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63章 白捡一波好处(求订阅)

第363章 白捡一波好处(求订阅)

这一次引进了两条惠而浦的大型生产线,李卫东最少需要再找一千名工人,如果再算上培训过程中的淘汰率,差不多得招一千五百到两千人,最终才能留下一千名合格的工人。

一下子要招这么多的工人,李卫东也很无奈,若是在后世的话,一条微波炉生产线,根据自动化的程度不同,只需要30到80名工人,一般不会超过百人。

而九十年代初的制造业,大量的工作还需要人工手动完成,一条微波炉生产线若是两班倒的话,大几百人是很正常的情况。

后世的一条机械手臂,顶几十个工人,绝对所言非虚。

如果只是目测的话,机械手臂好像并不比人的动作更快。

然而机械手臂不需要休息,不需要上厕所,不需要吃饭,不需要睡觉,也不需要换班,顶多是隔一段时间给几滴润滑油。

换成工人的话,就算是连续工作不休息也不上厕所,工作一段时间总会觉得劳累,工作的效率会下降,做出来的产品良率也会降低。

早在六十年代初,世界上就出现的工业机器人,到了八十年代,工业机器人逐渐的在发达国家进行普及。

然而这个时代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成套系统化的机器人,智能化和轻量化的精度还不足。

也就是说,当时的工业机器人,一买就是一整套,想要单个购买某个生产步骤的机器人,厂家肯不肯卖是一回事,就算买来了,由于不是一整套,也没法单独使用。

整套的工业机器人,价格非常昂贵,得用“亿”为单位来报价。所以当时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用于类似汽车产业这种大型的、高价值、高利润的制造业。

一辆汽车卖几万美金,造汽车的花钱买一套工业机器人,还能把本钱给赚回来。若是微波炉或者其他小家电的话,买一套工业机器人根本就不够本钱,所以还得用人力组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家电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的尾巴,201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被应用到家电行业,家电制造再也不需要使用一大堆的人力。

而这也是全球造业的一个缩影,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使得制造业的用工数量越来越少,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

二十年的时间,由人力到自动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二十年或许是进入到工业国家的最后一班车。抓住这次机会,国家可以完成工业化,若是错过这个机会的话,或许要再等一次工业革命,才有机会跃升成为一个工业国家。

……

次日,李卫东便去拜访了分管扶贫的市领导陈传欣。

招聘这么多工人,李卫东并不打算自己去做,一来是因为麻烦,二来是李卫东觉得,不能浪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作为企业,一次性提供一千个就业岗位,当然得拿这事情换点好处才行。

除了分管扶贫之外,陈传欣还分管全市的工业,这可是个闲不住的差事,来找陈传欣的企业领导也是络绎不绝,有的时候排一整天的队,都未必能见得到陈传欣。

好在李卫东比较特殊,他是青河市民营企业家的典范,又三天两头的放卫星,所以李卫东只等了一个多小时,便见到了陈传欣。

“领导后面还有个会,李厂长,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秘书开口提醒道。

“十五分钟就够了。”李卫东点了点头,然后走进了陈传欣的办公室。

“李厂长来了,请坐。”陈传欣指了指沙发,接着说道:“你这消息可是够灵通的,市里面昨天才刚开完会,把事情定下来,你今天就找上门来了!”

李卫东微微一愣,随后开口问道;“领导,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您说的什么事,昨天才定下来?跟我有关?”

“你不是为了工业园区的事情来的?”陈传欣也是愣了愣神。

李卫东则开口问道:“市里要建工业园区了?”

“好嘛,原来你还不知道啊,是我搞了个大乌龙!”陈传欣笑了笑,接着说道;“市里面决定搞一个工业园区,提高全市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以便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和现代化的产业省级。

这个工业园区,打算定在太平镇,初步规划了1200亩的土地,到时候政府会鼓励一批企业潜入,率先潜入的企业,会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比如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用电的补助等等。

我得知你来找我,还以为是为了工业园区的事情,想要先在工业园区里先占一块风水宝地呢!”

这个太平镇的工业园区,李卫东是知道的,土地、路面、水电等配套,政府全都准备齐了,企业入驻非常方便。

而且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未来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就在太平镇专门设立了一个出入口。

当时土地价格也便宜,政府为了吸引工厂搬入到工业园区,也给出了一些税收减免的优惠条件。

有地不要是傻子!

