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31章、兵至

蜀臣 第231章、兵至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31章、兵至

肆虐了十余日的风雪,倏然就停了。

原本密布的彤云于须臾间便散去,让低沉压抑的苍穹骤然变得晴朗,在入夜时分,竟有璀璨的星光辉耀着残月挂在夜幕上。

若不是寒风呼啸依旧,差点让人以为置身于人间四月天的唯美。

萧关道汉军营地里,不少火堆已经熄灭,士卒们的鼾声连绵起伏,偶尔还会从远处传来几声的狼嚎。

靠近牙旗的一个火堆,还在熊熊燃烧着,照耀着两张略显憔悴的脸庞。

郑璞毫无形象的席地而坐,背依着牙旗台栏,伸直着两腿,怀抱着个马奶酒囊,正昂头直勾勾的盯着残月,不知在想着什么。

而姜维则端庄得多了。

虽是不合礼节的盘膝而坐,但腰身挺直,目不斜视。

但眉目紧紧的蹙着,手中的酒囊亦不停的往嘴里凑去,让脸庞上依稀流转的几缕惆怅更加明显。

昨夜,叛逃了十余士卒,皆是他的麾下.........

这是颇令人意外之事。

他领军以来,曾两度孤军奔袭,麾下士卒皆愿生死相随。

哪料到,如今竟有士卒叛逃之事来?

但待细细查询了,却又发现彼等叛逃似是也不足为奇。

这十余士卒,皆是姜维从化外白马种羌部落中新募的羌人,算是部落首领或贵人贪图珠玑等稀罕物品,半撵半遣成为大汉士卒的。

对征战沙场、斩将夺旗等功业并不热衷。

而来至此地后,姜维本着临阵练兵的想法,将这些新募之卒混编入老卒行伍中,轮番守御第一线。在逆魏不计死伤的进攻下,死伤了许多。

原本,这样的做法乃军中惯例,并没有什么不妥。

毕竟战场之上,谁都不会提前准备好,谁都要历经生死洗礼,才能浴血蜕变成为老卒。

但后来,汉军退入内围后,情况却是变了。

郑璞与姜维二人皆觉得,这些新卒已经习惯战场了、完成蜕变了,便将他们放在车阵后方,改为让刘林的五百重步卒却敌。

也让他们心中闪过一丝不满:明明有精锐甲士可却敌,为何最初不派遣迎战,而是让他们这些新卒消耗性命呢?

这样的不满,有的人想想就放下了。

有些人却铭记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戾气也越来越多。

当诸葛丞相的援军一直没有出现时,当意外发现军械辎重即将消耗殆尽时,这些戾气便爆发了。本就对大汉鲜有归属感的个别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人生尚有另一种可能:投魏!

他们不想死。

久积怨恨而变得偏激的他们,不想死在大汉旌旗下。

因而,便有了他们趁着夜里值守的间隙,叛逃入魏的事情发生。

郑璞与姜维察觉了缘由后,有些啼笑皆非。

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历经了三个月生死考验的羌人,竟会觉得汉军无法再继续守御而畏死叛逃!

明明,逆魏的攻势已然疲软了!

距离诸葛丞相主力来援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临门一脚,却抽身离去。

郑姜二人不知道,是该感慨他们太愚蠢,还是哀叹己军时运委实不济。

这些叛卒,把军械即将消耗殆尽的消息供与逆魏了!

姜维的膝头上,摊着一片不大的布帛,乃是逆魏在上午时遣人送来的,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就准确的声称汉军的箭矢尚有多少。

另一部分内容,自然是旧事重提的劝说他们二人投降。

字句中的语气可比上次硬气多了。

书信的末端,还添了一句话,曰:“翌日,辰时末,敢请郑子瑾出营一晤。”

署名乃是夏侯霸。

或许,是因为郑璞之妻张妍,乃是夏侯霸甥女的缘由吧。

“子瑾,明日你要应邀否?”

沉默了许久,姜维灌完了手中的酒囊,出声问道。

“嗯........”

犹如大梦方觉般,郑璞的声音有些飘渺,“且去见见吧。其不外乎想说教与我,如‘拱手来降,不失列侯之位,亦让士卒免遭灭顶之灾’等等,呵呵~~~不过,有诈却是不会,无需担忧。”

“那倒是。”

姜维轻轻颔首,没有觉得好笑,而是又陷入了沉默。

“唉~~”

因而,郑璞收起了脸上的故作轻松,深深叹息,“伯约,若是逆魏倾力来攻,我军尚能坚持多久?”

