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贤贤,易色。

第四百八十六章 贤贤,易色。

这句话的意思,后世诸多学者专家认为应该是“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为君上服务,能够奋不顾身;与朋友交往,答应的事就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是学习过了。”

如此解释,后面的几句大致无差,历来也没有多少人有异议,但是就是头一句“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有点说不过去,甚至算是牵强。

后世学者的解释也是意译而已,就是说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直译的话,怎么也不能说得通。

众多《论语》研究者认为“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是作动词使用,就是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字是名词,就是有德行的人的意思。

这两个“贤”字的解释,也没有问题,几乎得到了公认,但是“易色”怎么解释呢,又怎么会引申到如“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差不多的意思呢。

如果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乃是改变颜色的意思,就算“色”代表美色,那么也是改变美色的意思,但是这样就更解释不通了。

不过儒学几经变故、篡改,后世基本上已经没有正本清源的能力了,只能是大概解释而已,许多其中的典故、详情已是散失,孔子的一些话,背景是怎样的以及和什么人说的,已经是不可考了。

而按照现在诸葛老大的讲解,“贤贤易色”应该是“贤贤,易色。”,说的是见到有德行或是有学问的贤者,应该尊敬他,首要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要正色,所以这个“易色”说得就是改变脸色。

咦,按照诸葛老大的说法,竟然也能将“贤贤易色”说得通了,总比将儒家本来思想硬往“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里面套,而将“贤贤易色”解释为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为妥。

而诸葛老大继续说道,“色”字作脸色之意,在《论语》中也并不是孤例,《为政》篇中就有“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之句。

这句话是子夏问孔子怎么做才算是孝,孔子就说“子女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就是说子女孝顺父母,最难的就是有一个好脸色,这句话的意思倒没有什么人有异议,基本上是确定下来的了。

所以诸葛老大认为“贤贤易色”应该断句为“先贤,易色。”这样才能完全解释的通这句话,这也是相当合理的。

诸葛老大在一众学生面前小秀了一把,让大家明白到他这个书院祭酒也并不是什么浪得虚名之辈,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诸葛老大炫技一般将一众人等秀得目瞪口呆,乖乖听完他整个讲话之后,他也就同样退到屏风后面休息去了,将位置让给赵云发挥。

赵云老将军倒没有像诸葛老大那般秀,只是老老实实诵读了《孙子兵法》里面《始计》篇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到“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一段话。

然后就对这段话解释了一番,《孙子兵法》所载十分详尽,基本是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词句,所以赵云老将军只是略略说一下就可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