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30章、叛卒

蜀臣 第230章、叛卒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30章、叛卒

萧关道,长离水支流河谷。

苍穹昏沉,催压而下,将远处的山峦尽从人视线中吞没。

朔风如丧崽母狼般呜咽着,悲嚎着,将漫天飞舞的雪花席卷成锥子,颗颗粒粒敲打得脸庞生疼。

一杆绣着“汉”字的牙旗,猎猎作声。

孤独的傲立在天地间,挺拔着不曾弯曲的汉家脊骨。

旗杆根部,被许多条麻绳圈系着,挂着约莫三寸长、一寸宽的竹片牍。

密密麻麻的,一层叠着一层,无法数得清。

有些还被冻住了,薄薄的一层晶莹裹着干涸的暗褐色。

这样的竹片牍,正面录着人名、背面刻着籍贯乡闾,是每位汉军士卒的身份凭证。

平时,士卒们都挂在腰侧,不敢让其离身片刻;如今他们都沉睡在风雪里,便被系在了旗杆根部。

暮冬十二月了。

风雪与逆魏的攻势都愈来愈加频繁,系在这里的竹片牍也愈来愈多。

原先驻军步卒八千的营寨,如今仅剩下了一半。

没有伤者。

轻伤者,只要能持刀矛而战,那便不能称之为伤兵。

断臂缺腿或是肚破肠断等连刀矛都无法提起来了的重伤者,通常熬不过当夜;而那些失血过多、在别处只需休养便可以康复的士卒,也无法抵御这片寒风冻土的苛刻——待到翌日,便会发现他们变得苍白僵硬了。

刺骨的严寒,没有给伤口感染溃烂的机会,却没有改变战罢伤损比临阵战死更众的惯例。

活着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告而别。

他们会在沉默中,将尸首抬到牙旗后方叠放着,将竹片牍扯下来系在旗杆根部,待战事结束后再将他们安葬。

如果到了那时候,“汉”字牙旗依旧耸立的话。

是故,偶尔的,也会有个别士卒,趁着结束当日攻势后或者暮食的空闲,前来对着竹片牍自言自语。

李默便是其一。

他隶属于州泰的麾下,战事开始之前是伍长,如今在“正死副及、什死伍替”的战时更变下,已然是一名都伯了。

曾经,他是犍为郡豪强之家的徒附之一。

后来朝廷声称迁徙入汉中郡编户可授田,他带着家人与乡闾父老北上。

得了近百亩田地,足够四口之家的生计了。

但他还是选择了应募入行伍,过上了刀头舔血的生活。

不是为了兵户可多授田以及减免赋税,而是但凡士卒之子,皆可免费入县里的学宫受学。而且自己战死后,朝廷还会减免家中的赋税,一直到诸子成丁。

生来微末,遇上了可博之机,便不会吝啬性命。

乡闾中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乃是张乐。

不同的是,张乐是隶属张敏麾下的屯田兵,身上的竹片牍如今被系在了牙旗根部上。

战事太激烈了。

哪怕是营寨前的积雪有两尺厚,逆魏也完全不顾及士卒因为行走艰难而成为汉军弩箭的活靶子,每日都会来攻打。

花样也百出。

如试图攀过汉军营寨后方的山峦偷袭。

但却因为山势陡峭以及积雪太厚,滑倒跌死无数。

如勒令士卒们在这样滴水成冰的时节,踏着刚刚冰封的河面从侧面前来进攻。

然而却被汉军用石砲发石砸破冰面,让他们跌入水中,悉数喂了鱼鳖。

尚有,破掉外围栅栏的巧思。

逆魏随军工匠参照攻城车的造法,用木头造了个斜坡形状的台阶,高丈余长两丈,底下驱以木轮。推到了栅栏下,便将外围的营寨变成个小矮丘,身手稍微矫健的兵卒,借着助跑两三步就可以跃上去。

几乎抵消了汉军有栅栏可依托的优势。

张乐便是死在了那一日的战事里。

情况情急之下,不曾历经战事的屯田兵,也要前来堵住战线的破口。

只不过,张乐死得有些不光彩。

他没有死在逆魏手中,反而是被中护军郑璞亲自斩杀的。

被无数残肢断臂以及浓郁血腥味吓坏的他,在逆魏士卒汹涌而来时,情绪骤然崩溃,扔下手中长矛大呼大叫的往后逃,然后被郑护军的亲卫部曲按倒在地。

随后,已经开始亲自督战的郑护军,便面无表情的步来。

不带半分犹豫、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在沉默中拔刃挥下,让张乐身首分离。

这不是个例。

相传,同样亲临督战的荡寇将军姜维,亲自斩杀了十余人。

那些新招募入行伍的羌人虽以战死沙场为荣,但纪律性也更差,难免有临阵不前者。

后退一步者,斩!