问及战事,姜维没有再沉默。

“若逆魏倾力来攻,我军箭弩矢等物仅能足三日消耗。届时,双方冒白刃,我军有车阵依托,以及子瑾麾下重步卒奋勇,应能守十日或半月之期吧。”

才半月啊~~~

郑璞听罢,有些怅然。

不过,他也知道姜维的估算为何如此悲观。

风雪停了,逆魏进攻没有了障碍。

而且军中有了一次叛逃之事,谁都不敢保证其他士卒在绝望之下会有样学样。

亦不能怪士卒们贪生。

不管怎么说,敌我太过于悬殊。

他们都以寡敌众坚守三月之久了,连军械都耗尽了都没有看到援军,绝望之下迸发求活的本能,亦无可厚非。

又是一阵寂静。

“唉.......”

郑璞又是一声叹息,昂头看去了漫天星辰。

觉得有了星辰点缀的苍穹变得好高,让人变得迷茫;也觉得今夜自己的叹息变得好多,“我原先期望丞相能晚些来,现今,反而期望丞相能早日来援了,呵~~~”

闻言,姜维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却又什么都没有说便合上了。

瞬即,微微垂下了头,随手拿起跟木棍拨弄着火堆。

他知道,仅仅十天半月的时间,让丞相分别击破曹真部与外面困围的逆魏大军,机会委实太渺茫了。

他也相信以郑璞之智,也会猜测到这点。

所以,他心有些愧疚。

若不是临阵练兵,或许就没有叛卒,亦不会被逆魏洞悉虚实之事。

这时,恰好燃烧的柴火迸裂“啪啦”的一声,让几点火花漫舞在两人之间。

也在瞬息之间,让郑璞将目光转了回来,“夜了,我等还是早些歇下吧,明日还需督战御敌呢。”

但话方落下,便倏然发现姜维的脸庞在光影斑驳之下,变得忽明忽暗,看不清了原来的模样。

扑朔,而又迷离。

而他也慢慢抬起头,看着郑璞的眼睛,轻声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届时丞相援军未至,我愿意督军死战,子瑾可否带扈攀山而走?”

“呃?”

郑璞的神情,顿时一愕。

看得出来,他是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愣愣的盯着姜维好一会儿,才展颜一笑,挥了挥手戏谑,“伯约何出此言?杀身报国之忠烈,我岂能让伯约专美于前乎!”

但姜维没有笑。

似是,他今夜就没有笑过。

也没有言语,眼眸反照着火堆的亮光,直勾勾的盯着郑璞。

半晌,眉目间慢慢堆起了愧疚,“子瑾,叛卒终究出自是我麾下;此番若是战败,非你之责。若你也战死于此,恐我九泉之下,亦难瞑目矣!再者,正值朝廷北伐用人之际,子瑾之才于我大汉乃翘楚也!安能不为国惜身?还请子瑾不做一时荣辱之念,留此身为大汉裨益、为丞相分忧。”

郑璞默然。

他很想慨然回绝。

但不知道为什么,胸中的激荡挤到了喉咙里,却神奇的消失得无影无踪。

让他心头泛起百般思绪,只能以沉默以对。

毕竟他亲眼所见,大汉是如何从夷陵之战后一步步走到今日,见过丞相诸葛亮的须发慢慢被霜花染白,法令纹日益深刻。

他知道,大汉的积弱式微,不仅是因为地小民寡的财力与物力。

他也知道,在尘封的记忆里,许多如今熟悉的人在这几年都要迎来入土为安了。

本来,他并不畏死。

但在须臾之间,他倏然发现,他与姜维都死在这里很有负罪感。

至少他就不曾想过,如此会给大汉未来导致什么样的变故。

所以,他陡然觉得很难回答。

因为,他更没有想过,自己要舍己为人。

但有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选择。

“嗯。”

沉默了好久,他做了微不可闻的鼻音。

旋即,便声音悠悠而叹,“诚然,如伯约所言,我死在此处毫无意义。但伯约死于此地,于国又有何裨益?且伯约之才逊于我乎?彼逆魏谓我为‘疤璞者,魏之大患也’,绝无容我逃脱之说。以我的身手,攀过山峦已是幸庆,但若想避过逆魏匈奴游骑的搜寻,微乎其微也。”

叙到此处,郑璞语气微顿。

盯着姜维的眼睛,“我乃此别营主将,当誓守旌旗不堕。届时,伯约你去攀山吧。以你的勇力,杀一匈奴胡虏夺马,易如反掌。”

亦让姜维愕然。

他连忙出声回拒,“子瑾,我........”

