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64章 反向操作(求订阅)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364章 反向操作(求订阅)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364章 反向操作(求订阅)

农机厂竟然被人举报了!

李卫东顿时一头雾水,他一直都是合法经营,从不拖欠税费,也没有欠工人的薪水,怎么就被人给举报了?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老杜,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举报的我们?原因是什么?”

“举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生产的农用车,所使用的发动机是三无产品。至于是谁举报的嘛,说是省内的好几家拖拉机厂联名举报的。”杜家海开口答道。

“原来如此,咱们的农用车,动了拖拉机厂的蛋糕,他们来找麻烦了!”李卫东点了点头,他倒不觉的这是意外。

之前富康农用车在青河市推广的时候,就将市拖拉机厂搞的半死不活,现如今富康农机厂的销售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省内的那些拖拉机厂顿时倍感压力,销量也是直接腰斩。

又到了农机销售的旺季,拖拉机的销量却大不如前,这些拖拉机厂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没办法用市场手段来搞垮富康农机,便只能使用一些阴招,比如举报。

富康农用车所使用的发动机,也的确是三无产品。

当初李卫东为了给农用车找到合适的发动机,专门去了一趟山城,求助三大摩托车厂,然而三大摩托厂压根就不搭理李卫东,最终李卫东找到了沈聪佐这位未来的摩托车发动机大亨,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

但沈聪佐只是个个体户,他虽然有能力造出合格的发动机,但是却没有发动机生产的许可证。

在国内生产内燃机,是需要生产许可证的,这个生产许可证也不算很难办理,但是个体户肯定是办不下来的。

由于没有生产许可证,沈聪佐向李卫东提供的发动机,也就成了三无产品。

当时国内对于各种工业产品的监管也不规范,类似的这种三无产品也有很多。

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那十几年,物资供应并不丰盛,生产资料还都得靠找关系批条子才能得到,这也就使得很多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采用一些不合规的生产方式,甭管有没有许可证,先把产品生产出来再说。

相关部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民不举官不究。

但若是有人举报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相关部门肯定是要干活的,到时候一查一个准!

发动机是三无产品,应该算是富康农用三轮车的最大隐患,现如今这个隐患终于爆发了。

那些拖拉机厂,由于被富康农用车抢了市场,便背地里使坏,直接去举报农用车的发动机是三无产品,想利用行政手段,将农用车赶出市场。

电话当中,杜家海接着说道:“就在刚刚,农机局那边打来电话,告诉了我省内多家企业联名举报咱们厂的事情,事情也已经闹到了省农业厅,厅里面让咱们市里处理,然后这事情暂时被孟卫国副市长那边给压下来了,不过就怕那些拖拉机厂不肯就此善罢甘休啊!”

“我知道了,我现在刚刚在市里,那我就顺便去见见市领导吧!”李卫东开口答道。

于是李卫东又折返回去,排队去见孟卫国。

孟卫国是分管农业和水利的市领导。当初那几个用拖拉机非法挖沙的农民,跑去农机站诽谤农用三轮车,便撞到了这位孟卫国的枪口上。

富康的农用车,算得上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明星产品,在农业部都是有名有号的,孟卫国作为分管领导,自然得力保。有人举报富康农用车,孟卫国自然会想办法把事情压下来。

李卫东没等太久,就见到了孟卫国。

“李厂长,你来的可够快的!”孟卫国示意李卫东坐下,随后开口说道:“详细的情况,农机局那边应该都给你说过了吧,我也就不再叙述了。我现在就想知道一下,你们的农用车发动机是三无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领导,是这样的,农用车的发动机,跟普通摩托车的发动机,还是有所区别的,当初我们研发农用三轮车的时候,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所以我就亲自去了一趟山城……”

李卫东将自己找发动机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自己是百般无奈之下,才选择三无发动机的。

孟卫国也没有刁难李卫东,他听完李卫东的叙述后,开口说道:“李厂长,你的这种情况,我倒是能理解。不过你们用的发动机也的确是三无产品,这点可没有冤枉你!

这一类的事情,就像是一层窗户纸,若是没有人去捅的话,那就是相安无事,可一旦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就会有人管,而且还得公事公办。这一旦公事公办,那事情解决起来可就麻烦了。

我现在只是暂时的帮你把事情给压下去了,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那些拖拉机厂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我能帮你一次,能帮你两次,但不可能每次都帮你把事情压下去。

现在你们厂的农用车,还只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就遇到了这种麻烦,若是以后向全国推广的话,遇到的麻烦还会更大。

而且这件事情,不光是你们企业之间的竞争,还牵扯到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所以李厂长,我希望你可以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事情,不要再给别人留下把柄!”

富康农用车是青河市农机行业的亮点,然而拿到别的地方出售时,却抢了当地拖拉机厂的市场,地方保护主义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厂家,甚至会支持厂家举报富康农机厂。

李卫东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立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领导放心,等回去以后,我马上解决这件事情。”

……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卫东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沈聪佐的电话,并且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沈聪佐。

“老沈,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发动机许可证上,如果你有许可证的话,那么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你那边什么时候能弄到这个许可证?”李卫东开口问道。

“短时间内恐怕是拿不到。”沈聪佐有些为难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常识申请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可是我这个发动机厂没有法人的身份,说白了还是个大的个体户,所以每次去申请,都是资格不够,不予发证。”

当时国内对私营企业适用的法律,还是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理》,这个条例只明确了私人企业的合法性,但却没有给私营企业正式的法人地位。

没有法人地位,私人企业在经营上,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很多政策也是享受不到的。

直到《公司法》实施以后,私人企业才有了正式的法人地位。

沈聪佐的发动机厂没有正式的法人地位,就申请不到发动机生产许可证,也就只能继续生产三无发动机。

在李卫东的印象当中,历史上沈聪佐的发动机厂,就是在1994年才拿到了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而那也是《公司法》正式实施的一年。

只听沈聪佐开口说道;“卫东,我知道你人脉关系广,路子也多,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把这个证给办下来!”

李卫东呵呵一笑:“老沈,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你要是缺钱的话,我倒是能给你弄来投资,缺技术的话,我也能想办法给你找找工程师,可这个发动机生产许可证,是国家政策卡在那里,我可没办法!”

李卫东是朕没有那个本事,帮沈聪佐弄到发动机生产许可,这个这是政策造成的难题,不是李卫东所能够解决的。

不过李卫东最擅长的,就是钻政策的漏洞,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各项政策还不完善的年代,有的是政策漏洞可以钻。

于是李卫东接着说道:“我虽然没有办法帮你办个发动机生产的许可证,但是却可以有办法,让你拥有生产发动机的许可。”

“没许可证?还能有生产许可?这话怎么这么绕嘴啊,究竟该怎么做?”沈聪佐开口问道。

“很简答,两个字,挂靠!”李卫东开口答道。

“我明白了,你是让我找个有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摩托车企业,然后把我的厂子挂靠上去?”沈聪佐开口问道。

李卫东则开口答:“不,你完全说反了,我是让你找个摩托车企业,让他们把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挂在你那里!那样的话,你不就有生产许可证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