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臣 > 第232章、追战

蜀臣 第232章、追战

作者:茶渐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2:01

第232章、追战

在野外,以步抗骑,天然处于劣势。

骑兵以强大的机动性,掌控着战场之上的绝对主动权,来去自如,战与不战皆由我。

游牧部落的骑兵,更是将群狼狩猎战术发挥到机制。

如群狼在驱赶时寻找出最容易捕捉的猎物一样,他们会将巧妙的利用速度袭扰疲敌,洞察出步卒最薄弱的环节一击得手,然后上演驱赶溃兵奠定胜局的戏码。

右将军吴班乃是以本部五千余人守备阿阳城。

在逆魏大军围攻郑璞与姜维的别营三月后,便打算领着三千士卒前去支援。

哪怕不能突破逆魏的封锁,进入别营与郑姜二人并肩作战,但只要让被困围的士卒看到自身的将旗、知道大汉不会将他们当成弃子,便是鼓舞士气了。

但他亦久经沙场。

待领军出城不足十里,看见南匈奴左贤王刘豹的数千骑兵堵道,他便知道驰援成为妄想。

他的兵力太少了,无法击破这支骑兵。

亦不能依托车阵且战且进,赶到郑姜二人的别营处。

毕竟,刘豹若是寻不到他行军的破绽,定会以速度优势赶到前方破坏路桥等,再知会逆魏的步卒前来埋伏,将他全军灭在荒野中。

是故,他寻思一阵,便将张嶷部调遣来阿阳城。

想合二人兵,看有无机会冲破骑兵的封锁。

但张嶷领军赶到后,便觉得依吴班所想,会陷入被围点打援的困境中。

以逆魏的兵力,完全可以留万余人困住郑璞与姜维,然后步骑配合将他们二人也同样困在荒野。让救援,变成了自投罗网。

这种后果吴班也曾思虑过。

之所以坚持,乃是因为逆魏若是分兵困住自身了,郑姜二人的别营便能坚守到丞相的主力回援。

不过,待听罢张嶷的另辟蹊径,他便不再坚持己见。

张嶷先前随着郑璞守备过萧关道,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

且麾下的玄武军,不管是原先从南中牂牁郡招募的獠人,还是后来陆续补充的巴地賨人,都善于行走山路。此处山峦连绵、沟壑纵横的地势,在他人眼中或许是犹如天堑难越,但对于玄武军而言,哪怕是如今冬雪频繁,也不算什么挑战。

是故,他便打算领军翻过山峦,进入长离水(葫芦河)支流河谷,进入郑璞与姜维二人坚守的别营。

不需要担心,携带粮秣等累赘。

他与吴班都有共识,如若能顺利进入郑姜二人的别营,便不会有粮秣之困。

战事持续了三个多月,士卒必然会有死伤,而别营内存储的粮秣就会相对富余,此乃军中常识。

且阿阳城距离别营约莫百里。

算上风雪道途难行的因素,只需让士卒自负三日之粮足以。

只需携带自用的刀矛与箭弩矢等,相当于轻装而往,行军有何难之!

自然,为了隐蔽行踪,吴班部还需策应。

乃是效仿昔日郑璞与夏侯儒在榆中县外之战,以武钢车为基造可移动的营寨,吴班督领着三千将士提前一日出城。

对于匈奴骑兵而言,汉军这种依托掩体组强弩阵的战术是无解的。

早在前汉时期,卫青与霍去病以骑抗骑之前,汉军便是依靠着车阵让匈奴骑兵不敢当其锋。

连试探都无有可能。

他们所用的骑弓疲软,射程很近。

即使是抛射,都需要步入强弩阵的射程之内。

因而,当看到汉军躲在车阵营寨后缓缓进发时,无法阻止的刘豹,便连忙遣人知会费曜与魏平。让其别遣一部步卒前来与之鏖战,让他的骑兵能寻到战机,一举灭了吴班。

费曜与魏平得报之际,正是下令死攻别营之时。

他们自是不容已经被困死的别营汉军,得悉有援军的消息,从而士气大振。

商议一番后,便让将军胡遵督领本部五千,往吴班部进发而去。

然而,他却扑了个空。

吴班部出城后,每日仅行军约二十里,且仅仅出城了三日便返道归去。

犹如放弃了救援一般。

刘豹与胡遵皆有所不解,亦不会去围攻阿阳城池,便只好做罢。

遣人归去禀报费曜与魏平,等候新的将令。

哪能料到,原先远在陇西郡的张嶷部,已然趁此机会跨过了山峦,行走在白雪皑皑的沟壑中,步步往别营而来?