更何况李卫东装载机厂的位置,已经是在市区范围内了,而富康农机厂的位置,二十多年后也变成了市区,这两块土地早晚是要被征收了搞房地产的。

与其临时抱佛脚,不如提前布局,先将工厂搬到工业园区去。

于是李卫东立刻点了点头:“这风水宝地肯定是得占的!领导,我不要多,先给我一百亩地就行。”

“一共就规划了1200亩土地,你一个人就要一百亩,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陈传欣开口说道。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领导,我打算把装载机厂、富康农机厂、还有我的小狗电器厂全都搬迁到工业园区里去。”

“那也用不了一百亩!”陈传欣摇着头说。

“我除了要建厂房之外,还要给职工建宿舍、食堂、澡堂之类的配套设施。”李卫东接着说道。

“宿舍什么的,可以建成楼房嘛!哪用得着一百亩!”陈传欣开口说道。

“领导,现在是用不了一百亩,但是以后肯定能用得上。”李卫东接着说道:“就比如我那个小狗电器厂,未来几年都会不断的扩张,到时候会大量的用工。”

“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情,咱们先谈现在!”陈传欣开口说道。

在陈传欣看来,“以后”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说不定他已经去别的地方任职了,小狗电器就算是变成国际级企业,也不是自己的政绩,所以还是抓住现在的好。

李卫东则是微微一笑,他开口说道;“那行,我听领导的,咱们谈谈现在。我那个小狗电器厂,最近要再上两条生产线,所以打算招聘一批工人。

我记得之前您说过,以后招工的话,要多照顾一下贫困山区的剩余劳动力,我这次来找您,也是为了认真落实领导的指示嘛!”

“哦?招工是好事情啊!”陈传欣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这次打算招多少?能有二百人不?要是能有二百人的话,差不多能决绝七八个村子的剩余劳动力了!”

李卫东则竖起两根手指:“这次最少要两千!”

“两千?”陈传欣猛的一惊,随后面露喜色。

以电器厂的工资水平,若是能有两千个山区农民进厂打工,等于解决了两千户的贫困户,正常情况下,这需要几十名扶贫干部好几年的努力才能做得到。

李卫东也是故意多说,不把数字说高一些,也没法跟陈传欣要好处。

而且岗前培训也不是人人都能通过的,总有一些脑子愚笨的人,没办法通过岗前培训,到时候李卫东把这些不合格的人赶走,陈传欣也无话可说,只能怪这些人不努力,不能胜任电器厂的工作。

电器厂的军事化管理,以及高强度的加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撑得住的,像是日本那位“加班狂魔”野田忠一郎,也只撑了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就算是真的招两千人,最后能够留下来的,可能也只有一千出头。

只见李卫东接着说道:“领导,我们毕竟只是个企业,对咱们市哪里是贫困乡镇,哪里是贫困村,完全不了解,就算是想要去贫困地区招人,也找不到地方,所以希望领导能够给帮帮忙,帮我们企业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好说!”陈传欣马上说道:“我马上让扶贫办,把咱们市的贫困村镇整理出来,送到你们厂去!”

李卫东却摇了摇头:“领导,我觉得吧,一事不劳二主,您干脆让扶贫办的同志把人给我招齐,直接送到我们厂里来得了!”

“什么?你还想让扶贫办帮你招人?”陈传欣瞪了瞪李卫东,心说这人也太得寸进尺了吧!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领导,您想啊,我们企业自己去贫困地区招人的话,公信力肯定不如政府,就怕村里的农民信不过我们,不敢来!由扶贫办的同志出面,老百姓肯定会来的。

另外呢,我们企业对于各个村镇的贫困情况,了解并不具体,招人的时候难免就不那么精准的,换成扶贫办的同志去招人,他们了解具体情况,也可以做到精准扶贫嘛!”

