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00章 找贷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600章 找贷款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600章 找贷款

民营企业融资一直都是个难题,从银行贷款也一直都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也是因为融资难的原因,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都会选择上市,来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

当然也有资本家是单纯冲着圈钱去的,这一类人已经不能算是企业家了,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为了单纯圈钱而融资的。

九十年代初期,银行是求着别人贷款,那个时代动辄高达百分之十几的贷款利率,简直是合法的高利贷,银行自然是抢着往外贷款。

也是在九十年代的企业改革历程当中,有太多的企业破产倒闭,这也是使得银行产生了大量的呆账还账,因此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逐渐变得严格起来。

特别是银行开始商业化以后,就更讲究经济效益,每一笔贷款都是生意,都要注重盈利。这也加剧了民营企业贷款的困难。

金融行业注定是嫌贫爱富的,越是资金匮乏,需要贷款的企业,银行越是不愿意放款,而越是手里有钱,不需要贷款的企业,银行越是上赶着送钱。

事实上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首先考虑的是资本的安全性,其次才是盈利性。

安全性比较好理解,就是钱给你了是不是安全,把钱借给别人,第一个要考虑的是钱会不会打水漂。

如果贷款者是企业, 那么金融机构机会评估企业所属的行业、市场、竞争、经营、管理、技术等等一系列的要素,说白了就是你有没有还款能力。

而很多民营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 经营管理不规范, 技术水平落后,企业信用不足, 资产也非常有限,银行自然不愿意放款。

另外企业的现金流,也是银行考虑的一大要素, 毕竟现金流才是银行还款的第一来源。

然而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通常没有经过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且走私账的情况很多,账目不尽不实,对于银行的参考意义也不大。

银行无法核实企业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就无法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所以干脆就为了资金的安全, 选择不放款了。

我宁愿少赚点钱, 也不能做亏本生意!

也是因为贷款比较困难, 而且贷款利息又高,所以李卫东旗下的企业,在扩张的过程当中, 几乎没有去寻求银行贷款, 而主要是使用了自己的现金流。

电器厂方面, 主要是做家电产品代工, 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只负责生产, 不负责销售, 虽说是赚个辛苦钱, 但并不用承担市场风险。

无论产品能不能卖出去, 我先把加工费赚到手了。这是代工企业的一个特点, 只在建厂的时候, 需要比较大的资金, 一旦生产进入到正轨,现金流就比较健康了, 对于银行贷款的需求并不大。

小狗电器公司, 前些年靠着豆浆机、微波炉等高利润产品, 赚了一些钱。后来李卫东发动价格战,小狗电器的产品大幅度降价,这部分的利润被摊薄了。

好在小狗电器成功的进军日本市场,并且通过卖美容产品,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资金流方面一直都是比较健康的。

小狗健康本来就是靠卖保健产品起家,保健产品是真正的暴利,小狗健康更是富得流油,仔细算起来的话,过去的十年里,小狗健康反而是李卫东最大的收入来源。

富康工程的效益也保持稳步增长,这得益于国家在假设方面一直不断的投入,而且最近又刚刚拿下了印度的大订单,企业的现金流很充沛,都够再买块地建新厂区的了。

至于富康农机,前些年凭借着农用三轮车这款产品,获利丰厚,最近两年又依靠出售棉花收割机,保持了良好的业绩。

而且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都是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在企业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只要不上马大项目,是用不到融资的。

李卫东做的这些制造业,资金情况都比较的健康,用不着找银行贷款。

但是批发商城就不一样了,批发商城不是制造业,而是与商业有关,准确的说的是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也是地产,做地产这一行,不去找银行贷款,而是自己拿真金白银出来,那岂不是憨憨?