当他们的信使还未来到别营前,张嶷已然督领着玄武军抵达了。

魏军围困的兵力部署,乃是北厚而南薄。

盖因要提防诸葛丞相的主力从北方杀来的缘故。

没有人能想到,在陇右的汉军,竟还会有机动兵力杀来;更没有人能想到,在这种天气里,汉军竟能攀越过山峦,从长离水支流已然冰封的河面杀来。

猝不及防之下,魏军根本来不及调度兵力阻挡。

在费曜与魏平刚刚得悉有汉军来援之时,勒令士卒不可恋战的张嶷,就已然领军冲到别营的车阵前了。

是故,费曜与魏平皆满面铁青。

在汉军久久不息的欢呼声中,将所有斥候都以军法砍了。

当如何动怒,都无法解决问题。

以汉军的顽强,没有援军、辎重耗尽且士气萎靡之时,尚能让他们无法攻破车阵。

如今有援军抵达,士气回升,他们还能在短期内攻破吗?

原先半月之期就莫做念想了。

光是消耗援军所携来的弩箭矢,他们就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士卒。

事可一,不可再。

战事已然持续了三个月之久,消耗了无数士卒的性命,好不容易才将逆蜀别营攻得摇摇欲坠、胜券在握。

如今竟又要一切从头开始。

莫说士卒们会怨声载道、人无战心,他们这些将领都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或许,为今之计,改强攻为困更佳,即可让士卒们休整,又可以随时准备着,前去夹击逆蜀丞相诸葛亮的主力!

是也,大司马曹真早就遣人来知会过。

让费曜与魏平对汉军别营,可攻下便攻之,难攻下便困之。

因为,乌水(清水河)支流河谷的丞相诸葛亮,已隐隐有欲归援的迹象。

曹真让他们时刻警惕着北面的军情。

连在平襄城那边的郭淮部,都被传令要时刻盯死马岱与赵广两支骑兵,断不可疏忽而他们北上策应诸葛丞相归援。

是故,费曜与魏平召集麾下将领,群策群力了一番,最终还是改为困守。

反正,即使汉军的别营迎来了援军,依旧改变不了被围困的局面。只要阻止了诸葛丞相的归援,别营最终还是在魏国的绝对兵力优势下,难逃覆灭的命运。

............................................................

乌水支流河谷。

确实,丞相诸葛亮的主力将有动作。

抑或者说,在姜维遣护羌营司马注诣督领两千羌骑来此处后,丞相得知萧关道战况后,便开始有了动作。

最初,乃是遣注诣领骑兵前往高平城外,作势攻击逆魏的粮道。

想将魏国在陇右的两只骑兵——匈奴刘豹的游骑、张雄督领的雍凉轻骑给逼迫归来一支。

只要能将逆魏一支骑兵逼迫归来,在长离水的马岱与赵广部就能寻到机会,骚扰萧关道魏军的后方,减缓郑璞与姜维的压力。

但曹真此番准备很充足。

似是早有预料一般,在别遣将军魏平与郭淮前往陇右的时间段里,他便让人将足够食用至明岁春二月的粮秣都提前运来了。

因而,对注诣的两千羌骑,他选择了听之任之。

见所谋没有奏效,丞相便领军出河谷,徐徐进军至曹真营寨前,意图与之野战。

但曹真勒令紧闭寨门。

各部森严守备,胆敢私自出战者,斩!

时势已然不同,他如今不着急与丞相鏖战了。

而是打算待机而动,坐等诸葛丞相在进退两难中做抉择。

若是丞相一直留在这里,他有信心坚守营寨不失,让费曜与魏平有充裕的时间破了郑姜二人的别营,占据萧关道。

从而,夺回萧关,让关中从此随时可以席卷整个陇右。

若是丞相回援,他便领军蹑足在后。

不管丞相是前去攻平襄城外的郭淮部,还是救援萧关道之困,都不可免陷入前后皆敌的困境!