但郑璞此时亦然起身,背身归去,结束了此番谈话,“夜了,明天还要督战。”

................................................................

翌日,辰时末。

夏侯霸孤身一人,缓缓步至阵外一箭之地处。

而郑璞亦在扈从乞牙厝的护卫下赴约,两人隔着四五丈的距离叙话。

令人诧异的是,夏侯霸在细细打量一番郑璞容貌后,便一直问着夏侯氏及其子女的日常琐碎,丝毫没有劝降之意。

是故,待到分别时,郑璞便忍不住问了句,“君邀我与会,乃是叙话私事乎?”

“汝不会降的。”

不料,夏侯霸得问后,反而露齿一笑,“虽费将军与魏将军遣我来说项,但我知晓,汝非屈志之徒。是故,与其做无用之功,尚不如趁机问些私事。”

言罢敛容,拱手一礼作别,“汝死,我必敛而葬之,勿忧也。”

这是效仿定军山之战后,夏侯氏求葬夏侯渊尸首的故事?

呵,此人颇有趣。

郑璞亦笑了。

冲着他的背影拱手做了一礼,便归入车阵内。

半刻钟后,惨烈的攻防战再度开启。

费曜与魏平在出兵时,杀马聚众而誓:攻十日,不破车阵,司马以下至都伯,皆斩之!攻半月,不斩将夺旗,偏将军以下至校尉,尽斩之!

若是如期破营,雒阳朝廷的嘉奖尽分与将士,他们诸将军分文不取。

战死者比存活者,所得倍之。

是故,兵力还剩下近五万的魏国,此番攻击更加决死。

且是费曜部攻白昼,魏平攻夜间,让汉军无有喘息时间。

这让汉军无有趁着魏军罢兵归营时,打扫战场收集箭弩矢、刀矛以及盾橹等军械的机会。

因而,攻防仅仅两日,汉军的弩箭矢耗尽了。

不得已白刃而战。

白刃以战仅三日,汉军便战损了五百余人。

战损太多,敌攻势不绝,全军士气皆低迷,亦再度出现叛逃之兵。

然而,这些叛卒结局很惨。

他们刚扔下刀矛冲出车阵,尚未来得及声称自身愿降时,便被魏军给一刀枭首或一矛捅入了胸膛。

不是魏军不纳降,而是那些魏军早就杀红了眼。

没有来得及遏制本能。

自此,汉军再无投降者。

再一日后,大雪如鹅毛而至,目力可见不足十丈。

魏军攻而不舍,然受限于积雪难行,破汉军车阵遥遥无望。

又因天气苦寒以至士卒怨气大增,费曜与魏平无奈,只得罢战,以待天晴。

然而,仅两日后,他们就为这个决定后悔了。

那是雪势虽转小,将欲停止,但汉军的援军竟也赶到了!

并非是诸葛丞相所督领的主力。

而是督领玄武军、一直镇守在陇西郡狄道的张嶷。

却说,诸葛丞相督领主,力前去威逼逆魏高平城的粮道后,陇右的主事人便由官职最高的右将军吴班暂代。坚守阿阳城池的他,这些时日屡屡想出兵救援郑璞与姜维,但因为兵力太少,一直被匈奴左贤王刘豹的骑兵所堵。

是故,他便传令去陇西郡,让张嶷部火速领军前来。

反正原先镇守河西的魏平、金城郡的郭淮都领军出陇右了,逆魏也没有更多的兵力出四望峡进攻陇西郡。

仅需王平一人便可守御无忧。

而且,张嶷原本就是隶属郑璞麾下,其本部玄武军更是郑璞亲自创建的。

听郑璞危在旦夕,他绝不会耽误片刻。哪怕是他的本部才区区三千士卒,而逆魏困守郑璞与姜维的兵力多达数万。

唯一需要担忧的,便是如何冲破匈奴骑兵的围堵。

但显然,这点对张嶷而言,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