李卫东的批发商城想要继续扩张,就必须要解决贷款的问题。

……

吴行长泡了上好的普洱,亲自给李卫东添上了茶,同时开口说道:“李董事长,不是我不想贷款,而是现在的企业贷款的确是有些困难。

你也知道,前些年有很多的企业倒闭,我们银行发出去的贷款也都打了水漂,只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最近两年贷款总体是收紧的,审核也比较严格。

就拿我们行说吧,但凡是超过300万的贷款,都得上报省行,超过1000万的话,得上报京城的总行。你要的这个贷款金额,不光得上报,还得总行批准才行。”

李卫东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接着说道:“吴行长,据我所知国企贷款还是很容易的吧?别的企业我就不说了,运输公司那边要建新汽车站,这贷款可是马上就批准了!

要说起来,运输公司最近几年的效益可不怎么样,他们把车都卖给了个人,客运线路也都承包出去了,就靠着收承包管理费才有点收入。”

“运输公司毕竟是国有企业嘛,好歹有国家兜底。而且新汽车站项目,也是市里面规划的重点项目,算是民生工程,我们放款也比较安心。”

吴行长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李董事长,你要建的那个批发商城,毕竟是商业项目,是有风险的,而且资金数额这么大,总行那边批准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我抵押贷款,这样总行了吧!”李卫东开口问道。

“如果有抵押的话,我倒是可以试着说服一下总行领导。”吴行长接着问道;“李董事长,你打算拿什么做抵押?事先说好,机器设备和货物抵押,我们可不收的。”

曾经的银行是愿意接受机器设备和货物抵押的,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很多企业为了获得资金,将生产设备和产品,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贷款。

然而机器设备这种东西,折旧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更何况很多企业抵押的机器设备,原本就比较老旧了,日后他们还不上钱,银行收回来的机器设备只能当废铁卖。

货物抵押的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企业缺少资金,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比较老旧,已经适应不了市场需求,产品卖不出去,企业自然就缺钱了。

企业自己都没办法把这些产品卖出去,银行又怎么可能找到到销路?所以这种抵押物即便是落入到银行的手里,就跟分配差不多。

如此算来,无论是用机器设备作抵押,还是用货物做抵押,银行都是亏钱的。

吃一堑长一智,银行也知道机器设备和货物处置起来太麻烦,而且还收不回成本,因此干脆就不接受机器设备和货物抵押了。

李卫东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于是他开口说道;“我可以用批发商城的土地和房产进行抵押。”

吴行长微微一皱眉,随后开口说道;“李董事长,我记得纺织品批发商城已经抵押出去了,你们正在建那个小家电批发商城,不就是用那笔贷款建起来的么?”

“小家电批发商城已经建好了,我可以用这个小家电批发商城作为抵押,申请一笔贷款。”李卫东开口说道。

“这恐怕很难。”吴行长接着说道:“当初我们愿意接受纺织品批发商城作为抵押,主要是因为纺织品批发商城成功的开起来了,你们收的租金和管理费,可以偿还这笔贷款。

但是现在小家电批发商城都还没开业呢,我们也不知道这个项目能不能赚到钱。如果这个项目不成功的话,那只能算是一栋没用的空建筑,不值钱的。”

“就算小家电商城搞不起来,不还有土地么!”李卫东开口说道,但话刚出口,他马上意识到,这是2000年,而不是二十年后,土地并不值钱。

果不其然,吴行长开口说道:“土地这东西又值不了几个钱,所拿到的到款非常有限。”

后世的话,住房抵押贷款大概要打个七折,商铺是六折,厂房和土地使用权抵押是五折,学区房和旺铺的抵押比例会高一些。

然而在2000年的时候,房价还没有上涨,房地产的抵押折扣要比未来低得多;土地的价格更是十分便宜,抵押不了几个钱。

李卫东思考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我可以用公司的股份作为抵押,来申请一笔贷款。”

“富康工厂或者富康农机的股份或许有可能,但商城管理公司的股份肯定不行。”

吴行长接着解释道:“目前商城管理公司的盈利,主要还是靠纺织品批发市场的租金,但是纺织品批发市场已经抵押出去了,这等于是一件抵押物,做了两次抵押,总行那边肯定通不过的。”