“精准扶贫!”陈传欣重复了一下这个词,突然间意识到了这四个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让企业自己去招人的话,去哪个村镇技术企业自己说的算,最终企业招来的是两千名工人,换来的是两千个贫困户脱贫。

而若是让扶贫办的人去招人,去那个村镇就由扶贫办说的算,扶贫办完全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扶贫难度最大的几个村镇,或者是集中某几个贫困村。

到时候同样是两千个贫困户脱贫,同时还能顺便摘掉好几个贫困村的帽子。

中国人穷惯了,手里没有那么多资源的时候,就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若是能集中力量,让几个村镇集体脱贫,肯定要比两千个散户脱贫更有意义。

而在写工作汇报的时候,这也是更加耀眼的政绩。

想到这里,陈传欣意识到,李卫东这是故意送给自己一个人情,让自己刷一波政绩。

事关扶贫,陈传欣觉得,自己有必要收下这个人情。

于是陈传欣开口说道:“李厂长,你这个精准扶贫说的好啊!这样吧,招人的事情呢,就交给扶贫办了,你就等着收人吧,我一会给扶贫办的张主任打个电话,让他亲自负责这件事情,有问题可以直接跟我汇报!”

有陈传欣这几句话,招人算是没有问题了。

然而李卫东可没打算到此为止,他还没有要好处呢!

“领导,我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厂一下子招这么多的工人,要新建厂房和宿舍,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而且工人招来之后,得培训一个月才能上岗,这两千人一个月的开销也不少。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这是很大的资金压力啊!”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我想请领导再帮帮忙,给我们厂一些优惠政策,让我们厂可以顺利的迈过这个坎!”

“得嘞,刚欠的人情,马上就得还上,这个李卫东还真是不吃亏!”陈传欣无奈的笑了笑,接着问道:“李厂长,你要什么什么优惠政策?”

“地税方面,像是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之类的,能不能给一些减免?”李卫东开口问。

陈传欣皱着眉头想了想,地方税当中,地方企业所得税占大头,除此之外其他项目并不高,减免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如果财政出钱帮两千贫困户脱贫,支出还要更多,这么算起来即便是免除一部分地税项目,依旧是财政划算。

于是陈传欣点了点头:“好吧,你们也算是扶贫企业,在地方税方面,给你们一些减免,也是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扶贫工作当中!”

李卫东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些杂七杂八的地税项目,看起来税率不高,但加起来却不少,对于企业而言,少交这些零零散散的税收,可以减轻不少的负担。

李卫东又问道:“领导,电费方面,能不能给我们厂一个优惠价啊?”

作为电器厂,日常生产中消耗最多的就是电力,哪怕是给个八折的优惠价,一年下来也能节省不少钱。

而且陈传欣本身就是分管工业的领导,这工业用电的事情,正是陈传欣的管辖范围之内。

然而陈传欣却皱了皱眉头,一脸为难的说道;“电业局那边,可是一直都在亏损啊!”

“未来的国家电网还年年亏损呢!”李卫东心中吐槽了一句,随后开口说道:“领导,我又不是要免电费,能给个折扣价就行。”

陈传欣点了点头,若是只要个折扣价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电这东西又不能储存,电厂发出来电,最好就是直接被用户用掉,只要用户用了电,电厂就不亏,相反的只要用户没用电,那电厂就白发电了,自然就亏了。

所以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电卖的便宜些无所谓,关键是你得用电。

放在未来的话,那些用电大户也能从电力部门得到一个优惠的电价,基本上一家企业年用电量超过一百万千瓦时的时候,就拥有了跟电力部门的议价权。

站在电力部门的角度上,如果能用一个优惠价,鼓励企业多用电,最终赚到的还是自己赚钱。

……

李卫东要了一个六折的电价,然后美滋滋的离开了陈传欣的办公室。

这次招工一千人,本来就是在电器厂的计划范围之内,能顺便从陈传欣那里换点好处,等于是白捡!

上了车之后,李卫东掏出了BP机,刚才见陈传欣的时候,李卫东调到了静音,而如今,BP机上多了好几个电话号码,都是农机厂杜家海打来的。

“才十几分钟,就打了这么多通的电话,这是夺命追魂call啊!看来农机才那边,出了大事了!”

想到这里,李卫东立刻开车来到附近的报亭,找了个公用电话。

1993年的时候,北上广那种大城市已经有了手机基站,可以提供移动通话服务,而青河这种小地方,显然是没有这种条件,所以还得打公共电话。

很快的,电话接通了。

“老杜,这么急找我,是厂里出事了么?”李卫东开口问道。

杜家海马上回答道:“厂长,咱们厂生产的农用车,让人给举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