如此一来,他此番倾尽关中之力,天子曹叡搜刮冀州、河东及河内等各地物资及兵力支持他的大战,就会迎来完美的结局——汉军的主力,必然迎来死伤惨重!

甚至,还有可能,乱军之中将诸葛丞相攻杀了。

当然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而且想要让汉军四万大军死伤惨重,魏国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

以汉军这些年彰显的战力,一比一的战损算幸运。

更有可能,是倍之。

但曹真觉得哪一种结果,都可以欣然接受。

以巴蜀之地,能有多少兵力可战损?

先前几年的数场大战,汉军的死亡便不下于四万了。

若是再能击杀了诸葛丞相所督领的四万主力,整个巴蜀的兵力就十去六七!

届时,即使魏国死伤惨重,无法再进攻陇右,巴蜀亦然因为没有兵力守备这些地方,进而主动放弃。

羌胡众多的雍凉之地,可是滋养野望的沃土!

以魏国雄厚的国力威慑,都无法杜绝过野心家的频频叛乱。

更莫说,战后陷入一蹶不振的巴蜀了。

因而,曹真此番很谨慎,犹如一位很有耐心的老猎人般,等着丞相自投罗网。

而且他还从祖历县的夏侯儒军中,调遣了万余人前来此地,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继续占据兵力优势。

祖历县那边的魏军,在分出郭淮部后,尚且有四万有余的将士。

原本曹真想调遣两万来的。

反正夏侯儒已不攻城了,没必要留在那边无所事事、徒耗粮秣。

然而,彼逆蜀魏延,却不甘寂寞。当围城的魏军分了万余来此地后,其便频频领军出城偷袭或邀战。

夏侯儒引大军而往,他便避归城池内;若别遣数部而去,他就会趁机灭之。

且频频得手,颇令人闹心。

对此,曹真也无法调遣来太多将士,以免被魏延所趁。

不管怎么说,逆蜀魏延善攻,在魏国亦颇有名声。

但曹真没有想到的是,北伐以来,鲜有领军攻城或野战的丞相诸葛亮,竟比魏延更善攻!

却说,丞相数次领军出河谷而魏国避战后,便开始督领全军归去。

乃是以注诣的两千羌骑警戒,让句扶部为前军开道,以虎步监孟琰殿后,自领中军押运粮秣辎重等物,徐徐而归。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不可避免被魏国斥候所探知。

尤其是汉军除了河谷后,还将带不走的鹿砦以及河谷内的营寨,悉数纵火给焚了。

那冲天而起的浓烟,让落营在二十里外的曹真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当即,他也不迟疑。

抑或者说,他一直都期待着此刻的到来。

立即让枕戈待旦的将士们,依次鱼贯出营,阵列森严的蹑足在汉军之后。

且是时刻保持着十余里的距离。

这个距离,哪怕汉军佯装退军的诱敌之策,他也能在其骤然回头杀来之际,让士卒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不会有行军阵列不整,而被敌所趁之忧。

斥候也分散在方圆二十里内,以防汉军伏兵于道。

不过,伏兵的可能性不大。

长达数个月的对峙,彼此都对双方各部兵马很了解。

而汉军焚营出河谷之际,每一部兵马都在魏军斥候的眼底下,没有隐蔽或者伏击的可能。

自然,遣人去知会郭淮部,以及费曜与魏平部做好夹击的准备,是免不了的。

是时,滴水成冰,小雪连绵。

道途难行,丞相督军归第一日仅行二十余里,便落营歇夜。

魏军随其后,戒备森严。

且入夜后,遣了千余士卒充当斥候,监视汉军大营,让其无法趁夜色遣别部先行埋伏。

第二日,汉军再行二十余里。

魏军戒备森严依旧。

第三日,两军如故。

第四日,汉军在朝食毕后,没有当即行军;而是不知为何耽搁了约莫半个时辰后,才拔营而去。

曹真颇为疑惑,但仍旧蹑足其后。

然而,此番汉军仅仅行走了十里,便全军转向杀回来。

此时魏军恰好行至昨夜汉军的落营处。

亦让曹真发现此处地势平坦、四通八达,乃是汉军早有预谋的战场。因为在短时间内,他无法让五万有余的大军,尽寻到有利于防守的地形。

除了誓死而战,别无他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