李卫东皱了皱眉头,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的股份,李卫东日后还有大用。

最起码两家企业都有上市的可能性,所以股权必须要清晰明确,若是拿去抵押的话,等上市的时候,证监会那边的审批或许会有麻烦。

吴行长则接着说道:“其实即便是你用富康工程或者富康农机的股份做质押,也得需要比较长的审核时间,你们毕竟不是上市公司,总行那要审核你们的财务报表,符合条件才敢放贷。”

用股份向银行贷款,属于质押贷款的一种,银行做的最多的质押贷款,也都是股票质押。

不过股票质押用的往往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因为上市公司的股票有一个实际的价格,而且财报也比较透明,银行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公司的情况。

如果不是上市公司的话,拿股份进行质押就比较麻烦了,银行要对股份的价值进行评估,也要查看企业的各项财报,必须得是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才会给予放贷。

至于中小企业的股份,通常是与质押贷款绝缘的。

“放贷时间太长,比较耽误事。”李卫东直接找了个借口拒绝道。

“那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吴行长双手一摊。

李卫东沉吟片刻,然后开口问道:“吴行长,如果我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审批下来的可能性大不大?”

“这个嘛……”吴行长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方面我是真不知道,因为我这里还从没办过这种业务。

据我了解,目前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企业,都是大城市或者南方沿海地区的房产公司,特别是珠三角那边比较多。

咱们青河这种小地方,目前还没有个像样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没有人申请过这种东西,所以我不知道你们去申请,能不能成功。”

李卫东则开口说道:“我也知道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有些困难,但事在人为嘛。我还是想试一试,所以流程方面的事情,就拜托吴行长了,至于其他方面,我来想办法!”

……

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用于住房、商业用房和其他房地产建设的项目贷款,贷款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

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拿到这种贷款,必须要先取得贷款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规划投资许可证、建筑许可证、开工许可证等等,商品房还要有预售许可证。

项目也必须要与申报用途与功能相符,项目的工程预算和施工计划须符合法律法规,而且投资方要事先投入至少30%的项目资金,这样才能从银行贷到余下的70%。

后世很多人说,房地产开发商用银行的钱建房子,指的其实就是这个房地产开发贷款。

因为这个贷款只要项目合规,证件齐全,然后投入30%的资金,就能拿到贷款,跟信用贷款差不多。

再加上房地产有预售的政策,房产开发企业可以提前卖房回笼资金,实际的投入资金其实是低于30%的,因此也有人说开发房地产是在空手套白狼。

而真正空手套白狼的,是那种拿着平面图,指着一片空地就违规进行预售。

等预付款收足30%的金额,然后再拿着这笔钱去银行申请房地产开发贷款,来完成整个项目,这样的话一分钱都不用出,百分百借鸡生蛋。

过去那些所谓房产公司资金断裂,产生了烂尾楼,十有**都是那种情况。

房产公司先搞个规划图,或者挖个地基,甚至房子都开建了,就为了先收一笔预付款。

有的时候预付款凑不足30%,或者项目与申报不符,房地产开发贷款批不下来,资金链自然就断裂了,然后房子可不就烂尾了么!开发商把剩下的钱都卷走跑路了,吃亏的则是那些提前支付房款的人。

所以有关部门才会不断的提醒,买房一定要认准所谓的五证齐全,这不光是涉及到后来办房产证等问题,更是因为只有这五证齐全的项目,才能申请到房地产开发贷款,这个项目的资金链才有保障。

在2003年以前,这个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申请难度是比较大的。

一来是因为当时的银行还处于商业化转型阶段,对于放款比较谨慎。这要等到2004年国务院启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才开始改善。

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因素,直到2003年6月份,央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还在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管控。既然国家在管控,银行自然不会轻易放款。

直到2003年8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也就是房地产行业著名的18号文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从那以后,房地产开发信贷才开始逐渐放开,有了银行信贷的支持,中国房地产企业也正式走上了崛起的道路。

而在2000年的时候,受到种种限制,大概只有背景比较深厚、关系比较硬朗的房企,才有机会拿到这个房地产开发贷款。普通的房地产企业,即便是符合资格,也很难申请到房地产开发贷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