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599章 支柱产业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599章 支柱产业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599章 支柱产业

赵金山掏出一个文件夹,笑盈盈的说道;“卫东,我听你的,在春节之前把美国的股票全都清仓了!本来清仓的时候,看到纳斯达克还在涨,我还觉得亏了。

但现在看来,还是你说得准,我这边股票清仓才一个多月,美国的纳斯达克就开始下跌了!我要是晚走一个月的话,恐怕就被套住了。”

“这是个开始,我预计这一次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可能得跌上一两年。”李卫东开口说道。

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终于爆发了。

过去几年互联网产业盲目投资所带来的隐患,终于在这时候展现出来,未来两年美国科技公司会抹去五万亿美金的市值,而全美只有一半的网络公司,能活到2004年,撑到互联网再次兴起的时候。

只听赵金山接着说道;“我把美国那边的股票卖掉了,回笼了一些资金,顺便在内蒙拿了四个大煤矿。规模都还可以,年产全都超过100万吨。

原本也有几个挺有实力的对手,互相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可那边的国资局听说我要用美金付款,立马把四个四个矿卖给我了。

我听说他们要建石化项目,急需采购一批进口设备,正缺外汇呢,你说巧不巧,刚好我被给遇到了!文件就在这里呢,你看看。”

李卫东接过文件袋,打开看了看,这四个煤矿的规模虽然远不如泰丰矿和泰盛矿,但等过几年煤炭价格一上涨,每个矿一年赚两三亿是没有问题的。

“这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也快到头来, 再熬一熬,煤老板的黄金十年马上就要来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

距离纺织品批发商城不远的地方, 李卫东投资的小家电批发城也已经竣工。

马忠义头前带路, 领着李卫东在商城内转了一圈。

“马哥, 这一年可是辛苦你了!现在小家电批发城也建好了,你先休息几个月, 咱们再做下个项目。”李卫东开口说道。

“还有下个项目?你是不打算让我回家抱孙子了啊!”马忠义苦涩的笑了笑。

“抱孙子?家富有孩子了?”李卫东开口问。

“恩,家富媳妇怀上了,已经五个月了。”马忠义接着说道:“我本来还打算做完这个项目, 就回家看孙子呢!”

“马哥,你才五十岁,急什么啊,最起码还能再干十五年!”李卫东笑着说道。

他们口中的“家富”, 名叫马家富,是马忠义的大儿子,混了个高中文凭后,便直接进了小狗电器厂当个小领导。

后来马忠义负责商城建设,马家富也跟着马忠义一起,来到了商城管理公司, 被当做马忠义接班人培养。

商城管理公司的业务类似于物业公司,主要是为批发商城的租户提供物业服务。

至于招租方面的事情,压根就不用费心,自从高速公路建成以后, 纺织品批发商城户户都是旺铺,有的是商家抢租,就连去年建成的二期工程,也很快被填满了。

所以马忠义平时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放在建设方面。

最近几年,马忠义完成了纺织品批发商城的二期工程的建设,完成了物流园的建设, 还完成了眼前这个小家电批发商的建设。

而对于李卫东来说, 小家电批发商城, 也只是他规划当中的一部分, 他要将青河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批发商城,光有纺织品和小家电, 还是远远不够的。

只听李卫东开口说道:“《住房置业担保管理办法》已经审议通过了,虽然是试行版, 不过我估计很快就会进入到实施阶段。以后老百姓想要贷款买房, 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前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停止单位分房的政策了,去年那批拿到房的,估计是最后一批幸运儿。接下来住房会进入到商品房时代。

我认为未来的二十年,贷款买房会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房地产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甚至会成为咱们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

“你打算进军房地产行业?”马忠义立刻问道。

李卫东点了点头:“当初兴建纺织品批发商城的时候,我没有把建筑的工作外包出去,而是专门组建一个建筑公司,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向房地产行业发展。”