这是那天唯一的将令。

也让逆魏即使有法子化解了栅栏的优势,也无法突破汉军的反向,顺势攻入营寨内奠定胜局。

战后,汉军皆退入内围,以车阵为新防线。

诸如李默等没有负伤的士卒,在当日战罢后,还会打扫战场。

如寻找伤残者,将战死者的竹片牍带回来,以及收集箭弩矢、完好的刀矛和盾牌等等。

李默记得张乐所属的防线所在。

是故,也第一时间赶来了这里,扯下了他的竹片牍带了回来。

亦偷偷的系在了牙旗根部。

虽然张乐没有这个资格——他是临阵逃脱被斩,依军律没有战后抚恤。

但李默还是怎么做了。

至于被发现后,会不会被论罪,他不管那么多。

孰人能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的竹片牍是否也会系在这里?

而且郑护军以及姜将军都没有令人严查这些。

李默看到了,那些被姜维斩杀的新募羌人士卒,也有新朋故交不忌讳他人目光,径直将他们的竹片牍系在这里,一样没有人追究什么。

或许,在这种时候,两位将军也不会在意这些小细节吧。

进入内围依托车阵而守后,将士们的战损就好了好多。

一来,是风雪日渐频繁。

逆魏已然无法依仗着兵力优势,持续保持着昼夜强攻了。

这里的河谷,入夜后委实是太寒冷了。如刀的朔风每一次呼啸而来,都能让人感觉骨头被针刺一般疼;在军帐内都冻得哆嗦,更莫说是夜战。

逆魏在偷袭一次失败后,便彻底放弃了夜袭。

嗯,他们有一次在夜色的掩盖下,让两千精锐将士匍匐在雪地上来袭。

但被夜里值守的汉军暗哨发现,徒留数百具尸体无功而返。

另一,则是内围更容易防守。

连横的车阵架上木板,化雪水浇上,便成为了一座坚固冰城。

亦成为拦在逆魏与汉军之间的一道天堑。

光滑的表面让攀爬无从借力,只需浇水就能修补的便利,让破坏无从谈起。

更小的受攻面,让士卒们可以轮番作战,减少了精疲力竭而被杀的可能。而且外围冻得僵硬、横七竖八的敌我袍泽尸体,也成为了绝佳的路障。

李默从军近三年了。

早就习惯了生离死别,所以很敏锐的感受到,进入内围后将士们的士气变化。

最先在外围时,逆魏不计死伤的强攻,己方战损人数日渐增多,让那些新卒、屯田兵神情惶惶,私下常偷摸耳语——质疑郑护军声称诸葛丞相会领军来援的真伪。

进入内围后,这些声音便消失了。

并非是麻木绝望了。

而是他们感受到了,己方至少能坚守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节。

那是坚守内围半月以来,每日死伤很少、斩杀很多鼓舞起来的士气。

郑护军麾下的五百重步卒参战了。

逆魏每次来攻,牙门将刘林便会领着五百重步卒出击。那些披着重甲,沉默挥刀的高大背影,步步向前当者披靡的杀戮,太令人心安了。

逆魏对此没有破解之策。

微微倾斜的半山坡、两三尺深的积雪,让他们的重步卒无法爬上来进攻。

尤其是,逆魏如今的攻势也隐隐有萎靡之态。

常坚守在第一线的李默明显感受到,那些逆魏士卒踏着小鼙声来进攻时,眼睛不再嗜血通红,目光不再带着斩首获赏的狂热;就连奔来的步伐都慢了许多。

有营寨依托的汉军,都战损了近四千士卒,他们自是更多。

至少,有万余将士了吧?

