后就等着闯军拿着刀剑抢劫他们,可谓是实实在在上演了一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寓言故事了。

所以说明朝的文武百官,发展到末期已经是完全没有为国为民的责任心了,只有结党营私、谋权谋财的私心,心中大概是想无论换了谁来当皇帝,都是需要他们辅助治理天下的,这皇帝换个姓氏算得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