“搞房地产的话,资金投入应该会比较大吧?”马忠义开口问道。

“资金的话可以从银行贷款。不过根据我的计划,前期我们还是以囤地为主,附带着做一些上游产业链。等过个三五年,再开始做住宅。”李卫东回答道。

……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住房比较紧张,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国家也鼓励单位自建住房,然后以福利的形式分给职工。

早起的时候,单位的福利房还有政府的拨款补助,毕竟那个时代的企业都是国企,利润都上交给了国家,要盖房子的时候自然是得跟国家要钱。

国企所得税改革以后,企业可以留下一部分利润,福利房也演变成企业出大头,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再到后来干脆就是企业全部出钱,政府不再给予补贴。

单位自筹资金建福利房,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全部由企业出钱,房子建好以后,职工按照级别、工龄、年龄、家庭人口、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分房,各单位的条件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吃大锅饭。

后来又出现了职工出一部分资金,单位出一部分资金的形式,相当于是职工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套房子。

有些效益不好的企业拿不出钱来,干脆就让职工出全款,不过这个全款主要是建筑费用,土地一般还是单位出的,所以建房成本也比商品房低很多,依旧可以算是福利。

1998年,国务院决定停止实施了四十多年的分配福利房制度,推行住房分配的货币化,也就是让大家买商品房。

这个政策在1998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兴建的福利房,到了2000年的时候,基本都分完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房子便成为了中国人一辈子当中最大的一项消费。

房产历来是与金融脱不开干系的,一套房子那么贵,不靠贷款的话,怎么能买得起!

因此早在1992年,国内的银行就开始了个人住房贷款的业务,中国第一笔的个人住房贷款,是建设银行的上海分行,在1992年5月发放的。

到了1994年的时候,《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发布,从按时起房屋贷款在中国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1997年发布的《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将房屋贷款的最高比例定位70%,当时的贷款年限最高为20年,1999年又上浮到25年,随后又改为了30年。

1998年4月,国家正式推出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自此后个人住房贷款全面的开放。

然而在那个时代,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贷款买房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超前消费的概念,大多数人还是热衷于储蓄。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提前把后半生的钱花掉买一套房子,简直是不可思议!甚至很多人觉得,去银行贷款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因此早期办理房贷业务的人,基本都是江浙一代的生意人。江浙人那种敢拼敢闯的性格,让他们成为中国首批的房奴,也让他们吃到了商品房的第一波福利。

除了传统观念制约之外,九十年代的时候,个人住房贷款的条件而已比现在严苛的多。以当时的贷款标准,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

举个例子,当时国内还没有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很多单位会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而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就会将申请人有没有住房补贴,当成是否批准贷款的重要因素。

如果单位里有住房补贴,那么申请住房贷款就比较容易,而如果单位没有住房补贴,申请住房贷款就比较困难的。

再比如,按照当时的规定,申请个人贷款是需要有偿还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但真正落实的时候,银行往往只接受单位担保,而且普通单位还不行,得是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银行才会认可。民营企业职工想要获得贷款,难度非常的大。

总之按照当时的标准筛选下来的话,大部分人是申请不到住房贷款的。

国家也意识到贷款标准比较高,但又不能直接降低贷款的门槛,以免造成信贷的风险,于是便在2000年,出台了《住房置业担保管理办法》,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合法化。

有了置业担保公司,普通老百姓办理贷款变得容易起来,这也就成功的刺激了整个房贷的市场。

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管理办法》出台的第二年,温州炒房团便诞生了。

如果没有担保公司,办理房贷的资格还跟之前那么严格的话,温州炒房团也没有那么多资源去炒房。

没有了炒房人,房价未必能便宜,但肯要比现在更加理性化。

也是从《管理办法》实施以后,贷款买房变得越来越普遍,中国的房地产也开始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刚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福利房的时代才刚刚结束,国内房价还没有开始疯狂的上涨,搞房地产只能算是利润还不错,还不至于暴利。

所以李卫东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去建楼,有那个钱的话,趁着土地便宜,多屯几块地,肯定比建楼利润大。