这是李默心中的预计。

他知道自己从一介伍长变成都伯,还有一层缘由,是有八个魏卒都被他用长矛捅死了。

其他袍泽,就算杀得少了些,也至少一人有斩两首之功。

逆魏的士卒久攻不下,死伤惨重,又如何不士气低迷呢?

进入内围的第六日,逆魏将招降书信抛射捡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孰人都知道,郑护军上一次在萧关道坚守时,麾下将士十不存四,依旧面对数倍魏军誓死而战。

如今逆魏连攻破内围的希望都没有,竟还想着招降?

什么“降者免死、人尽赏万钱、将佐皆职迁三级”等等,简直荒天下之大谬!

郑护军乃天子连襟,彼逆魏有何恩荣可赐下的?

那雒阳曹叡不是子嗣都夭折殆尽了嘛~~~~

哎.......

要是张乐当时没有临阵畏缩,说不定也能积个斩首之功,升迁荣归呢!

心中叹了口气,伫立在牙旗旁边的李默,矮身伸手轻轻将张乐竹片牍上冰凌抹去,随后便席地而坐,将今日攻防状况以及琐碎,絮絮叨叨说于亡魂与寒风听。

“今日朝食,每人都分到了三片肉!我分到的很肥美,很香!”

“听说暮食的时候,将军还会与我们酒呢!”

“就是值夜的人才能配给的酒!现在我们也能有口福了。”

“嘿,张小子,你们先走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就分掉你们的份额了~~~~”

“对了,我今日又用弩射死了一个贼子!司马记功了,归去后我又能多领一份些赏赐!张小子,你说,我是把这些赏赐换成粮食给你家人,还是布帛呢?”

“算了,还是先不给吧。你家婆娘年纪轻轻的,应该要改嫁。到时候你家崽子被那个宗族领了,我就给谁吧。”

................

天色渐渐变暗了。

意犹未尽的李默,起身归去军帐内歇下。

那一直猎猎作响的牙旗,让他觉得自己并非在自言自语。

在远处默默看着这一幕的郑璞,也开始了日常巡营。

他看起来很憔悴。

数月没有打理过的发鬓与胡须,早就张乱无序,眼袋重重的吊着,让布满血丝的眼珠显得异常的狠戾。

抑或者说,他与姜维最近都很疲惫。

姜维日夜督促着将士们防备逆魏来袭,而他每日都绞尽脑汁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被困而攻,已然三个月了。

死伤也有半数了,而不是每一位将士,都是类似于李默这样的老卒。

绝望可以传递,恐惧可以传染。被动防御了三个月,莫说那些新卒及屯田兵情绪压抑,就连他自己都有些烦躁不安。

因为军中状况,并不如李默想象中那么好。

拜逆魏不计死伤攻击所赐,营寨内的箭矢即将耗尽,刀矛断裂的越来越多,连石砲与元戎弩也损坏得七七八八了。

唯独粮秣,颇为讽刺的,因为士卒死伤而慢慢变得富余。

不管怎么说,在原先的辎重物资储备中,并没有想过逆魏会有近六万大军来袭。

还有,他已然不想再回答将士们,类似于“诸葛丞相还需要多少时间才会来援”、“右将军是否能从阿阳城来援”等问题了。

毕竟,被匈奴左贤王刘豹的骑兵断道,吴班部本就无力来援。

另外,郑璞也不想诸葛丞相的主力来援得太早。

因为这里坚守越久,丞相那边的胜算就越大。

他与姜维私下探讨过,丞相不可能坐视萧关道被逆魏大军攻打而无动于衷。

而且,隶属护羌营的两千羌骑,在逆魏围困前就被姜维遣去听令与丞相了。在乌水支系河谷的汉魏对峙中,丞相的兵力已然比曹真更众!

是故,丞相一直迟迟未有动作,定是有所筹谋。

所谋者,不出意外,便是攻破曹真所督领的本部四万兵马了。

他们所能做的,是尽力将逆魏费曜与魏平两部兵马死死牵制在此处,让其来不及赶赴丞相那边的战场。

原本,依照逆魏越来越疲软的攻势,他与姜维觉得己方尚能坚守一两个月不失。

甚至,风雪再多连绵些时日,说不定还能坚守到春三月。

但有时候,事情总不遂人意。

汉军辎重消耗严重的机密,竟然被逆魏探悉了。

有叛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