除此之外,李卫东还看中了另一个与房地产有关的产业,那就是建材产业。

未来二十年,伴随着中国房地产的高歌猛进,建材产业也是勇往直前。只要是盖房子,就必须要使用到各种建材,房地产越是兴旺,建材产业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

只听李卫东接着说道;“接下来我打算再建一个陶瓷制品批发城。”

“陶瓷制品?”马忠义想了想,开口说道;“我觉得建个普通的市场就行,没有那个必要专门建个批发城!那东西市场的需求不如衣服,利润也不如家电。

衣服这东西嘛,几乎年年都要添置个一两件,特别是逢年过节的,谁家不买上件新衣。但像是碗盘茶杯之类的瓷器,只要没有摔坏,一般是不会换的。我家还有好几个用了十几年的大瓷碗呢!”

“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要建的陶瓷制品批发商城,不是卖碗盘茶杯的,卖碗盘才能赚几个钱,我是打算卖陶瓷建材的!”

李卫东话顿了顿,接着说道:“咱们青河不就有不少的瓷砖厂么,什么内墙面砖、外墙面砖、地面砖、防水瓷砖,不都能烧制么,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

而且烧瓷砖也是会产生污染的,所以发达国家正逐渐的淘汰这个产业。咱们正好可以填补这一产业,把瓷砖出口到国外,以后咱们这里可就成了国际批发商城了!

等陶瓷制品批发商城建起来以后,咱们再向其他建材延伸,比如板材、五金、油漆、门窗、复合材料等等,搞一个规模化的建材商城!”

建材的需求量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很适合搞批发。

而且瓷砖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在国外同样有市场。相比起欧美国家,中国的瓷砖真的是物美价廉,在加入到wto以后,中国瓷砖只用了大约五年的时间,就打垮了国外的瓷砖行业。

不仅仅是欧美发达国家,哪怕是菲律宾、印度这种比中国穷的国家,他们的瓷砖企业也被中国瓷砖挤兑的没有饭吃。

于是在2008年以后,中国的瓷砖行业每年都要经历好几起反倾销调查。

烧瓷砖毕竟是高耗能,而且还会有一定的污染,后来国家整治污染问题,国内的小瓷砖厂基本都倒闭了,低端的瓷砖制造业迁移到了印度和东南亚,国内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品牌企业。

李卫东打算进入建材批发这个领域,为日后开发房地产奠定基础,而青河本地恰恰有很多瓷砖企业,所以李卫东便选择以陶瓷制品批发商城作为切入点。

马忠义这些年一直在搞建筑,对于建材这方面而是比较傲熟悉的,他稍加思考便明白了李卫东的谋划。

“瓷砖的需求量的确是挺大的,就算是普通的一栋楼,少说得用两三千平方,我们又有产地的优势,瓷砖批发市场的生意倒是可以做。”

马忠义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但问题是我们没钱啊!建这个小家电批发商城,可是花了不少的钱。今年从纺织品批发市场那里收的租金,除了偿还建材商的货款,剩下的都还银行贷款了,现在商城管理公司的账上已经没多少钱了。”

“那就接着跟银行贷款!”李卫东开口说道。

“这个恐怕有些难,小家电批发商城的贷款还没还清,我估摸着再想从银行贷款的话,最起码得等到小商品批发商城正常运转起来,银行知道我们这个项目有偿还能力,才会再贷款给我们的。”马忠义开口说道。

李卫东皱了皱眉头,如果银行不给贷款的话,那这陶瓷制品批发商城还真没资金兴建。

在国家开放煤电价格之前,李卫东的大部分资金都被套在了煤矿上,包括小狗集团的股权都抵押给了银行。

富康工程、富康农机和小狗健康,都有各自的研发项目,也拿不出多余的资金。

现在的李卫东正处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期,还真拿不出大笔资金去建陶瓷制品批发商城,想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就只能依靠银行贷款。

“得从别的途径先想办法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